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结核病54例临床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乔俊康,费文革 时间:2010-07-14
[摘要]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临床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结果:结核病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随着CD4细胞计数的下降,肺外结核较多见,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在没有明确的病原学证据之前,血沉检测在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PPD试验失去诊断价值。结论:结核病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感染,CD4细胞计数和血沉检测对于指导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艾滋病;结核病;合并

  艾滋病患者由于其免疫功能下降,常合并多种机会感染,在各种机会感染中,结核感染最为常见,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将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54例此类患者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54例患者系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在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8岁~58岁,平均年龄(36.44±9.55)岁。感染途径:单采血浆传播45例,输新鲜血液(血浆)传播5例,夫妻性传播3例,不明原因1例。

  1.2 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发热16例,咳嗽49例,呼吸困难3例,盗汗10例,其他症状如腹泻5例,记忆下降3例,恶心呕吐21例,乏力12例,头痛3例。体征:体重下降26例(体重下降5 kg~10 kg),口腔念珠菌感染14例,毛状白斑3例,皮疹16例,带状疱疹5例。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18例,以腋下淋巴结肿大为主。16例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3例患者有一侧呼吸音降低。心包积液12例,双下肢水肿12例,PPD试验阳性1例。

  1.3 实验室检测 54例患者均经HIV抗体确证阳性(WB,蛋白印迹试验);免疫功能检测:由本院采集患者抗凝全血送运城市疾控中心艾滋病实验室检测CD4(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CD4 6/μl~290/μl,其中CD4>200/μl 8例,CD4 100/μl~200/μl 17例,CD4 50/μl~100/μl 19例,CD4<50/μl 10例。平均 CD4(112.94±82.31)/μl;其他检测:WBC下降(1.7~3.6)×109/L15例,PLT下降(13~98)×109/L 4例,血红蛋白下降(6.1~8.9) g/L 3例,红细胞沉降率上升33 mm/H~94 mm/H 54例。痰涂片发现结核菌阳性2例。

  1.4 胸部X线及CT表现 原发性肺结核2例,继发性肺结核25例(其中合并支气管感染23例),3例可见上肺的斑片状阴影,18例位于中、下肺,1例表现下肺孤立结节状阴影,其余表现为双下肺斑片状或实变影;血型播散型肺结核4例(合并结核性脑膜炎2例),为双肺粟粒状阴影,均匀分布;结核性胸膜炎7例,为胸腔积液伴胸膜增厚;结核性心包积液12例;淋巴结结核2例;2例腹部CT可见寒性脓肿。

  1.5 诊断 所有患者均经HIV抗体确证阳性且符合1998年肺结核诊断标准或经试验性抗结核证实。

  1.6 结核病的分布范围及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见表1。
 
  表1 54例结核病的分布范围及与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略)

  2 讨论

  我市艾滋病患者多由于青年时期不规范单采血浆所致,经过8 a~10 a的潜伏期后陆续发病。本组病例发病年龄高度集中在30岁~50岁,传播途径以单采血浆为主,与上述情况基本一致。艾滋病患者接触结核菌比一般人群发生活动性结核病的危险性增加。由于细胞免疫有防御结核病的作用, CD4细胞在结核病免疫中又发挥着主导作用,故一般人群感染结核菌只有5%~10%为活动性结核病。而感染HIV后,大量的病毒在CD4细胞内繁殖,引起CD4细胞凋亡,机体CD4细胞明显减少,对结核菌的杀伤作用显著下降,导致结核菌大量繁殖而发生结核病。若感染HIV,在其一生中发展成结核病的比例高达50%。结核病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感染。全身中毒症状主要有发热、盗汗、疲倦、纳差等,呼吸系统症状主要有咳嗽、咯痰,可见血痰、咯血等。HIV感染者并发结核病时,发热和体重减轻也是常见的症状。本组病例与上述情况基本一致。胸部X线及CT表现,在HIV感染早期的肺结核病变,与未感染HIV者相同。病灶多位于肺上叶,可呈双侧浸润,有空洞形成,肺有纤维化和皱缩。当HIV感染进展,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临床症状出现进一步变化,X线上呈现不典型改变。如CD4细胞计数>300个/μl时,肺结核呈现典型改变;CD4细胞计数<300个/μl时,肺结核呈现播散型,播及两肺或其他器官,有的呈进行性原发性肺结核,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间质浸润或肺下叶浸润;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时,4%的患者发生菌血症;CD4细胞计数<100个/μl时,49%的患者发生菌血症[1]。本组病例由于CD4细胞计数多数较低,肺外结核较多见,影像学表现多不典型。PPD试验在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重要作用,一般人群PPD试验阳性率在90%以上,由于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下降,细胞免疫和变态反应均受到抑制,PPD试验阳性率较低。Markowit等报道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时PPD试验阳性率为1%,CD4+细胞计数>500个/μl时PPD试验阳性率为8.4%,所以PPD试验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失去诊断价值。本组54例患者PPD试验阳性1例,与上述情况基本一致。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实际工作中,在没有明确的病原学证据之前,往往要靠影像学诊断和实验室检查,而晚期艾滋病患者影象学表现多不典型,实验室检查显得更加重要。血沉上升虽非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特异性表现,在排除其他引起血沉上升的原因后可以支持诊断。艾滋病和结核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流行最严重的两种传染病, 二者在流行上相互促进。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以上两种疾病的患者要同查同治,以便及时发现,尽早采取合理的措施,促使疾病康复。

  :

  [1] 王维真,刘康迈,危剑安,等. 艾滋病与结核病[J]. 艾滋病临床治疗与护理培训教材,2003: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