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胃癌的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2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48例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33-67岁;全部病例在1-3天内经胃镜及病理活检证实。
1.2方法
1.2.1检查前准备 受检者前1天晚饭后开始禁食(包括吸烟),次日上午空腹就诊;患者如有腹胀或消化不良等症状,于前1天最好饮用流质,使胃腔内透声度增加,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行胃镜检查后,可于次日检查;X线胃钡餐造影后,应顺延2日检查。
1.2.2使用美国GE-200-PRO及ALK10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首先患者平卧位,观察贲门胃底、胃体、胃窦、胃周围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肝脾胰等有无异常改变,再饮水400-800ml,以使胃腔适度充盈。采用多种体位在中上腹部、胃的体表投影区进行纵、横、斜各切面扫查,连续滑动探头,侧动探头以及旋转探头扫查。顺次观察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胃周围淋巴结及邻近器官。对病变部位,先观察病变中央部位的胃壁层次结构改变,包括胃壁厚度、连续性和蠕动情况,记录病变部位的胃壁层次结构改变,判断病变的浸润深度与病变浸润范围大小,而后移动探头渐向浸润边缘部观察,直至显示正常胃壁结构为止,测量上下边缘距离,判定浸润范围大小。同时记录肿大的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及内部回声。
2 结果
病变部位分别为:贲门癌13例,贲门胃底癌8例,胃窦部癌11例,胃角部癌7例,胃体部癌1例,全胃癌5例,漏诊3例(均为胃体癌)。
根据国际TNM分期将胃癌浸润深度分为四期[1]:(1)肿瘤侵入黏膜层或黏膜下层(T1)。(2)肿瘤侵入肌层或浆膜下层(T2)。(3)肿瘤穿透浆膜层,但未达相邻器官(T3)。(4)肿瘤穿透浆膜层并侵犯相邻器官(T4)。48例中T1期4例,超声符合3例; T2期21例,超声符合19例;T3期14例,超声符合13例,T4期9例,超声符合9例。
3 讨论
超声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不仅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及浸润深度,还可显示有无淋巴结的转移,有助于判断预后及制定手术方案。正常胃壁厚约0.2~0.5㎝,分为5层,各层次清楚,蠕动正常。胃癌的病理改变是从黏膜层开始的,逐渐浸及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致胃壁不同程度增厚,各层结构相应消失。超声胃癌病灶的特征为:胃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并伴有不均匀的低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胃壁分层不清或消失,实时扫查时可见病变部位胃壁蠕动减弱、僵硬或消失。超声对胃癌的分期诊断是以胃壁的5层结构为基础的,随着水充盈胃腔法的应用,超声可清晰显示胃壁层次结构、蠕动状况,从而判断肿瘤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生长方式、癌变范围,最重要的是体表超声判断胃癌在壁内的浸润深度及向壁外浸润、转移状况[2]。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浸润范围是胃癌术前分期的重要依据。临床实践已证实超声检查对胃癌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3]。胃癌的分期诊断是目前影像学研究的方向及重点之一,已经成为胃镜、X线胃钡餐造影简便而可靠的互补检查方法[4]。
参 考 文 献
[1]Solin L H,Hermanek P,Hutter PVP,et al. TNM classification lof m alignant tumors.Acomparison between the new(1987) and the old editions . Cancer ,1988,61:2310-2312.
[2]廖盛日,陈敏华,常亮,等.体表超声对胃癌浸润深度的诊断.超声医学杂志,2003,19(8):601-603.
[3]张惠萍.超声显像在胃癌诊断的应用(附22例临床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6,167(7):424.
[4]李建国.胃肠肿瘤的超声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5):213.
上一篇:儿童心脏瓣膜置换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