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组织凝固在口底鳞癌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7-14

   微波组织凝固是将微波天线插入肿瘤组织中,在微波作用下,组织中的水分子产生高温,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作者自1989年10月至1993年10月采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口底癌26例,现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情况


  男性24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6岁;中位年龄56岁。临床分期:Ⅰ期2例,Ⅱ期11例,Ⅲ期10例(T1N1M03例,T2N1M04例,T3N0M02例,T3N1M01例),Ⅳ期3例(T2N2M02例,T3N2M01例)。


   1.2 仪器设备


  日本HelwaElectronicIndustrialCO.LTD产微波手术治疗机,ModelHS-15M,微波频率2450±50兆赫,可调功率0~150W。


   1.3 临床处理


  Ⅰ、Ⅱ期患者原发病灶采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并行上半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4例行双上半颈淋巴结清扫术。Ⅲ、Ⅳ期患者原发病灶采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并行病灶主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其中6例加行对侧上半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加辅助放疗,放疗剂量50~70Gy;Ⅳ期病例还采用平阳霉素(剂量240mg)或5-FU-DDP+平阳霉素(2疗程)作术前诱导化疗。大部分患者在颈清扫术同时行病灶主侧颈外动脉结扎或舌动脉结扎。


   1.4 微波组织凝固治疗操作


  ①天线排布:最外周的天线插入点应在肿瘤边缘外10mm,肿瘤内的插入点之间距离不超过20mm;凝固过程中,应从外周开始,再对肿瘤内部进行凝固。②微波剂量:选择功率80W,作用时间40~50秒。③解凝:完成每点的凝固治疗后,均用微波治疗机上的解凝器进行解凝,拔出天线,再行下一点的凝固。④坏死组织的清除:对肿瘤及其周围组织进行凝固后,清除凝固坏死组织,并结扎创面的较大血管断端,预防创面出血。清除坏死组织后的创面用碘仿纱条打包,也可直接外露。


   1.5 术后处理


  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行口腔清洁护理。术后第7天拔除碘纺纱条,创面由肉芽组织修复。观察3~5天,若侧面无出血可给予出院或按计划行术后辅助放疗。


   1.6 随访


  全部患者通过返院复查及通信随访,失访按死亡。


  2 结果


   2.1 生存情况


  本组病例的5年生存率为61.5%(16/26);其中Ⅰ期为100%,Ⅱ期72.7%(8/11),Ⅲ期50%(5/10),Ⅳ期33.3%(1/3)。


   2.2 肿瘤复发及转移


  在26例中,有4例在2年内原发灶复发,均为Ⅲ、Ⅳ期患者,占15.4%;3例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均为只行上半颈清扫术患者,占11.5%;3例出现远处转移,占11.5%,转移部位分别为肺和肝。


   2.3 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


  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口底癌是直接将微波天线插入肿瘤组织中进行凝固治疗,不需切除下颌骨、不必作下唇切口,治疗后患者的面部外形没有发生变化。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后口底组织缺损由疤痕组织修复,口底组织会出现收缩现象,有一定的伸舌受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适应,对口腔功能影响不大。


   2.4 术后并发症


  有3例在手术后2周左右出现创面坏死组织脱落而引起的大出血(发生在本治疗实施的初期,术中未行颈外动脉或舌动脉结扎病例);1例术后出现舌根后坠,呼吸困难;5例出现下颌骨内侧骨膜坏死,下颌骨外露,患者对冷、热刺激较敏感。


  3 讨论&nb sp;


