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相关物质测定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肿瘤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物质(TSGF)在诊断肿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比色法检测122例患者(68例非肿瘤患者,54例肿瘤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SGF含量。结果 肿瘤组与非肿瘤组、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前、治疗无效及复发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显效组和对照组(P<0.05);局部、远处复发患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TSGF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筛选试验,对肿瘤治疗疗效及预后判断,尤其是监测复发转移有较高价值,可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肿瘤;肿瘤相关物质(TSGF)
Serum 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in patients with cancer.Methods The TSGF level was detected by spectrophotometer in 50 healthy controls and 122 patients(68 non-tumor patients,54 tumor patients).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TSGF in tumor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in normal group and non-tumor group(P<0.01).The TSGF levels in initiated tumors,non-responders and relapsed tumors were profoundly higher than those in responders and controls respectively(P<0.05).Compared with local regionally recurrent tumors,the TSGF level was obviously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distant metastic cancers(P<0.01).Conclusion TSGF detection might be used as screening test for tumor diagnosis,assessing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predicting prognosis,especially monitoring recurrence and metastases of cancer.
【Key words】 tumor;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
众所周知,肿瘤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当前肿瘤临床治疗中,由于肿瘤早期不伴转移,容易切除,可为患者赢得较多的存活机会,因此医学界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格外重视。
近年来,国内推广、应用肿瘤相关物质群(tumor supplied group of factors,TSGF)检测技术筛查高危人群的恶性肿瘤。TSGF是数种国际公认的与恶性肿瘤生长相关的糖类物质和代谢物的统称,它的显著特点是对恶性肿瘤的检测具早期性和广谱性。本文通过一些数据的分析,探讨TSGF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2年9月~2003年12月122例住院患者,男76例,女46例,年龄28~88岁,平均58岁。其中68例患者来自本院非肿瘤科,并经确诊为非肿瘤患者;54例患者来自本院肿瘤科,其中胃癌15例,肝癌14例,肺癌11例,肠癌9例,其他肿瘤5例,均经病理确诊。在未经手术和化疗前,静脉采血3ml,分离血清,冰冻备用。设健康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0岁,为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静脉采血2ml,分离血清,备用。54例肿瘤患者中,经手术或化疗治疗后抽取的血液,按患者治疗结果分为3组:治疗显效34例;治疗无效10例;复发10例。
1.2 方法和步骤 以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中TSGF的含量。根据操作手册其步骤如下:(1)准确吸取40μl待测血清及5个浓度的标准品,加入盛有1ml试剂的反应管中,盖紧盖子,充分混匀;(2)置100℃沸水浴中加热15min,迅速取出并置冷水中冷却5min以终止反应;(3)比色,470nm波长,以蒸馏水为空白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值。TSGF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TSGF<64u/ml为阴性,64~71u/ml为可疑阳性,>71u/ml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检测结果均为(x±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1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照组、非肿瘤组、肿瘤组结果比较 见表1。非肿瘤组中阴性率为73.5%,健康对照组阴性率为90.0%,两者相比,P>0.01。非肿瘤组中阳性率为5.9%,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2.0%,两者相比,P>0.01,表明差异无显著性。肿瘤组中阴性率为14.8%,健康对照组阴性率为90.0%,两组相比,P<0.01。肿瘤组中阳性率为74.1%,健康对照组为2%,两组相比,表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肿瘤组的TSGF平均值为75.6u/ml,超出了正常范围;非肿瘤组和肿瘤组的阴性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非肿瘤组和肿瘤组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表1 各组TSGF检出结果比较(略)
2.2 54例肿瘤患者治疗前后TSGF测定 见表2。治疗前与对照组TSGF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0例治疗无效、10例复发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4例治疗显效患者TSGF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表2 肿瘤患者前后血清TSGF水平 (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2.3 局部复发与远处复发患者血清TSGF水平 试验中发现,10例复发患者中,远处转移的患者TSGF水平高于局部复发者,且TSGF值均>80u/ml。
3 讨论
用肿瘤标志物筛查和早期诊断肿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降低筛查人群中癌症病死率,减少根治疗法的使用率,降低治疗费用[1]。因此,发现合适的肿瘤标志和合理选择与应用肿瘤标志达到筛查和早期诊断目的,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从本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健康对照组中TSGF的阳性检出率是相当低的,TSGF的结果在正常范围内。非肿瘤组的阳性数有一定的升高,但是TSGF的平均结果仍在正常范围内。而肿瘤组TSGF的阳性检出率相当高,TSGF的平均值也超出了正常范围。表明TSGF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这种标志物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共有的物质[2],它可以作为早期肿瘤标志物筛查肿瘤患者,本试验中健康对照组和非肿瘤组的阳性患者,可能是肿瘤高危人群,需高度重视并进行随访。
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的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TSGF是肿瘤患者的敏感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肿瘤首选筛选试验。常用的筛查方法如子宫颈癌的巴氏涂片,结直肠癌的隐血试验等,这些检查均不理想。机断层扫描、超声诊断、乳房X线摄影等检测最小极限为1cm直径的肿瘤,而且价格昂贵、需定位等,不宜作为筛查肿瘤的首选方法[3]。而TSGF作为肿瘤标志具有无须定位、可以定量、无创、能动态监测、易普及和推广等优点,因此,最有希望成为诊断肿瘤首选的初筛办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本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无效及复发患者血清TSGF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经手术、化疗有效治疗后,TSGF值降至正常范围。而治疗无效和复发患者TSGF仍处于较高水平。另外,肿瘤复发,尤其是远处转移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明显上升,表明TSGF不仅可以作为筛选试验,也可用于判断治疗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TSGF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本试验中非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均有一定的阳性率,一种可能是高危人群,需进一步随访,另一种常见的因素是活动性特异性炎症和明显非特异性炎症,如结核、风湿病、红斑狼疮、明显细菌感染等。但这些病理因素经合理治疗,获得控制后,其TSGF值得很快降至正常。此外,血标本明显溶血、高脂血症及黄疸也可致TSGF观测值上升。因此,采取标本应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试验结果。
综上所述,检测血清TSGF水平可以作为诊断肿瘤首选筛选试验,而且可以判断肿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尤其是监测术后肿瘤复发有良好的效果。然而,为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必要进一步增加观察对象,并将TSGF与现行的其他试验指标或肿瘤标志物作同步动态检测和综合分析。
【】
1 汤钊猷.肿瘤学,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39-367.
2 Bast RC, Ravdin JP, Hayes DF, et al. 2000 update of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use of tumor markers in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J Clin Oncol,2001,19(6):1865-1878.
3 邹雄.肿瘤标志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