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不同阳性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承巨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  丙氨酸转氨酶  乙型肝炎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HBV)在我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有很高的感染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人曾感染过HBV,其中约2%-5% 为慢性感染,在我国有超过1亿的HBV携带者。临床上最常用乙型肝炎诊断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俗称“两对半”),HBc-IgM 及 HBV DNA 等,通常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适合于各类实验室,HBV-DNA是诊断乙型肝炎,提示病毒复制的金标准,但其实验检测设备及实验要求高,一般实验室无法检测,HBc-IgM被认为是诊断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的重要血清学标志。“两对半”各项指标不同阳性与HBV复制及疾病不同阶段有关,丙氨酸转氨酶(ALT)在肝炎急性期升高明显,是判断肝脏损害程度的主要指标。我们对HBV-DNA阳性的患者依据其HBc-IgM和“两对半”指标阳性不同情况分组后对其ALT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HBV-DNA.HBc-IgM阳性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
        通过对HBV-DNA阳性患者478例,其中男320例,女158例,年龄15-75岁,依据HBV标志物阳性情况分为4组:A组88例,为HBc-IgM,HBsAg,HBeAg,HBcAb阳性;B组为83例,为HBc-IgM,HBsAg,HBeAb,HbcAb阳性;C组为15例,HBc-IgM,HBcAb阳性,HBsAb 和HBeAb阴性或阳性;D组为290例,为HBc-IgM,HBsAg,HBcAb阳性,HBeAg和 HBeAb阴性或阳性。其结果是:所有HBV-DNA阳性患者的ALT异常增高率,各组患者血清 ALT > 60 U/L百分比, A组88例,ALT > 60 U/L 54例,异常增高率为 61.6% ;B组83例,ALT > 60 U/L 41例,异常增高率为49.4% ;C组15例,ALT > 60 U/L 3例,异常增高率为 19.4% ; D组290例,ALT > 60U/L65例,异常增高率为22.3%;总计478例,ALT > 60 U/L 163例,异常增高率为34.2%。
        经过分组后比较组间的ALT异常增高率,HBc-IgM和HBsAg同时阳性患者(A组和B组)的ALT异常升高率明显高于HBc-IgM或HBsAg阴性患者(C组和D组)(P<0.01),显示HBV DNA阳性者处于非急性期或复发阶段其血清ALT多数正常,也预示肝功能损害较轻,同时说明HBc-IgM和HBV“两对半”检测对乙型肝炎急性期和复发判断有较大价值,其机制可能为:肝炎急性期时根据肝细胞破坏的多少相应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期临床征象。由于HBcAg是T细胞毒淋巴细胞攻击的靶抗原且存在于肝细胞核内,只有当肝细胞被破坏时才得以释放,刺激机体产生HBc-AgM.据报道慢性肝炎急性活动后的肝活检在电镜观察下,窦状隙及Disse腔内出现较多的核心颗粒,推测肝细胞受损时所释放的核心颗粒或HBcAg与血中抗HBc-IgM上升的机制有关。并认为随着病情的控制和好转,部分HBc-IgM 8个月后可阴转,而HBV DNA和其他HBV血清标志物在血清中可持续性检出的时间较长,因此可见同时检测HBc-IgM 和HBV DNA对肝细胞损害情况判断有较大价值。观察HBc-AgM 和HBsAg 同时阳性的A.B 2组,HBeAg阳性的A组 其ALT异常增高率高于B组(P<0.01),由于HBeAg是 HBV活动重要标志,而活动期肝细胞损害较大导致血清ALT增高.此外发现HBsAg阴性的HBc-IgM阳性患者(C组)的ALT异常增高率与 HBc-IgM阴性的D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可能是由于C组患者正处于乙型肝炎的“窗口期”,此时由于HBsAg血清中滴度较低无法检出,血清ALT升高也尚不明显,但此时仍可检测出HBV DNA 和HBc-IgM,也与其他报道一致。故在此阶段内作HBV标志物检测时,虽然HBsAg不能检出,而HBc-IgM为阳性,患者体内的HBV仍在复制,HBV DNA可检出阳性,仍然存在着感染和传播的危险性。
        随着基因扩增技术的快速,HBV DNA检测的临床应用越来越越广泛,与传统标志物HBV“两对半”及HBc-IgM比较,HBV DNA定量检测能正确的反映病毒复制情况,能为临床抗病毒提供可靠依据,而传统HBV标志物“两对半”及HBc-IgM检测却能较好反映感染HBV后的不同阶段,尤其HBc-IgM能较好反映急性期和复发,本分析478例HBV DNA阳性者中,HBc-IgM 和 HBsAg 阳性者其肝功能指标增高( ALT > 60 U/L)的人数明显高于阴性者,说明HBV DNA阳性者在肝炎发病不同阶段其肝功能损伤程度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中HBc-IgM 阳性患者的肝功能ALT异常升高率明显高于HBc-IgM阴性的患者,在临床上检测HBc-IgM对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有较大的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黄增相.陈丹阳等.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与血清病毒标志物的关系(J).中华肝胆病杂志.2004.12:43.
[2] 王秀芬.李忠信.血清谷丙转氨酶的生物学变异及病改变 ( J ).河北医学.1994.16:391-392.
[3] 席向红.刘祥红.抗HBc-IgM与生化指标ALT关系的探讨( J ).宁夏医学院学报.2001.2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