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血糖尿素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脑出血;尿素;血糖
脑出血或称脑溢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该病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尿素是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主要终末产物,血中尿素的来源是肝脏,去路是通过肾脏随尿排出体外。正常人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在神经、激素调节下是恒定的,但当这种调节作用失常时,则可使血糖改变。我们观察了152例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血糖、尿素水平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脑出血组:152例,其中男88例,女64例,年龄35岁~80岁,均为首次发病,经CT证实,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和评分方法,并除外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肝、肾疾病及近2周内伴发感染性疾病者。出血部位:基底节100例,丘脑24例,壳核28例。入院和住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轻型(0~15)68例,中型(16~30)56例,重型(31~45)28例。预后分为预后好(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和预后差(无变化+恶化+死亡)。正常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2±8)岁,均为健康体检者,均无心、脑、肺等疾病,各项生化指标正常。
1.2 标本采集 对照组和脑出血组均于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4 ml。脑出血组分别采集急性期(发病3天内)和恢复期血标本。
1.3 仪器、方法和试剂 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尿素用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试剂分别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科华东菱诊断用品有限公司提供。
1.4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各组数据均用(±s)表示;脑出血组不同时期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比较选用成组t检验,脑出血组不同时期之间比较选用配对t检验;不同病情程度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比较选用方差分析;不同预后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比较选用成组t检验;所有统计学分析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5完成。
2 结果
2.1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血糖、尿素水平 见表1。脑出血组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急性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恢复期与急性期相比无下降趋势(P>0.05),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表1 脑出血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血糖、尿素水平(略)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与急性期比较,P>0.05。
2.2 不同病情程度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比较 见表2。中型和重型患者的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型,中型与重型差异无显著性,说明随病情的加重,血糖、尿素的水平有升高趋势。
表2 不同病情患者急性期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比较(略)
注:*与轻型比较,P<0.05。
2.3 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血清血糖、尿素水平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见表3。预后差的患者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明显高于预后好的患者。
表3 不同预后的脑出血患者恢复期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比较(略)
注:*与预后好的患者比较,P<0.05。
3 讨论
3.1 脑出血与血糖 本研究中有104例脑出血患者血清血糖升高明显,占该组总例数的68.42%。脑出血后高血糖值可能是既往的糖尿病所致,但多数是机体对脑出血时产生的一种反应。脑出血急性期血糖增高的机制,目前认为可能是脑结构的破坏、颅内高压、中线结构移位、脑室内积血等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下丘脑和垂体,引起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的功能紊乱[1]。动物研究提示,当脑内注血形成血肿或急性大脑中动脉夹闭,脑血液循环紊乱或障碍,发生脑水肿或脑肿胀,局限性脑内压增高,中线结构移位,直接或间接地使下丘脑、垂体受损害,应激性刺激导致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加,血清中ACTH、皮质醇(Cor)含量水平增高[2]。临床研究也发现脑出血患者的早期血清Cor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和缺血性梗死组患者(P<0.01)[3],而过多的Cor可促使血糖增高,也促使胰岛素继发性分泌增多,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由于皮质醇的升糖作用大于胰岛素的降糖作用,故最终血糖仍升高。这些研究提示,脑出血后ACTH及Cor的升高是血糖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血糖的升高不但导致其他脏器有损害,还可引发许多并发症,对脑出血的和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3.2 脑出血与尿素 通过对152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发现112例患者的血清尿素水平高于正常,占总例数的73.68%。急性脑出血时,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中枢调节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受到损害,刺激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时蛋白质分解代谢亢进,尿素合成增多;脑出血患者除了应激反应外,往往伴有心衰、肾虚、休克、消化道出血、发热、失水等,这些因素单一或综合地作用于人体,导致尿素升高;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大量使用脱水剂,造成血液浓缩、失水、代谢亢进等,致使尿素也升高;脑内出血患者局部脑组织缺氧,均引起脑内氨的形成,一部分氨在脑内生成尿素,其余的氨则经血液循环在肝脏生成尿素,也使尿素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程度相关,重型患者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明显高于轻型,预后差的患者血清血糖、尿素水平明显高于预后好的患者。综上所述,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与血糖、尿素密切相关。由于急性期脑出血病情很不稳定,且病死率很高,颅脑CT因多种因素限制不能对病情进行监测,而血糖、尿素的生化指标可以及时反应体内各种器官的受损程度,故综合地观察分析血糖和尿素的变化将对患者的治疗和病情监测起指导作用。
:
[1] 陈国瑞,李希圣,林健康,等.急性脑血管病的下丘脑——垂体功能改变[J].临床内科杂志,1996,13(6):32.
[2] 张茂林,段建平,张世益,等.兔脑血管病模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改变的观察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4(3):139.
[3] 洪军,汪吉仪.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血清皮质醇的改变[J].综合临床医学,1998,1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