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范畴及其研究状况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吴弥漫 时间:2010-07-12

【摘要】  摘要:提出了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范畴的界定,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带有普遍适应性和基础性,能为中医各分支学科所认同和利用的理论。临床实践的需求才是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内在动因,之所以当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未能取得重大突破,除了外部条件的制约外,亦与其原有理论尚未过时失效,理论与临床之间尚能处于协洽状态,因而要求创新突破的内部动因不足有重要关系。只有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融汇于临床,从临床中寻求其突破口和切入点,才能使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范畴;发展道路

         Thought on Range and Study State of TCM Basic Sciences Wu Miman  Guangzhou TCM University(510405)  Abstract: It puts forwards the boundaries of TCM basic theoretic disciplines,viewing that TCM basic theory is the most basic in the system,with popular application and foundation,and can be recognized and utilized in TCM branch disciplines.The clinical practice need is the internal reason to promote studying TCM basic theory.Why the present TCM basic theoretic study can not make big breakthrough,besides for the hindrance of external condition,it is also related with still not being out?of?season or invalidation of the primary theory,the theory and clinic being still in harmony;therefore it lacks internal dynamic reason for creation.Only melting TCM basic theoretic research into clinic,and seeking for sally port and starting point in clinic,can TCM basic theory study develop on the correct way. Key words:TCM basic theory study;discipline range;development road  步入20世纪以来,中医经历了筚路蓝缕的坎坷历程,特别是近20余年,在和西医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背景中,中医更象一个做错了事、闯了祸的小孩,备受“保守、落后、不(属于现代)科学”等责难,一些人甚至将之视为“再”的对象,责令加以改造、重构。而在纷至沓来的责难之中,中医基础理论更是首当其冲,“中医基础理论没有突破性发展导致了中医的落后”、“必须用现代医学理论来研究、改造中医理论”等说法甚嚣尘上。面对当前的尴尬局面,笔者陷入于深深的困惑与思考:中医基础理论究竟怎么啦?中医基础理论应该如何发展?愚者千虑,或有补于智者之一得,兹不揣愚昧,谨陈管见于下,谬误之处,尚希同道批评指正。1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范畴的界定  作为中医学的学科分支,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科范畴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学界对此尚未明确的统一认识,有人曽提出:“中医基础理论狭义、广义两种定义并存:一是作为古典入门的基础知识,……二是作为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理论(广义概念),是大学科、多学科的概念,与临床医学相对应的基础医学概念。”并认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医基础学科”,“中医基础学科的定义:……是中医学研究同医疗和卫生各专业学科有关的基础理论学科的总称”,“这样定义同以往最大的区别是接受和认同所谓西医基础学科,作为中医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提法混淆了中医基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学科和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两类不同概念。中医基础(中医学基础)是指支撑整个中医学科成立和发展的知识和技术,其范畴甚为广泛,不止于“接受和认同所谓西医基础学科”,其它诸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都可以成为中医基础。单独认同西医基础学科而不顾其它,则有以偏概全,自设牢限之误。虽然文革期间曾有《中医学基础》一书作为初学中医者的教材,但作为一门学科,必须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中医基础(中医学基础)没有具备这些条件,只能作为一种知识层面,而不能构成一个独立学科。
   
  给中医基础理论下定义,首先必须明确它既是中医理论,但又受“基础”两个字所限定。因此,其准确定义应该是: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带有普遍适应性和基础性,能为中医各分支学科所认同和利用的理论。根据这一定义,可以明确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界定其学科范畴。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范畴的界定,关系到其研究目标的准确定位,上述方肇勤氏把中医基础理论定义为“古典文献入门的基础知识”(狭义)及“作为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学科理论(广义概念)”都不恰当,前者不仅割裂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历史,而且局限了其学术内涵和学术价值;后者则泛化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科范畴,混合了中西医学的学科内容,不能明确界定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确定其研究目标,均将对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和提高产生负面效果。
   
  《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性著作,确立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框架,后世在《内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充实而构建成为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医学哲学(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人体生命学(藏象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疾病学(病因学说、发病学说、病机学说)、防治学(治则治法学说、养生学说)等内容。至于诊法学说,本来亦属于中医基础理论范畴,但现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分支,而经络学说和治法学说部分内容则与针灸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学科有所交互渗透。由此可见: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医基础理论,其研究目标则是继承和发展这一理论,而研究内容则包括上述各具体学术理论。
  
  2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为什么未能取得重大突破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滞后,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是造成中医落后的主要原因”,这成了近年来的时髦说法。但为什么未能有所突破?应该如何突破?却少有论及。
   
