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关键词】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祛风益损汤;中西医结合方法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视力损伤严重,预后较差的急性眼外伤,本病祖国医学属眼底振伤范畴,本病常因致伤物穿通眼眶直接冲击视神经或继发于头部闭合性损伤和眼眶部挫伤造成。视神经除受牵拉伤、扭伤和供血血管破裂所致的缺血损害外,还易受骨折变形、骨碎片以及管内或视神经鞘内出血的压迫,从而导致缺血性损害。因其损伤可以产生永久的视力丧失,如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视功能障碍将不可逆转,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和不便。笔者自1999年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非手术适应证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42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42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84例(84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18~30岁者30例,31~40岁者12例,平均年龄29岁。对照组42例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18~30岁者33例,31~40岁者9例,平均年龄28.5岁。视力无光感者20例,光感~指数/50 cm者44例,0.02~0.1者20例。
1.2 诊断依据 (1)有外伤史。(2)眼部检查发现视力损伤严重,视力光感或无光感。瞳孔直接光反射迟钝或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眼底检查提示视神经损害。(3)中心暗点或视野缺损,Vep、CT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球后注射妥拉苏林12.5~25 mg,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5%葡萄糖500 ml加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同时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片。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拟用活血消瘀,除风益损之除风益损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生地10 g,赤芍10 g,当归15 g,川芎15 g,桃仁10 g,藁本10 g,前胡10 g,防风10 g,乳香8 g,没药6 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早晚服。过了急性期应配合针灸、针刺、风池、球后、睛明、期门、内关、膈俞穴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统计对比疗效。
1.4 结果
1.4.1 疗效标准 显效:视力提高至0.1~0.2;有效:视力有所提高<0.1;无效:视力无提高。
1.4.2 结果 治疗组42例,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42例,显效16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8.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 讨论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是指在外部强大冲击力作用下引起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损伤,主要是由于其营养血管障碍,急性压迫性损伤,本身视神经挫裂或离断,视神经鞘内出血等[1]。导致视神经传递的器质性损伤。外伤后可引起视神经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丧失,也有继发性视力下降者,目前尚无确切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不良反应大,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早期大剂量应用扩血管药物也有一定争议。有研究报道,视神经的肿胀可能比反应性的血管变化更为次要。大剂量激素通过抗氧化作用对抗自由基的作用,使自由基的损伤减轻,细胞膜破坏减少,血管活性物质减少,减轻炎性反应,维持正常血流,从而避免再灌注损伤,由于血供正常,防止了缺氧发生,保证ATP供应,维持正常的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大剂量激素能迅速减轻水肿和炎症,改善视神经的轴浆流,配合营养神经物质,从而能恢复视神经功能。若在大剂量激素治疗后视力无改善者,而改用维持量或逐渐减量时又下降者,可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或者药物与手术治疗同时进行[2]。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在初期,无论是视神经挫伤或视神经管压迫均可引起视神经水肿,而视神经水肿反过来又加重视神经缺血,从而继发加重视功能的损伤。除风益损汤加减中生地、赤芍凉血活血,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桃仁祛风行气、活血通络,藁本、前胡、防风祛风逐邪、通经、散瘀,乳香、没药活血止痛,共奏活血消瘀,除风益损之功。医学证明活血化瘀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使血小板聚集力及黏附力降低作用,使血小板有解释作用,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作用,可增加血管弹性,调整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液中携带的氧、内分泌、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均直接供给组织细胞,同时带走细胞代谢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扩张微血管,调整眼血管运动功能,促进侧支循环,增加血流量,改善视神经供血,提高视功能。风池穴为手足少阳与阳维之会穴,配期门、内关、膈俞有调和气血、通络明目的作用,对瘀血状态、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球后为经外奇穴,睛明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和阳蹻之会穴,均有疏风通络、明目作用。根据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其作用迅速、可靠,能较大程度提高患者视力,减少视神经萎缩的发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手段。
【】
1 刘英奇,赵亮.现代眼.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57-658.
2 刘爱琴,刘向玲.视神经损伤药物治疗的临床分析.眼科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2):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