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34例分析
作者:李东 夏国庆 崔建军 王东晓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由创伤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所致,其发生率占重型颅脑损伤的4%~6% [1] 。我科自1996年3月~2003年1月共收治32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有34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0.6%,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8~71岁,平均39.5岁。按哥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和伤后原发昏迷时间,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分型 [2] :特重型15例(GCS3~5分),重型19例(GCS5~8分)。34例颅脑损伤病人经头颅CT及手术证实:脑挫裂伤(含原发性脑干挫伤)16例,硬膜下血肿7例,硬膜外血肿5例,脑内血肿6例,其中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5例,合并脑内血肿4例。
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人均从胃内抽出咖啡色胃液,反复呕血,大便潜血阳性,黑便及血红蛋白下降为诊断依据。其中呕血13例,黑便11例。出血量:大多数病人为少、中量出血。出血时间:1周以内28例,1周以上6例。
1.3 方法 本组病人入院后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有明确手术指征的病人,及时行开颅手术治疗,迅速降低颅内压,减轻大脑的继发性损害。对于出血性休克病人,积极纠正休克。同时,常规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出血:(1)伤后3天以内留置胃管,有出血时均行胃肠持续减压,胃管内注入云南白药、冰盐水及凝血酶。(2)静脉应用止血敏、止血芳酸、立止血等止血药物,早期应用H 2 受体阻滞剂(如雷尼替丁)及H + 泵抑制剂(如洛赛克)。(3)输血等支持疗法。(4)预防感染,选用高效抗生素。(5)定期测试胃液pH值,控制pH值>5。(6)使用糖皮质激素者,3天后停用。
2 结果
本组34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病人,死亡10例,死亡率29.4%。直接死于消化道出血者3例,死亡率8.8%。有2例因反复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有1例因出血量大,保守效果不佳,行胃次全切除加迷走神经切断术,仍不能控制出血而死亡。随访21例,时间为半年~4年,未再出现消化道出血。
3 讨论
3.1 发病机理 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密切相关,丘脑下部或脑干损伤后,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糖皮质激素及胃泌素增高,致使胃肠粘膜缺血、胃酸增加、粘膜屏障破坏、氢离子逆向渗入,从而使上消化道更容易病变 [2] 。丘脑下部在应激因子作用下,植物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导致脏器循环障碍,胃粘膜缺血、糜烂、溃疡,丘脑下部受损伤易出现溃疡,丘脑前部受损伤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3] 。下丘脑或脑干损伤时,交感神经的血管收缩纤维出现麻痹,使胃肠血管扩张、血流减慢和淤血,在胃酸作用下导致粘膜糜烂、出血。颅脑损伤常合并低血压、休克、感染等,又可加重胃肠粘膜损伤。此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也可加重胃肠粘膜的损伤,一般认为激素有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胃肠粘膜粘液分泌并使粘膜萎缩的作用,从而促进和加重胃肠病变 [4]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易出现下丘脑及脑干的损伤,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更高,应早期预防和治疗。
3.2 对于已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首先治疗原发病,解除应激因素,同时积极对症治疗。常用以下几种方法:(1)早期插胃管,持续胃肠减压,排出血性胃液,减轻胃肠负担,减少呕血发生。(2)应用止血药物,全身应用安络血、止血芳酸、立止血等,局部应用云南白药、凝血酶。(3)H 2 受体阻滞剂、H + 泵抑制剂的应用,一般选用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及洛赛克。(4)胃管内注入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5)对于出血量大及贫血病人,给予输血及营养支持治疗。(6)有严重出血的病人,可通过内窥镜止血或手术治疗。
3.3 预防 颅脑损伤的病人,易出现溃疡,还有粘膜糜烂、粘膜下出血等无明显症状的急性消化道病变,其发生率高达91% [2] 。治疗原则上以预防为主。采常用的方法:(1)及时有效的治疗原发病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关键,迅速降低颅内压解除应激因素,防止胃粘膜缺血造成胃粘膜损伤。(3)早期留置胃管,监测胃液pH>5。(3)防治各种严重并发症,如休克、感染等,选用高效抗生素,防止感染,减少细菌侵入胃中滋生的机会也可防止胃液pH值下降。(4)避免使用加重胃粘膜损害的药物,如早期停用激素,对预防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作用。(5)其它治疗:常规应用止血药物,鼻饲谷胱甘肽等自由基清除剂,也有助预防消化道出血。
1 刘明铎.实用颅脑损伤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394.
2 王忠诚.神经外.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4-301.
3 梁维邦,杨树源,王明璐.颅脑损伤的早期上消化道出血及其发生机制的探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104.
4 万刚,姜炬芳.颅脑损伤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2例临床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