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刺法灸法史料研究
【摘要】 《二十四史》记载了明末以前历代王朝的、、医学、文化、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大量史料,其中不乏有针灸方面的史料记载。从《二十四史》中所收集到的针灸医学的刺法、灸法史料可以看出:古代针具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而且历代的针灸医家都十分重视针刺手法,并运用刺血疗法用于多种疾病;灸法在古代使用范围非常广,古代民众采用灸法治疗多种疾病,并且注重灸法点火的火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整体以及国家力量和民间势力对医疗事业的积极参与,宋代以后灸法的地位有所下降。
【关键词】 二十四史 针灸 针灸医学史 刺法 灸法
古代的非医学中存在着大量的医学资料,其原因在于:越是早期古书的内容,越是简朴和概括。另外,医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关系,如编写医书要利用汉字,从而古代字书必然也要涉及医学的名词术语,又如医学人物的活动与医药的发展,是属于范畴的方面,也离不开历史学。特别是不少宝贵的临床资料和大量的医学史料不见于历代医书中,而是广泛存见于各种史书与其他非医书中。
《二十四史》作为古代众多文献的一部分,是历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二十四史》记载了明末以前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医学、文化、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大量史料,是研究我国历史的宝贵资料。
刺法史料与分析
刺法是采用各种材料制作成的针具刺激体表穴位,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方法。《二十四史》记载的刺法工具有:砭石、镵石、箴石、金镵、长针、九针。
砭石: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鑱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藏,练精易形。(《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镵石:形獘者,不当关灸镵石及饮毒药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箴石: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汉书·艺文志》)
金镵:以金镵疗其祖目,于梦中喜跃,遂即惊觉。乃遍告家人。三日,祖目果明。(《北史·张元传》)
长针:长针刺骫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墨。(《元史·李杲传》)
九针:针博士掌教针生以经脉孔穴,使识浮沉涩滑之候,又以九针为补泻之法。(《旧唐·书职官三》)
通过研究刺法史料,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显示了古代针具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历程
《二十四史》记载针灸的原始工具是砭石,从砭石-箴石-九针,显示古代针具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历程。鑱石即砭石,为针法的原始工具,据《素问·汤液醪醴论》载:“鑱石、针艾治其外也。”全元起注《素问》时曾向王僧孺请教有关砭石的问题,王僧孺回答:“古人当以石为针,必不用铁。《说文》有此砭字,许慎云:‘以石刺病也。’《东山经》:‘高氏之山多针石。’郭璞云:‘可以为砭针。’《春秋》:‘美疹不如恶石。’服子慎注云:‘石,砭石也。’季世无复佳石,故以铁代之尔。”(见《南史·王僧孺》)可见,砭石最初是用来治病的工具。箴石为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原始社会早期本无专门的医疗工具,只有简单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如缝兽皮用的骨针,后来有了粗纺工艺,又有了缝亚麻粗纺布的石针,再后来有的工具兼行治病之用,即最早的医疗工具。九针是指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各种针具均由九针发展而来。金镵即金制的镵针,镵针为九针一种,特点是针头大,针尖锐利,除去末端一分尖锐外,有1.5寸的针柄,共长1.6寸。金镵针主要用来刺人体阳分的浅表部位,即可以用于针刺皮肤疾患。长针为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20~23厘米)或更长一些,多用于深刺,以治疗慢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
2.历代的针灸医家重视针刺手法
针刺手法是指进针、行针、出针过程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在针刺治疗中,常因操作手法不同,在同样疾病、同样穴位的针刺条件下,所产生的疗效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古今中外的针灸学者都非常重视针刺手法的研究。得气即针刺时所产生的经气的感应,当这种针感产生时,医者感到针下沉紧,患者自觉针下有酸、麻、胀、重或传导感。《史记》记载了仓公论及“气”的传导情况,云:“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正逆顺,以宜镵石,定砭灸处。”针灸补泻必须产生一定的得气针感才能有效,因此得气是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中产生疗效的基础和关键。华佗在针刺时,非常注意针感,常常把针感的循行路线和方向告知患者。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3. 历代医家掌握刺血疗法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作为针刺手法之一的刺血疗法是一种损伤性的穴位刺激治疗方法。在《二十四史》记载不少著名医家也都掌握了刺血的专门技术。扁鹊善用针砭方法,如他在治疗虢太子尸厥症时,用“厉针、砭石,以取三阳五会”;在为齐桓侯治病时,亦提到“(病)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唐朝侍医秦鸣鹤刺百会放血治愈唐高宗“苦头重”。李杲遇见“陕帅郭巨济病偏枯,二指著足底不能伸,杲以长针刺骫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墨,又且谬刺之。如此者六七,服药三月,病良已”。明代周汉卿采用针刺十宣穴放血治疗痫疾,“长山徐妪痫疾,手足颤掉,裸而走,或歌或笑。汉卿刺其十指端,出血而痊”。
