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论治郁证浅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梁喆盈,雷英菊,金玲 时间:2010-07-12

【摘要】    从分类归属和辨证论治的角度,对张景岳论治郁证理论及临床经验进行探析,其论治郁证的创新及贡献,进而阐述其医学思想在论治抑郁证中的体现与发挥。

【关键词】  张景岳 郁证 辨证论治

  在明代张景岳以前,医家多执《内经》“五行之郁”及朱丹溪“六郁”之言,认为郁证乃实证,当从实邪论治,直至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方指出,将《内经》中的五行之郁单一理解成实证确属谬误,“夫论治之法,固当辨此五者,而不知经语之玄,本非凿也,亦非专治实邪,而虚邪不在是也”[1],明确指出郁证有实有虚,治法也不应只循消法,“但知解郁顺气……不无失矣”。一改往昔旧谬,表明了亦可从虚论治情志之郁的思想。本文拟从郁证的分类归属、辨证论治为出发点,阐述张景岳郁证理论以及临床论治经验,总结其论治郁证的创新及贡献,进一步挖掘发挥张氏医学思想为临床思维提供借鉴。

  1  重新定义抑郁症归属

  张景岳对抑郁证在中医归属上的贡献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定义上的贡献,更系统地定义了情志之郁;二是分类上的贡献,明确地将情志之郁与五郁区分开来。

  1.1  定义情志之郁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郁证》的论情志三郁证治篇说到,忧郁者的症候为“戚戚悠悠”“精气但有消索”“神志不振”等情绪低落、悲观消沉的虚证表现,这与抑郁证的临床表现是一致的。在病性上,他将忧郁证定性为“全属大虚,本无实邪”,补充了郁证虚证的空白。关于抑郁证一名的定义,是由精神病学所命名的。它指代一组心理症候群,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对其诊断标准为: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导致劳累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降低[2]。由此可知,抑郁证在中医的辨证中,应该主要属于虚证。除了临床症状表现外,在发病诱因上,张景岳也注意到了忧郁的病因乃应激事件所导致的情感冲击,如“衣食之累,利言之牵,及悲忧惊恐”等。抑郁症的社会学研究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应激事件对人抑郁证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张景岳提出的情感之郁无论是症状、病因病机上都符合现代抑郁证的诊断,可见他的医学观点在抑郁证诊治上,是具有很大的价值的。

  1.2  郁证分类另外,他将情志之郁和五行之郁相区分,使得抑郁证在病因分类上有了更为明确的中医归属。因为抑郁证的发病也是有原发与继发、内源与外源之分,即是否继发于躯体、精神疾病的抑郁、有否受外界应激事件诱发的抑郁。所以,对这些抑郁证的有效治疗,也必须建立在病因明确基础上。在这一点上,张景岳早在明代就已明确地提出情志之郁,把郁证分成情志之郁和五行之郁两种,并驳斥前人将郁证仅从五行之郁论治的谬误,在当时是相当有见地的。

  当时他提出的论据有两点。一是从起病的原因上点明了情志之郁不同于五行之郁。他指出,《内经》中提出的五郁之病生,为五运之气的异常所导致,“经言五郁者,言五行之化也,气运有乖和,则五郁之病生矣”,因此,“五郁”的病因是六淫、内伤七情、和气血脏腑功能失调。而后又说,“凡五气之郁,则治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也就是说,五气之郁是“因病而郁”,而情志之郁则是“因郁而病”。第二点是从治疗上分析了情志之郁的分类和治疗之法,其中最为不同的在于虚证治法的补充。如怒郁虚者,治以大营煎、归脾丸;思郁虚者,治以寿脾煎,或七福饮等;忧郁者可予以六君子汤、五福饮等。

  2  开创从虚论治抑郁证的先河

  景岳指出前代医家流弊,阐发内经要旨,强调从虚论治郁证,使得郁证的辨证论治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

  2.1  直指流弊《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二》说到:“自刘河间出,以暑火立论,专用寒凉,伐此阳气,其害已甚,赖东垣先生论脾胃之火必须温养,然尚未能尽斥一偏之谬,而丹溪复出,又立阴虚火动之论,制补阴、大补等丸,俱以黄柏、知母为君,寒凉之弊又复盛行。夫先受其害者,既去而不返,后习而用者,犹迷而不悟”。张景岳认为,在疫情频繁的明末时期,当时医家多拘守宋元的刘河间与朱丹溪等学说,却没有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滥用攻伐寒凉一派的药物,致使许多患者变成过用药物后的虚寒体质。郁证也如是,《景岳全书·郁证·论情志三郁证治》云:“自古言郁者,但知解郁顺气,通作实邪论治,不无失矣”,直指当时论治郁证仅知攻伐的错误思想。

