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人膏方治疗心血管病经验
作者:辛效毅,尚德师,黄天生
【摘要】 介绍何立人教授应用膏方心血管病的经验。其临床辨证注重辨证辨病结合,脾肾同治,阴阳相配,方药对证,善用药对,大方复治;组方配伍注重五脏相关,辨证施补,不求峻补。
【关键词】 何立人 膏方 心血管病
何立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从医四十余载,精究临证,博采众长,擅长医治中医内科疑难、重病杂症,尤对心血管病有其独到认识。
膏方俗称膏滋药,属中医传统治疗的一种剂型,是根据辨证论治思想,研究滋补强身、抗衰延年的中药方剂。何立人教授善用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尤其是心血管病疗效显著。兹将何老师应用膏方治疗心血管病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1 膏方治疗心血管病的特点
1.1 心血管病病机特点 心血管病临床以高血压病及冠心病为常见,多伴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动脉硬化等症,其病程较长,病机甚为复杂,发病多与禀赋不足、年老体衰、饮食失节、情志不遂、劳逸失度等因素,导致脏腑气机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有关。心血管病在病机上具有久病多虚、久病及肾、久病入络、久病致郁、久郁生痰的特点;五脏中以心脾与肝肾尤为重要。
1.2 膏方治疗特点膏方具有明显的滋补特点,补养兼治疗、高效兼简便,在治病纠偏、改善体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用,因此对因病致虚、因虚致病的慢性、顽固性、消耗性疾病、心血管病的防治及调养有独特的疗效。膏方遵循“治病求本”的原则,调畅气血阴阳,以平为期。
2 何老师对心血管病辨治特点
2.1 注重辨证,结合辨病心血管病间互有联系、互为影响,中医的证是不同疾病在相似病理阶段的共同表现。何老师认为,心病多因病致虚、因虚致病,出现气血紊乱、心脉失常。辨证结合辨病,则能更准确地概括病情的。例如高血压病,何立人教授结合高血压病土湿侮木,湿浊内结的病机,设立以健脾补肾为基础,化湿利浊、平肝降压为大法。冠心病,何立人教授结合冠心病“阳微阴弦”的病机特点,以温通阳气、化痰通络、补益心脾为治疗大法,注重气机通畅与气血调养。
2.2 固本培源,调理脾胃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相互资生。调补阴阳,以肾为主;益气养血,从脾着眼。脾喜燥恶湿,贵在健运,因此补脾不忘助运。在调节脾胃的同时,多施以补肾益气之品,如生熟地、首乌、仙灵脾、巴戟天、枸杞之属。
3 应用膏方心血管病用药特点
何老师临证应用膏方时注意通与补、滋腻与灵动、扶阳与顾阴的关系,针对常见心血管病,辨证选用通补任督、补肾健脾,配以辛香走窜、化湿醒脾药,动静结合,补而不滞,起到固本清源之效。
3.1 阴阳相配,相互资生何老师认为膏方不仅是滋补强壮的药品,更是治疗慢性疾患的最佳剂型。何老师推崇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以求阴平阳秘。膏方以熟地、阿胶、龟版胶与鹿角胶、生晒参、河车粉相配,熟地、阿胶养血滋阴,龟版胶补肾阴而通任脉,鹿角胶、河车粉益肾阳而补督脉,生晒参大补元气,阴静阳动,阴阳相配,互相制约。膏方中气血阴阳并补而又有所侧重,肾元亏虚往往用肉苁蓉、巴戟天、杜仲、川断、补骨脂、菟丝子、益智仁之流,常于其中加入坎脐、阿胶、龟版胶、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补髓填精,意在阴中求阳,调补奇经。
3.2 方药对证,善用药对何老师临证处方,善用药对。或补泻同施、寒温同用,或性味互补,加强疗效。例如:熟地与砂仁相配,熟地甘温黏腻,补益肝肾,滋阴养血,生精补髓,砂仁辛散温通,去熟地粘腻碍胃之弊;黄连与肉桂相配,黄连苦寒善清心热,泻心火,肉桂温热擅长和心血、补命门,二药参合,寒热并用,相辅相成,并有泻南补北、心肾之妙,可治失眠;脱力草与功劳叶相配,脱力草又名仙鹤草,具有强心调整心律,恢复疲劳之功,用于各种心衰、心律失常,功劳叶味苦甘平,能补中脏、养精神、退虚热、活血络,两药相配补益心肾,恢复疲劳。
3.3 辨证施补,不求峻补冬令进补之风颇为盛行。何老师 认为膏方之用药,首当重视辨证论治,以调畅气机为期。注意因人而宜。膏方中多含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其性黏腻难化,如果盲目峻补,不及其余,易妨碍气血运行,适得其反。故常配醒脾助运、调畅气机药物疏其血气,调致和平,通补兼施,补而不滞。
3.4 大方复治,组药配伍一料膏方数十味药,属于大方、复方。何老师认为大方用药并不等于堆砌药味,无的放矢,而是应杂而有章。何老师膏方的方药结构主要分为:培补气血阴阳以治本;去除痰湿淤血、清热理气散结以治标;调和脾胃,改善口感以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辅料等四部分。何老师认为,遣方用药既要考虑患者的体质情况、阴阳的偏盛偏衰,还应针对患者原有宿疾,调补兼施,寓治于补,以通为补。
4 典型病例
男,64岁。头晕 ,平卧也作,但无房旋呕恶,右半身肢节酸楚指麻,右季肋痛及腰,便稀次多,肢软乏力,少感冒,寐多梦扰,胸痞心动缓,阳痿早泄,性事差,劳即腰酸,肢软畏寒,小溲欠畅,苔薄脉细滑且弦,有颈椎病、前列腺肥大,血脂、血糖增高,低血压,心动过缓,偶有早搏。诸多病症,心脾肾气虚,肝气盛,络脉失畅,治拟益气平肝,通络之法。制膏代煎:炒党参120 g,炒当归100 g,炙黄芪300 g,炒苍术、白术各100 g,生地、熟地各150 g,砂蔻仁各30 g,制首乌300 g,枸杞子120 g,制黄精120 g,玉竹120 g,脱力草180 g,功劳叶100 g,橹豆衣90 g,女贞子120 g,旱莲草100 g,楮实子90 g,炒川芎60 g,炒川断90 g,杜仲300 g,寄生90 g,牛膝90 g,防风己各60 g,伸筋草90 g,石楠叶150 g,补骨脂150 g,骨碎补100 g,巴戟肉120 g,山萸肉120 g,益智仁180 g,锁阳300 g,菟丝子120 g,山药100 g,仙灵脾120 g,仙茅100 g,阳起石300 g,紫石英300 g,水蛭5条,细辛30 g,莲肉200 g,炙甘草30 g,大枣100 g,生晒参100 g,西洋参100 g,虫草10 g,河车粉冲60 g,陈阿胶350 g,龟版100 g,鳖甲胶100 g,鹿角胶50 g,海龙马各60 g,白冰糖150 g,黄酒100 g。如法收膏,每次服1调羹,2次/d。服膏方1剂后,患者于第2年膏方复诊时述服上方后头晕肢麻、肢软乏力、胸痞、腰酸等症均减,一年来未服用其它药物,胃脘安好,效佳而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