  中医理论为什么要突破创新?需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中医理论为什么必须要有突破和创新?论者会说: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突破和创新能够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这一论点当然正确,但是,中医事业一定需要理论的突破和创新才能发展吗?换一句话说,没有理论研究的突破中医事业就不可能发展吗?答案当然不是肯定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突破进展与否,与中医事业的发展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举例来说,唐宋时期并没有中医理论的重大突破或创新,但当时整个中医事业却出现了空前兴旺发达的局面。
   
  那么,什么是促使中医理论研究进展的动因呢?应该说,临床实践的需求才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促进因素。当临床上出现原有理论无法加以解决的新问题时,就促使研究者针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重新审视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学术理论。这方面的例子在医学史上屡见不鲜:东汉末年伤寒病大流行促成了张仲景伤寒学说的问世;明末瘟疫肆虐和清代温病流行催生了温病学说;金元时期的战乱饥馑造就了李东垣脾胃学说……可见,理论来源于实践,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并用以指导实践,两者在通常情况下处于和谐协洽状态。理论与实践失去协洽关系,现有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是促进理论创新的原动力。
   
  以上述观点审视近百年来的中医学术,可以见到,中医理论与临床之间基本上尚能处于协洽状态。近百年来,面对乙脑、流脑以至非典肺炎、甲型流感等急性传染病,或者糖尿病、冠心病、股骨头坏死等各科疑难病症,中医总可以运用原有理论,或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发扬创新加以解决,尚未出现理论与临床之间矛盾抵牾或严重脱节失调状况。有人把中医理论这种对临床实践的广泛、长期适应性称为“超稳定状态”。为什么中医理论具有这种超稳定状态?根本原因在于中医“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基于这种思想观念,中医把疾病看成在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生理功能的失调,其疾病的基本思路则在于调整生理功能,促进人体自身的抗病愈病能力。不仅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其稳定性,而且在受到各种各样、不断变异的致病因素影响而导致的失调状况亦有其性,而通过长期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医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能够从整体和动态角度阐明正常生理活动和异常病理变化机制,以及调整生命活动失常状况的原则和方法的理论体系,因而一直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既然中医理论能够与临床协洽,有效用以指导临床,又何必对其来一番伤筋动骨的解构重建或者立异标新?这亦就是不仅“脑主神明取代心主神明”之说为学界所否定,而且连“状态医学”等言之成理的理论亦未能引起普遍的重视和认同的原因。
   
  因此,可以说近百年来中医理论研究之所以未能取得突破性发展,少见创新性成果,原因固然有多方面,但与原有理论尚未过时失效,理论与临床之间尚能处于协洽状态,因而要求创新突破的内部动因不足确有重要关系。这亦提示我们:只有把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融汇于临床,从临床中寻求其突破口和切入点,才是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正确的途径和有效方法。

  3  如何评价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责难中医落后、发展迟滞不前、中医理论没有突破创新的人,常常拿西医的高速发展、理论的快速更新换代作为比照。诚然,西医由于依托现代科学技术而有长足进展,值得钦佩和学习。但亦应该看到,西医是由各门互相独立的分支学科以积木方式构建起来,因此其各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分支学科)容易解构重建,开疆拓土,吸纳新技术、新知识而不断更新换代,构建新的学科分支。反观中医,其学科规模则是通过学术的不断淀积、深化而形成的,各分支学科之间密切相关,特别是中医基础理论更如一根红线贯穿与其他各学科之间。而且由于受古代学术文化的深刻影响,在构建理论体系之初,已经立足于整体观念,着眼天人相应关系而奠定了基础比较坚实、宽厚的理论构架。因此,其理论的发展常在原有基础上深化或提高,而不轻言扬弃、解构、重建。亦就是说,中西医学因为学科特点的不同而理论的发展模式亦有明显不同:西医通过否定之否定,解构与重建的方法,达到面上的扩充和横向的突破;而中医则采取在肯定的基础上发扬,充实与提炼的方法,从而在纵向上深化和提高。拿西医的模式来看待中医理论的发展,难免得出中医理论研究保守落后、停滞不前的结论。


