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
【摘要】 中医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整体和讲求辨证论治,虽然《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对诊病和辨证方法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然而标志辨证论治原则最终确立的则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的出现。文章以《伤寒论》中的部分条文为例,结合八纲辨证,对诊断思维的基本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 思维模式 伤寒论 八纲辨证
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特点,也是中医在临床疾病时必须遵守的两大原则,如果离开这两大原则去诊治疾病,就不能称为是真正的中医。而中医学现有的理论体系和疾病诊疗程序与《伤寒杂病论》所奠定的辨证论治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1 《伤寒杂病论》应用和了《黄帝内经》中的诊病、辨证方法
中医学的诊病和辨证方法,虽然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较详尽的论述,但是其具体应用,则体现在张仲景所著的 《伤寒论》中。纵观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理法方药的融会贯通,从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角度看,真正奠定中医学辨证论治基础的当是《伤寒杂病论》。
如:关于望诊,《黄帝内经》云:“察其形气色泽”(《素问·玉机真脏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腑,背曲肩随,府将坏也”(《素问·脉要精微论》)。
关于闻诊,《黄帝内经》云:“听音声而知所苦。”
关于问诊,《黄帝内经 》云:“临病人问所便。”(《灵枢·师传》);“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素问·疏五过论》)。
关于切诊,《黄帝内经》以大量篇幅论及切脉包括独取寸口和三部九候之法,同时还论及触诊皮肤,腹部,四肢之法。
上述这些诊法的综合运用在《伤寒论》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如《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在本条中,恶寒、恶风、是病人的感觉,主要通过问诊而得,同时可以通过其“啬啬”“淅淅”之蜷缩怕冷的样子望诊而得;通过触诊而知道病人发热;病人“鼻鸣,干呕”是通过闻诊而得;而“阳浮而阴弱”则是通过切诊得知的脉象。当然许多症状的收集必须通过四诊互相印证,比如“发热”、“手足冷”既需要问诊,也需要触诊。
通过望闻问切,张仲景掌握了大量的临证第一手资料,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提出的诊病方法,而且创立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症状学,同时运用这些方法,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伤寒、杂病的临床表现和发展,从而为后世医家正确运用望闻问切方法诊病做出了典范。
2 八纲辨证实际上也源于《伤寒杂病论》
清代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中专立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一篇,此后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最终形成“八纲辨证”的概念,其理论基础实际上源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今本《伤寒论》中,处处蕴涵着丰富的“八纲辨证”思想。
如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用“阴”与“阳”把复杂的伤寒发病梳理为两端,从而以三阳概括伤寒发病之热证,以三阴概括伤寒发病之寒证。如第269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以阴阳的变化指明伤寒病情发展的趋势。
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在此,仲景用“表”与“里”来揭示复杂病机的变化。又如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在此,仲景用“虚”与“实”概括出发汗后恶寒与不恶寒的病机。
第11条云:“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等等。在这些条文中,仲景是用“寒”与“热”来概括复杂病机的变化。所以我们说今本《伤寒论》中的每一条,都蕴涵者伤寒发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病机信息。
3 八纲辨证在六经辨证中的运用
3.1 阴阳《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故阴阳两纲,既为六经之纲,又是八纲之纲,用以统摄诸证及其变化,这一点在《伤寒论》的三阳病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以少阳病为例,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有阴阳之变。若其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为病发于少阳,则叫做阳证;若见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下,舌苔黑滑,为病发于厥阴,则叫做阴证。
在辨阴证阳证时,须区别其真伪,不能被表象所迷惑。《伤寒论》第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此证则应为真寒假热与真热假寒。
3.2 表里阴阳六经为病,总有其发病部位。因此,只有辨清表里部位,才能正确运用各种方法。以太阳病为例,六经为病,只有太阳病为表证提纲,这与它的生理特点是分不开的。由于太阳经上连于风府,为诸阳主气,故能总六经而统营卫,为一身之外藩,所以,太阳主表。另外,六经各有经、腑之分,凡经受邪,则称之为表证,腑受邪则称之为里证。
《伤寒论》有“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证侯,说明了邪伤太阳经表,太阳经气不利而发病的特点。太阳之腑为膀胱,居于下焦。若太阳在经之邪不解,邪气随经入腑,由表及里,则有蓄水和蓄血病变。我们称其为太阳病里证。太阳蓄水证以脉浮、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为主证,甚或见饮水则吐的,则叫做“水逆证”。太阳蓄血证以太阳病,脉微而沉,反映表邪入里,而有少腹硬满,精神发狂;或少腹急结,精神如狂,然小便自利,可知为热与血结,与水无关。
又如少阳病表里证:少阳为半表半里,位居两胁,然从经而论,亦具有表里之分。《伤寒论》第264条记载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等少阳经证,此为少阳病表证。少阳病里证即是少阳腑证。《伤寒论》第263条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此为邪热入于胆腑,迫使胆汁上溢则口苦,故称为少阳病里证。
3.3 寒热寒热两纲,是为反映六经寒热病情而设。它把疾病中存在的寒热两种情况,作为临床治疗中辨证分型的依据。
以太阳病为例:太阳主表,表病亦有寒热之分。如《伤寒论》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条以恶寒,体痛,脉紧反映出表寒为病的特点,故可称为太阳病的表寒证。太阳表热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感受温热邪气,如《伤寒论》的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因温热之邪尚在太阳,未全入里,故为太阳表热证。一是由于风寒外束,日久不解,则寒郁化热,而脉由紧变缓,身由疼变重,身无汗而精神烦躁的,也可称为太阳表热证。此外尚有“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也属于太阳病表热证的一种。
3.4 虚实虚实两纲,常用以反映正邪斗争的虚实情况。一般来说,凡三阳经病,多以实证为主,三阴病中多以虚证为主。
以太阳病为例:太阳病为表证,若表证同时又汗出的,则叫表虚证。如《伤寒论》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表证,若无汗而喘的,则叫表实证。如《伤寒论》的“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又如阳明病:阳明主里,亦有虚实之分。阳明病的里虚证,如《伤寒论》第196条“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的里实证,以“不更衣”“大便难”为主要临床表现。《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就是论述阳明为病的特点。里实的具体证候有:不大便、腹满疼痛,或绕脐疼痛;或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或反不能食,脉沉紧;或沉迟有力,舌苔黄燥等证。需要指出的是,太阳主表,故以有汗为虚,无汗为实。阳明主里,则以有汗为实,无汗为虚。
再如太阴病:太阴病虚证往往和寒证相同见,如《伤寒论》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这一条,充分反映了脾气虚寒的吐利之证。不过要清楚,在临床上厥阴病的寒证吐利,是以吐为主而下利为次;而太阴病的寒证吐利,则以下利为主而呕吐为次。太阴病实证:《伤寒论》说:“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这就说明了脾实的可下之证。然而其脉必沉而有力,如脉弱者,则不可用。
通过以上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相结合可以看出,每一经中皆有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的变化,用八纲以反映六经为病的证治,从而具有纲领性作用。然而八纲辨证又是建立在六经基础之上,因此,八纲与六经是一个统一的机体,是不可分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