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养生思想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王钦鹏 徐志玉 李晓红

【摘要】    通过《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养生思想,认为篇中的天人相应观、阴阳平衡观、重视阳气观、阴阳气位观、形神合一观、正气为本观、动静协调观、固护脾胃观不仅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养生; 思想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不仅提出了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等多种养生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出了顺应、调和阴阳、形神兼养、固护脾胃等养生思想和原则。从而为中医养生学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  天人相应观
   
  天人相应观在古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养生理论的哲学依据,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赖以生成的理论基础。《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天人合一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合于“气”。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在自然界中生活,要受到自然的制约,因此,人与自然规律相适应,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目的。

  2  阴阳平衡观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理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作为哲学理论的阴阳学说也逐渐形成。《内经》运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医学中的诸多问题。《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和协调性,都是阴阳双方的对立统一运动达到相对平衡的结果;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如生长壮老已的规律性变化、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有序等,都是阴阳双方对立统一关系达到协调稳定时的表现。

  3  重视阳气观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认为阴阳平衡协调的关键在于阳气外护。病理上,阳气失常是引起阴阳失衡的先导,“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内经》尚阳思想,是临床实践的经验体会和总结,但也受到先秦西汉哲学思想及古代人文社会的影响,并与当时中原地区寒冷气候有关[2]。

  4  阴阳气位观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气的功能与气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之间存在性的、动态的联系,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所以气得其位为正常生理功能;气位失守为病理状态;气位不相守是阴阳虚实的病机,恢复气位关系是养生及的目的[2]。

  5  形神合一观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说明人的生命活动受到精神活动(意识、思维、情感等)的协调,是在“神”主导作用下完成的。在这里特别强调了人的精神活动还受到现象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影响人体生理活动。

  6  正气为本观
   
  人体疾病的发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正气旺盛,人体能保持阴阳协调、气血充盈、脏腑经络功能正常,这是机体健壮的根本所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就是说,正气充沛,虽有外邪侵犯,也能抵抗,而使机体免于生病,患病后亦能较快地康复。所以说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任务。

  7  动静协调观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动静协调观不仅体现在适度运动和静止的协调平衡,还体现在阴阳动静的协调平衡。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8   固护脾胃观
   
  脾胃为水谷之海,益气化生营血。人体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卫、气血、津液、精髓等,都是化生于脾胃,脾胃健旺,化源充足,脏腑功能强盛。脾胃是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胃协调,可促进和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养生思想对当今社会仍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它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我调养,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
    [1] 冯文林,伍海涛. 浅谈《内经》尚阳思想的渊源[J].中医药文化,2006,1:42.

  [2] 刘庆帮. 《内经》阴阳气位观初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版),2003,2(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