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释中医诸“火”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桂芝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中医基础; 火

中医学中有关“火”的概念较多,如少火、壮火、外火、内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君火、相火、命火、真火、龙火、雷火、邪火等。有的属于正常的生概念,有的则属于病理学概念。现将自己的浅见阐释如下,敬请同道斧正。

    1   正邪之火

    1.1  正常之火  正常的火,为生理之火,又称少火。是指对人体具有温煦生化作用的阳气。阳气为人身之大宝,能温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运行气血,蒸化津液,抵御严寒,为一身之气生发之根本。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少火生气”。

    1.2  邪火  邪火,为病理之火。从正气盛衰之不同,有虚实之分;从来源之不同,又有内外之别。

    1.2.1  实火  实火,由阳热炽盛引起,也称壮火,能耗散人体的正气,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食气”、“壮火散气”。实火以胃肠、心、肝胆实火最为多见,常见临床表现有高热、头痛、目赤、口苦、口干、渴喜冷饮、烦躁、腹痛拒按、胁痛、便秘、尿赤、口舌生疮,甚则吐血、衄血或发斑、发疹、舌红、苔黄燥起芒刺、脉数有力等。此外,外感六淫诸邪,痰湿、淤血、食积等郁久,及五志过极,在一定条件下皆可化火。东垣《素问玄机原病式》谓之:“六气皆可化火”,以及后世诸家所谓“百病皆兼邪,久郁必化火”,即指此而言。

    1.2.2  虚火  虚火,是人体机能的一种虚性亢奋状态。多由阴液亏损,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亢所致。如热病后期,阴气耗伤;或劳欲过度,阴精耗伤,阴气不生;或久病不复,阴气亏虚;或先天禀赋虚弱,肾阴素亏;或肝郁化火,久耗阴气,皆可致阴亏不能制阳,阳气相对亢盛,而化为虚热虚火。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虚则热”。其临床常见表现有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心烦失眠、小便短赤、口干咽燥、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等。五脏皆有阴阳,故阴虚之火,可广涉五脏,然多见于心、肺、肝、肾四脏,尤与肝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另外,又有气虚、阳虚所致之火。气虚之火热,多由脾胃气虚所致,又被称为“阴火”,治宜甘温除热(火)之法。阳虚之火,亦称阳虚假热,是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引起的假热,亦称“戴阳证”。如《景岳全书·火》说:“元阳衰败,火不归原,戴阳……”,“寒从中生,则阳气无所依存而泻散于外,即是虚火,假热之谓也”。

    1.2.3  外火  火多由内而生,少有外感,故有“火无外火”之说。但从暑邪的致病特点来看,与火极为相似。暑邪内迫,以致卒昏不知人,或抽搐生风,致病迅速,疾如火热。东垣《素问玄机原病式》说:“暴病暴死,皆属于火”。若夏暑而不挟湿时,即可看作外火。其次,由于火灾,火之熏灼、蒸腾,灼伤肌肤,内熏脏腑,煎熬津液,亦当作外火看。

    1.2.4  内火  内火由体内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为内生五邪之一。由于导致内火产生的原因不同,又有虚实之分。脏腑实火,多由饮食失节、七情过激、情志失调,以及感受外邪引发。虚火则是脏腑机能的一种虚性亢奋状态,常见于上述之阴虚火旺、虚火上浮、气虚之火(热)3种情况。

    2  君相之火

    2.1  君火  君火,即是指心阳,心火。因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能统领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主持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统领主持上述活动的动力,即称为心火。心火旺盛,则神志安定,血脉流畅,脏腑协调;反之,则心神不安,血脉不畅,脏腑失调。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2.2  相火  对于相火的争议较多。相火一词,首见于《素问·天元纪大论》,原系论说天地运气变化的。后世医家加以发挥,渐用于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对相火的认识代有发挥,但真正用相火来说明生理、病理并形成理论,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当推丹溪。他认为相火是指人体生生不息的机能活动,“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这种机能活动,虽然各脏腑都具备,但主要发源于肝肾,复分属于心包络、膀胱、三焦、胆诸腑。相火又有常变之分。相火正常,则各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相火妄动,则会耗伤元气。明·赵献可在《医贯》中,又名相火为龙雷之火,称其寄于肝肾之间。若相火正常,则如龙之潜海,雷之伏于地,温煦长养脏腑气血而不显其形。若平日不能节欲,以致命门火衰,肾中阴盛,龙火无可藏身之为,则游于上而不归,而见上焦烦热、咳嗽等火症。但此火不可以水灭,不可以湿伏,惟当以温肾之药从其性而引之归原,使龙归大海。譬如“……龙雷之火,每系浓阴聚雨之时,火焰愈炽,或烧毁房屋,或击碎水石,其势诚不可抗。惟太阳照,火自消灭,此得水则炽,得火则灭一验也。”清·喻嘉言认为,相火乃人身之元阳:“相火居下,为原泉之温,以生养万物,故于人也,属肾而元阳蓄焉……”。相火之动,谓之龙雷,“龙雷之性,必阴云四合,然后遂其升腾之势,若青天朗日,则退藏不动矣。”由此可见,相火,常指肝肾之火,尤多指肾火。

    3  阴阳之火

    3.1  阳火  炽烈之壮火,亦称阳火,须苦寒泻火之药直折以治。

    3.2  阴火  阴火之名,始于东垣。对于阴火的阐述,东垣的概念不够明确,致使后人对其有多种阐发。有人认为是一般大热烦渴而宜用寒凉的实火;有人认为是阴虚发热而宜用滋阴的虚火;也有人认为指的是“阴盛格阳”所致的假热;大多数人认为是由脾胃气虚所致。如1976年出版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编写的《<脾胃论>注释》中,即认为阴火是由于饮食、劳倦失于调节,损伤脾胃,致使脾胃中元气下陷,以致肝肾相火离位,上乘脾胃、心包而成。而笔者认为阴火仅指离位的肾火,一是因肝体不在下焦;二是因为东垣多次提到用黄柏以泻上凌之阴火,而黄柏归肾经,偏治下焦,主泻肾火。由此认为,东垣所指阴火当指肾火,属邪火中的虚火范畴,因其根本乃脾胃气虚引起。

    而从生理部位看,心居上焦阳位而肾居下焦阴位,故又有将二者相对而言,称心火(阳)为阳火,肾火(阳)为阴火者。此外,还有命火(命门之火)、真火之说。

    此二者皆是指肾中阳气,即肾阳,亦称元阳、真阳、肾火。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是生命发生的原动力。由于肾阳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肾阳又被称为命火。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对肾阳的研究,临床中更注意顾护肾阳。

【】
  [1] 孙广仁,刘家义,张安玲.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