   3.1 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口底癌的可行性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通过同轴针状天线辐射到生物组织后,利用组织内的水性成分作为热源,将微波电能转变为热能,使组织温度升高,产生热效应。应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肝癌等已有报道〔1,2〕。作者〔3〕曾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在舌癌患者进行微波组织凝固治疗时,微波作用于组织所产生的高温对恶性肿瘤细胞有确切的杀伤作用;通过调节微波输出功率和作用时间,可使组织达到引起恶性肿瘤细胞不可逆损伤的温度。频率2450兆赫的微波在肌肉组织内的穿透深度只有17mm左右〔4〕,只要对肿瘤范围估计正确,通过合理排布微波天线,可严格控制微波组织凝固的范围,达到既能杀死肿瘤组织,又不损伤周围组织器官的目的。1989年,曾宗渊等〔5〕将微波组织凝固治疗方法引入到口腔癌的治疗,探索既能根治肿瘤、又能保全口腔功能及外形的新方法。在国外,Prevost等〔6〕也报道了其应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结合放疗治疗口腔恶性肿瘤的初步研究结果。


  3.2 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口底癌的优缺点   口底癌是较少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由于传统手术治疗的破坏性,在切除口底原发癌时常需切除下颌骨体部分,对口腔功能及面部外形影响较大。尽管学者们在口底癌根治术术式改良及术后Ⅰ期修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仍存在着Ⅰ期修复手术复杂、耗时及费用高、面部遗留疤痕等问题。


  本组病例采用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其5年生存率及原发病灶复发情况与国内赵福运等〔7〕报道的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结果接近,比国外Hicks等〔8〕报道的结果略差。在患者的口腔功能及外形的保全方面,因手术经口腔进行,面部无手术疤痕,且保留了下颌骨,外形保全良好;由于口底疤痕组织收缩,部分病例存在伸舌受限的缺点,总的来说,新疗法在保全口腔功能及面部外形方面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且操作简单。


   3.3 并发症的防治


  本疗法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三种:术后坏死组织脱落时创面出血、呼吸困难及下颌骨内侧骨膜坏死。创面出血多发生在治疗后2周左右,由于血管凝固坏死部分脱落而出血,通过缝扎创面出血血管及行颈外动脉结扎可解决。在手术中行预防性颈外动脉或舌动脉结扎有助于预防出血;然而,由于口底两侧血管甚多,结扎一侧血管仍有可能出现创面出血,因此,在清除凝固坏死组织时,要注意结扎血管断端,必要时予“8”缝扎。呼吸困难出现在凝固范围大、周期组织水肿的病例,解决方法是行气管切开术。下颌骨内侧骨膜坏死由凝固范围过大所致,尽管部分缺损可通过疤痕组织修复,对患者影响较小,但治疗时要细致排布天线插入点,并严格控制剂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3.4 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口底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根据作者的体会,微波组织凝固治疗适应于T1~3、无颈淋巴结转移或颈淋巴结行颈清扫术能清除、无远处转移的口底癌;至于T4病灶,若无侵犯下颌骨,可在术前化疗或/和放疗后,病灶缩小,再考虑采用此法治疗,但术后需补足根治剂量的放疗。而有下颌骨受累、远处转移及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手术者,为手术禁忌。

 


   


  〔1〕 胡宏楷,吴孟超,姚晓平,等.微波辐射肝癌的动物实验与初步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1989,27(9):538.


  〔2〕 Hamazoe R,Hirooka Y,Ohtani S,et al. Intrapoperative microwave tissue coagulation as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nonrese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cancer 1995,75(3):794~800.


  〔3〕 张诠,曾宗渊,郭朱明,等.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口腔癌瘤的实验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1996,8(2)(增刊): 7.


  〔4〕 吴大伟编著,微波卫生学原理〔M〕.劳动人事出版社,北京,1984:55.


  〔5〕 曾宗渊,闵华庆,郭朱明,等.微波治疗口腔癌瘤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1992;14(6):458.


  〔6〕 Prevost B,Cordoue Rohart S,Mirabel X,et al. 915 MHz microwave interstitial hyperthermia. Part Ⅲ:Phase Ⅱ clinical results〔J〕. Int J Hyperthermia,1993,9(3):455~462.


  〔7〕 赵福运,章魁华,马大权,等.57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经验〔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0,25:92.


  〔8〕 Hicks WL Jr,Loree TR,Garcia RI,et 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floor of mouth:a 20? year review〔J〕. Head neck,1997,19(5):4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