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症的刚柔辨证
作者:赵志付 王彩凤 张成 刘超 肖怡 彭韬
【摘要】 心脏神经症,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植物神经功能造成心血管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出一套刚柔辨证对心脏神经症进行辨证施治,在临床中疗效显著。
【关键词】 心脏神经症;刚柔辨证;中枢神经功能失调
心脏神经官能症,也称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简称心脏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功能失调性疾病,患者多数是青中年。心脏神经症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植物神经功能造成心血管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或高敏症等。本病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由情绪应激引起心悸、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持续性心前区隐痛、注意力不能集中、多汗、失眠等症状,但体检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特征,症状尽管表现很重,但预后良好。 本病属于中医的心悸、胸痹、郁证等范畴。本病的病因分为内因(正气虚)外因(邪气实)两个方面。内因多为先天禀赋薄弱(包括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偏低),或久病失血或心劳过度等造成气血阴阳亏虚。外因方面多为负性生活事件导致七情过极。如遇有人突然因心脏病去世或突然见到异物,或骇闻巨响,或遇事大惊,或忧思恼怒压抑过度,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痰阻、湿困、寒凝,若肝气上逆,则易化火,上扰心神,心肝火旺,进而伤阴,阴虚阳亢。1 临床表现 常见的症状是心悸、胸痛、胸闷、胸憋、气短同时伴有失眠、烦躁、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压抑等。体征:本病无特殊的特征。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一般可见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等功能性改变。脑电地形图检查一般可见脑电波调节欠佳。诊断标准:诊断本病主要依据两点:一是经过详细的心血管系统方面的检查和全身方面的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而具有心悸、胸痛、胸闷等自觉症状;二是有全身性的神经官能症和植物神经失调的表现,如焦虑、紧张、情绪低落、压抑、多汗、头晕、乏力、失眠、心烦易怒等。鉴别诊断:本病主要与冠心病心绞痛进行鉴别。冠心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使血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它除了有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疼痛外,通过运动试验、同位素心肌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2 柔辨辨证 本病属于典型的心血管系统的心身性疾病。辨证采用刚柔辨证方法。
2.1 刚证 见于性情阳刚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激动、语声宏亮、行动快捷之人。证候分为虚实两种。(1)心肝火旺证:症见心悸、胸痛、心烦易怒、失眠、面红、便干尿黄、舌红脉数。心肝火旺证常夹痰夹瘀,可见胸憋较重,舌暗红,舌苔黄腻。(2)心肝阴虚证:症见心悸胸痛、头晕头痛、失眠多梦、两目干涩、舌红少苔,脉细数。心肝阴虚证常有阳亢表现为头晕头痛、头重脚轻的症状。
2.2 柔证 见于性情阴柔、心情低落、情绪抑郁、沉默寡言、行为谨慎之人。证候分为虚实两种。(1)肝郁气滞证:症见心悸、胸闷、胸憋、善太息,胸痛、痛无定处或脘腹胀满、舌红苔白、脉弦。本证多夹湿、夹瘀,夹湿可见口臭、舌苔白腻,夹瘀可见舌暗或有瘀斑等。(2)肝郁脾虚证:症见心悸、胸闷胸痛、乏力、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倦怠懒言,少气乏力、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本型多兼寒证,可见喜热饮、畏寒、手足不温等症。
3
3.1 辨证论治 (1)心肝火旺证,治拟泻肝清心,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夹痰者加瓜蒌、半夏;夹瘀者加丹参、赤芍、元胡。(2)心肝阴虚证,治拟柔肝养心,方药:芍药甘草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阳亢者加代赭石、石决明。(3)肝郁气滞证,治拟:疏肝理气,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夹湿者加陈皮、苍术;夹瘀者加桃仁,红花,元胡。(4)肝郁脾虚证,治拟疏肝健脾养心,方药:逍遥散加减;夹寒者加干姜、肉桂。常用中成药: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逍遥丸,以上三种药,每次1丸,每日3次,连服1个月。
3.2 针灸治疗定 常用穴位有内关、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等。
3.3 西医治疗 目前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如心动过速者用倍他乐克,氨酰心安等,失眠可用安定、舒乐安定等治疗。
4 病例举例
患者,女,47岁,2008年11月19日出诊。主述:心悸胸闷4个月。现病史:患者由于近期公司裁员,每天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在这种长时间的压力下身体开始出现不适,最初是失眠多梦,后来就成心慌易惊,胸闷,胸痛,呼吸气短憋闷,四肢发麻无力,头晕,多汗,头胀发热加重,腰以下身凉,易疲乏,四肢无力,食少,便稀,舌红苔滑,脉细数。心理社会背景:患者自幼性情急躁,追求完美,与同事关系紧张;患者主要从事脑力劳动,几乎没有锻炼。脑电地形图示:脑波调节功能较差,慢波增多。中医辨证为:心肝阴虚兼脾阳虚。西医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治法:滋阴助阳,柔肝养心。处方:芍药甘草汤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嘱:改变认知,学会调整心态,凡事不急于求成,而是脚踏实地;增加有氧运动,做到每日一汗,每日一万步;保证晚上10点到次日早晨6点,8小时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