灸法史料与分析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易燃药物在穴位或患部位上烧灼、熏熨,借灸火的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方法。多适用于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等疾患。《二十四史》多处有灸法的记载。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三国志·华佗传》)
永明中,虏中童谣云:“黑水流北,赤火入齐。”寻而京师人家忽生火,赤于常火,热小微,贵贱争取以治病。法以此火灸桃板七炷,七日皆差。敕禁之,不能断。京师有病瘿者,以火灸数日而差。(《南齐书·五行志》)
是岁,有沙门从北赍此火而至,色赤于常火而微,云以疗疾。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二十余日,都下大盛,咸云圣火。诏禁之不止。火灸至七炷而疾愈。吴兴丘国宾密以还乡,邑人杨道庆虚疾二十年,依法灸即差。(《南史·本纪》)
嫡母刘氏寝疾,沙弥晨昏侍侧,衣不解带,或应针灸,辄以身先试之。(《梁书·庾沙弥传》)
洪之志性慷慨,多所堪忍,疹疾灸法,艾炷围将二寸,首足十余处,一时俱下,而言笑自若,接宾不辍。(《魏书·李洪之传》)
长安为之语曰:“宁饮三斗醋,不见崔弘度。宁灸三斗艾,不逢屈突盖。”(《北史·崔辩传附说子弘度传》)
萧后当灸,杲先请试炷,后不许之。杲泣请曰:“后所服药,皆蒙尝之。今灸,愿听尝炷。”后竟为其停灸,由是尤爱之。(《北史·赵王杲传》)
妇人产乳,必食子衣,产后以火自灸,令汗出,五日便平复。(《北史·流求传》)
帝既入立,高祖不得已来朝,而心颇自疑,欲求归镇,且难言之,乃阳为羸疾,灸灼满身,冀帝怜而遣之。(《新五代史·刘延朗传》)
晨兴方对客,足有灸疮痛,其医谓火毒未去,故痛不止。(《宋史·刘遇传》)
六年春,因疾灸两足,创溃出血数斗,自是体貌羸瘵,手诏慰劳之,俾归京师。(《宋史·钱若水传》)
趋左右持艾来,卧张于床,灸之数十。(《金史·纥石烈牙吾塔》)
通过研究灸法史料,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灸法使用范围广,可多种疾病
从《二十四史》的灸法史料可见,灸法可治疗多种疾病,内科病证:气疝、虚疾、寒疾;外科病证:腰痛、足疾、中矢、病瘿;皮肤病证:奇痒;五官科病证:龋齿。
2.古代灸法的种类主要是艾灸法
灸法的种类主要是艾灸法。艾灸法是以艾叶制成艾绒作为灸材的一种灸方法。艾叶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干燥叶,又称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等。由于艾叶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艾绒便于制作成各种形状的艾柱、艾条;艾绒易于点燃,燃烧时热力温和持久,能窜穿皮肤,直达深部等优点,所以在生产力低下、医疗资源匮乏的古代社会,广泛使用艾灸治疗疾病。
3.古代灸疗注重点火的火源
历代灸疗注重点火的火源。在《黄帝虾蟆经》就有记载“辨灸火木法”,认为松、柏、竹、橘、榆、枳、桑、枣八木不宜作为灸火,灸则对肌体有所伤害,宜取阳燧、醋石、槐木、膏油之火作为灸火。据《南史·本纪》所载“法以此火灸桃板七炷”,反映当时人们以桃板作为灸火木。桃板亦作“桃版”,即桃符板,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但也可能不是以桃板作为灸火木,而采用桃板作为灸材,桃板灸的功效与用法可能与桃枝灸相类似。桃枝灸,又称神针火,是一种以燃着的桃树枝施灸的方法,主要治疗心腹冷痛、风寒湿痹[1]。
4.宋代以后灸法的地位有所下降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仓公与齐太医采用灸法治病的医案。齐太医采用“灸其足少阳脉口”及“灸其少阴脉”治疗齐章武里曹山跗病,仓公采用“灸足蹶阴之脉”治疗齐北宫司空命妇“气疝”病,采用“灸其左大阳明脉”治疗齐中大夫病龋齿,等等。说明在西汉时期,采用灸法治病已经相当普及了。南北朝时期到宋代,灸法十分盛行,在《南齐书》、《魏书》、《南史》、《北史》、《宋史》、《金史》等史书中都有灸法治疗疾病的记载,甚至王公贵族也会使用,宋太祖采用艾灸为其弟宋太宗疗疾。灸法的主要缺点是会在体表形成灼疮,造成疼痛。特别是直接灸,对病人造成的痛楚较大,术时是皮焦肉烂,术后是脓水浸淫,必须多日保护。如:“足有灸疮痛,其医谓火毒未去,故痛不止。”使病人听而摇头,望而生畏,以致许多患者宁愿遭受疾病的折磨,亦不愿承受炮烙之苦。在《魏书·李洪之传》、《梁书·庾沙弥传》、《北史·赵王杲传》记载采用灸法来形容某人勇猛、剽悍、有孝行,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灸法在古代的盛行。但是《宋史》以后,记载灸法的史料越来越少见,反映出宋代以后灸法的地位有所下降。其原因在于:随着社会、技术水平的整体以及国家力量和民间势力对医疗事业的积极参与,使得汤药、针刺等疗法逐渐惠及下层民众,在医疗资源日渐丰富的情况下,灸疗法地位开始逐渐下降。灸疗法在民间地位的变化,体现了不同时代整体技术水平和民众生活品质的差异[2]。
【】
1 张 仁,刘 坚.民间奇特灸法[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2004:258.
2 于赓哲.唐宋民间医疗活动中灸疗法的浮沉:一项技术抉择的时代背景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21(1):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