   
  但是如果着眼于中医的学科特点,承认中医的模式,把理论的深化和提高亦视为一种创新(发扬式的创新)和突破(纵深方向的突破),则当代中医理论研究亦非一无建树,停滞不前。近数十年来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立足于继承与发扬,在整理、规范、充实、提高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功夫,亦取得了不少值得称道的成果,诸如中医名词术语的规范和中医辞书的编纂、证候本质及具体证候规范的研究、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的“五脏相关学说”,以及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及藏象学、病机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预防医学、中医学等分支学科的建立及学科内容的规范等等,虽然其间并没有建立引人瞩目的新学说、创造新理论,但亦确是前无古人,把中医理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又如整体恒动观和辨证论治等学术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的确立,从病机和证候角度阐明和确定“六气”(风寒火热燥湿)的明晰概念,以至近年源自临床所见而提出的“血瘀生风”病机理论等等,都发前人之所未发,都是对中医理论的发扬和创新。认为中医理论没有发展创新者,是由于没有注意到或者不愿意承认这些默默进行而没有引起轰动效应的研究工作对中医理论的发展和提高作用。
   
  列举上述中医理论研究的进展,并不是夜郎自大、矜功自满,亦不是刻意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搽脂抹粉,歌功颂德,而是为了说明如何客观评价中医理论的突破与创新:中医理论的突破着重于水平的突破(提高或深化),而不是范围的突破(领域的扩张);中医理论的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推陈出新,而不是对原有理论的否定和扬弃。当然我们亦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当代中医理论研究尚未取得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扬工作任重道远,前路曲折坎坷。

  4  影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的其它因素
   
  影响中医理论研究进展的因素甚多,除了上面所论者外,兹再举比较重要、值得思考的两点于下:
   
  第一,讨论中医发展迟滞不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缺少突破创新的原因,往往忽略了中医研究力量薄弱、投入不足这一局面。人们既拿西医的快速发展以责难中医之落后停滞,但又无视如下事实:西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强势医学,为促进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全世界投入了多少技术力量和物质力量?而中医因其为特有的传统医学,即使在已经走出国门的今天,从事理论研究的重担仍落在我国居少数派地位的中医工作者肩上。在我国,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医,投入于理论研究的技术力量和物质力量已经不及于国内西医研究的零头,更不用说与整个世界医学的投入相比。以国内西医界的研究力量,尚未能为西医的发展做出突破性贡献,而要求力量更为弱小的中医理论研究快速发展并取得重大突破,似乎有失公允,盖因“挟泰山以跨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评论中医理论研究进展,不能不正视研究力量不足这一客观现实。
   
  第二,另一个值得思考和重视的问题是:当前中医理论研究方法能否发挥其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突破和创新的作用?当代中医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方面:一部分是立足于继承发扬而采用传统的整理、阐释、发挥的研究方法,从严密规范、系统完善、深化提高的角度发展中医学术,由于这类研究未能达到创造新理论、建立新学说的“突破创新”要求而每遭落后、保守、泥古不化的非议,甚至视为中医“化”的障碍而被排斥于“中医研究”的门槛之外。另一部分则仿照西医实验方法,通过动物实验来“研究中医”,由于这种方法颇具摩登(modern)色彩,符合西医等现代科学研究的规范,因此日渐成为“中医科学研究”的主流。但是这种“研究中医”的课题,其所研究的对象无非是中医原已确立的理论,只是运用现代实验方法对中医原有理论来一番“证是”、“证非”的研究,而研究的结果又绝大多数是“证是”——从实验角度证明所研究的中医理论的正确性,符合西医理论。偶有“证非”,如否定“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主神明”等理论者,又因不符合中医基本学术原理而未能立说。这种“证是”而未能“证非”的研究结果,固然从沟通中西医学理论,促进中医学术为世人所了解和接受的角度来说,亦是对中医理论的一种发展,但对中医理论的“突破”和“创新”仍未发挥明显的作用。因此,起码在过去和当前,用现代实验方法研究中医,亦并非促进中医理论突破创新的坦途正道。看来,如何开展中医理论研究以达到创新发展的目的,还必须进行一番方法学上的探索思考。

  5  结语:正确对待中医理论的发展
   
  《庄子》中载述了南海之帝和北海之帝为了报答中央之帝混沌之德而为之凿七窍,结果把混沌凿死的寓言,这一故事颇值寻味,它提示我们:不顾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状况和处境,不了解其学科性质和发展,硬搬其它学科的方法和模式来评判和指导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即使主观意愿良好,亦不惟无益,反更有害。本文之所以提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范畴界定及其发展状况问题,并不是为当前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没有重大突破的状况曲意护短,更不是反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创新和突破,目的在于说明中医基础理论有其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发展规律,把握其特色,顺应其规律才能使之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否则将把已经在前进的十字路口彷徨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入歧途,愿有识者勿以吾言为谬。

【文献】
  1] 方肇勤.中医基础类学科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中医药报,200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