  2.2  强调从虚论治实际上,景岳认为,世医之所以滥用攻邪、寒凉,除了因为当时主攻派、补阴派的医风盛行,导致疾病误治,及失于调理者,病后多成虚损,也主要是因为曲解了《内经》的主旨所致。在论治郁证中,他举出“如火郁之治,当用发矣,若元阳被抑,则达非发乎?脏腑留结,则夺非发乎?肤窍闭塞,则泄非发乎?津液不化,则折非发乎?且夺者,挽回之谓,大实非大攻,不足以荡邪;大虚非大补,不足以夺命,是皆所谓夺也”,也就是说,即便是有实邪者,假如误用消法或者是过用消法,驱邪也就无从谈起,若是大虚者,更需要用大补之法以活命。并认为“《内经》欲言五法,不得不借五气,以发明其用。但使人知此义,则五行之中,各具五法,而用有无穷之妙矣。安得凿训其说,以隘人神思耶”。指出《内经》的真正旨意其实是对疾病诊断通融圆活,不拘泥于固步自封,更勿误以实证通治郁证,从这点来说张景岳是通过《内经》深义的发微而强调从虚论治郁证的重要性,从而开创了从虚论治抑郁证的先河。

  3  其医学思想在论治抑郁症中的体现

  3.1  类分思想张景岳是古代中医上一位精心研读医籍、勇于创新的医家,他的《类经》是《内经》古代系统分类研究的一座里程碑。《类经》中,各种内经学说得以融会贯通,追源溯流,分门列纲地被归类成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等十二大类。这种严谨的类分思想也鲜明地体现在郁证的辨证论治之中。在《景岳全书·郁证·论情志三郁证治》中,景岳将情志之郁从病因上分成三类,怒郁、思郁和忧郁,顾名思义是因过怒、过思和过忧这三种情志损伤引起的。同时又从这三郁出发,沿虚实两纲对病位、病机以及预后转归进行分析,最后讲述虚证实证的遣方用药。文中说到“又若忧郁病者,则全属大虚,本无实邪。此多以衣食之累,利言之牵,及悲忧惊恐而致郁者,总皆受郁之类。盖悲则气消,忧则气沉,必伤脾肺;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必伤肝肾。此其戚戚悠悠,精气但有消索,神志不振,心脾日以耗伤。凡此之辈,皆阳消证也,尚何实邪?使不知培养真元,而再加解散,其与鹭鸶脚上割股者何异?是不可不详加体察,以济人之危也”。这种分类法的优点就在于便于追根病源,治病从本,能为抑郁证的中医病因分类作为一个有效的。

  3.2  温补思想景岳说过:“凡临证治病,不必问其有虚证无虚证,但无实证可据而为病者,便当兼补,以调荣卫精血之气。亦不必论其有火证无火证,但无热证可据而为病者,便当兼温,以培命门,脾胃之气”。此话充分说明了景岳注重温补的思想,同时,他又擅长使用温补药物如黄芪、人参、熟地等入脾肾二经。在《景岳全书·郁证·论情志三郁证治》中,便有了对三种情志之郁的温补治法,例如于“忧郁内伤之治”一段里说到,“若忧郁伤脾肺,而困倦怔忡、倦怠食少者,宜归脾汤,或寿脾煎。若忧思伤心脾,以致气血日消,饮食日减,肌肉日削者,宜五福饮、七福饮,甚者大补元煎”。这对后来现代抑郁证研究起到了启发的作用。曲淼等[3]对抑郁证的现代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发现,补肾益气的方药对卒中后大鼠及患者都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并在实验观察中发现药物是通过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后cAMP-PKA信号通路系统的靶点起作用。而张景岳的理论则为这种温补抑郁证的思路提供了最初的理论依据。这不论在当时郁证的研究,还是在现在抑郁证的研究,都有着超前的预见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3.3  重视脉诊值得一提的是,在《景岳全书·郁证》里面,作者特意独立出来一篇“论脉”,这在《杂证谟》中也是不多见的。他在书中说道,“凡郁证之脉,在古人皆以结促止节为郁脉,使必待结促止节而后为郁,则郁证不多见矣。故凡设郁证,但见气血不顾而脉不和平者,其中皆有也。唯情志之郁,则如弦、紧、沉、涩、迟、细、短、数之类,皆能为之。至若结促之脉,虽为郁病所常有,然病郁者未必皆结促也。惟血气七亏,则脉多间断。若平素不结而因病忽结者,此以不相接续,尤属内虚。故凡辨结促者,又当以有神无神辨之。其或来去有力,犹可以郁证论,若以无力之结促,而悉认为气逆痰滞,妄行消散,则十误其九矣”。该篇细陈了郁证之脉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情志之脉,更是变化莫测,有结促、有间断等外实、内虚之别,即便是结促脉,也是有有力无力,有神无神之分,并从中暗示诊断情志之郁决不可忽略虚脉以及其他脉象。所以,该篇里既融合了景岳对情志之郁虚实辨证的体会,更充分表现了景岳重视四诊合参特别是脉诊的思想。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张景岳的医学思想在指导抑郁证的中医分类归属,辨证论治上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抑郁证在中医归属里面到底属虚还是属实虽然到现在仍有争议,但是他的各种见解都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引导着我们在抑郁证中医现代探索的方向。即便现在,我们也还能感受到四百年前的伟人书中闪烁着中医智慧的光辉。他对郁证辨证论治的记载,提醒着我们勿忘经典对于临床指导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所在。

【参考】
    [1]李志庸.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6:1124.

  [2]唐启盛.抑郁证中西医基础与临床[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6.

  [3]曲 淼,唐启盛.抑郁证与中医“郁证”的关系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