流行性出血热心肌酶再探讨
作者:胡耀俊 赵自瑞 朱补全 马建均
【关键词】 出血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所有患者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46.5岁,入院均为发热期并行心肌酶谱,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全部患者血清学检查出血热抗体阳性(免疫荧光法),诊断符合1995年卫生部《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1] 中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心肌酶包括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均用雅培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常规用法国产ABXmicros6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心电图用日本光电12导同步心电图机记录。白细胞增高指白细胞>10.0×10 9 /L;心电图改变包括病理性Q波,ST及T波的改变,各种心律失常等。根据心肌酶把患者分成两组,心肌酶任何一项升高归心肌酶增高组(简称增高组),三项心肌酶均正常归心肌酶正常组(简称正常组)。
2 结果
2.1 增高组和正常组数据统计 见表1,增高组重及危重病例发热休克及少尿三期重叠7例,其中2例休克持续72h,1例因合并多器官衰竭,高血容量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抢救无效死亡,1例经抢救渡过休克期进入少尿期,少尿期透析3例。而正常组有1例为发热与休克二期重叠,3例无明显休克,少尿1~2d,无1例行血液透析,无死亡病例。
表1 增高组和正常组数据对比表 (略)
2.2 两组比较 增高组占总病例的30.8%,增高组重及危重、白细胞增高、心电图改变明显高于正常组。而且休克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和报道有差异 [2] 。
3 讨论
流行性出血热白细胞过高及过低预示病情严重,增高组白细胞明显增高,危重患者也明显增加,白细胞大量增加可能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损伤心肌细胞;再加之心肌在应激及病毒损害时可以产生肿瘤坏死因子 [3] ,它能促进心肌细胞的坏死并能抑制心肌细胞生长 [4] ,该组患者白细胞最高达53.4×10 9 /L,呈类白血病反应。另外出血热病毒直接损坏心肌细胞,使心脏衰竭,射血明显减少,导致休克难以纠正,死亡率明显增加,严重时可致心源性休克。增高组1例发热休克少尿持续6h,在持续晶胶并进、血管活性药应用后血压仍在120~80/105~60mmHg之间波动,心率一直 在120次/min左右,心音低,疑有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可能,随即给西地兰强心,二磷酸果糖、大剂量的黄芪、维生素C保护心肌,24h后心音明显有力,心率降至80次/min,历时72h脱离休克。
肠道病毒及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可以有缺血、损伤、坏死,并可损伤特殊传导系统,致心律失常、心衰、休克、严重可致心性猝死,出血热病毒是否有一种亚型对心肌有高度的亲和力,除损伤肺、肝、肾及外周血管外而对心肌的损伤尤为严重。增高组心律失常明显高于正常组,如果损伤窦房结,它不会因为发热或休克而心率加快,对休克的早期发现和有影响,特别是休克期心动过缓,外周因休克引起缺血缺氧更加严重,使休克时间延长并发多器官衰竭,导致难治性休克。
增高组有更高的危重发生率,心肌酶的增高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这和报道不一致 [2] 。是否可以对心肌酶增高的患者早期进行保护和营养心肌治疗以降低休克的发生及益于休克的纠正,因为笔者观察的病例少,目前仍在这方面探讨,有待于广大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文献
1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编写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手册.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1-165.
2 陈志海.北京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96例临床特征分析.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70.
3 G Gregoratos.Cardiovascular Medicine.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96-97.
4 Mann D L,Young J B.Basic mechanism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Recognizing the role of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Chest,1994,105(12):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