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养生之道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赛男, 张荣华 时间:2010-07-12

【摘要】    从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和阴阳、顺四方、适饮食、应四时、调七情五个方面的养生理论出发,探讨中医经典养生理论对养生的意义。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养生原理

  《灵枢·天年》载:“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四十岁……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气懈惰……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由此可见人体的生、长、壮、老已是生命的必然,机体的由盛而衰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但是,同样作为界的一分子,为什么有的人却可以长命百岁,有的人却“半百而衰”呢?《素问·上古天真论》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欲有节,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但若“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由此可知人寿命的长短,关键在于人是否善于养生,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因此,机体衰老虽是生命活动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通过养生却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延缓衰老。本文试从《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来探讨其对现代人养生的启示。

  1  和阴阳以养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使,神明之府也。”阴阳学说自与中医学相结合以来,对中医的养生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阴阳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静阳躁,阴生阳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阴阳者,血气之男女;左右者,阴阳之道路者;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各司其职,相互为用,“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从而维持着机体的阴阳平衡,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一旦破坏,就会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盛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故“阴阳之要,阳秘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而不能秘,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由此可见调理阴阳,增进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是摄生保健的目的,所以应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而达到“……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素问·生气通天论》)。

  2  顺四方以养生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地势有高低,气候、水质、土质各异。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其地所生万物也众也……”《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素问·五运行大论》云:“东方生风……南方生热……中央生湿……西方生燥……北方生寒”“ 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不同地区的人们,由于地势高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养生也应与之相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言:“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我国西北方天气寒冷,其病多外寒而内热,应散其外寒,而凉其里热;东南方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易生内寒,所以应收敛其外泄的阳气,而温其内寒。

  3  适饮食以养生

    机体要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就必须通过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素问·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灵枢·平人绝谷》云:“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精液兼尽故也。”同时,饮食物也是机体与自然界发生联系的最大渠道之一,每人平均每天约摄食2 kg的食物。因此,饮食的饥饱失常,饮食五味偏嗜都会引起机体的不适。

  3.1  饥饱失常气血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饮食中的营养又为气血生化之源,如《素问·痹论》载:“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为赤,是谓血。”因此,进食过少,则气血生化乏源,人体生命活动缺乏物质基础,日久会导致营养不良以及相应病变的发生。但若饮食过量,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的食物,势必加重肠胃负担,使食物不能及时地消化,同样会引起机体的不适。如《素问·痹论》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又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此,食量有度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亦是养生的重要准则。同样,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养生之大忌,如过量饮酒、过食肥甘……《素问·厥论》载:“酒入于胃,则脉络满而经脉虚……酒气与谷气相搏,热盛于中,故热遍于生,内热而溺赤也。”过食肥甘厚味,则易于化生内热,甚至引起痈疽疮毒等病症,正如《素问·奇病论》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高粱之变,足生大丁。”研究表明过度饥饿会导致营养不良,诱发各种疾病,而过量饱食则会促使大脑早衰[1]。因此,要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必须饮食,饥饱有度。

  3.2  五味偏嗜酸苦甘辛咸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但若五味偏嗜,就会使该脏机能偏盛,久之则可损伤内脏,引发疾病,正所谓“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素问·五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素问·生气通天论》亦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所以饮食五味应当适宜,五味不应偏嗜,“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同理,饮食与病变相宜,则能辅助,促进疾病的好转,反之,疾病就会加重。《灵枢·五味》明确提出了五脏有病时的五味宜忌:“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肝色青,宜食甘,杭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藿皆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4  应四时以养生

    人生活在界中,自然界的变化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正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 (《灵枢·岁露》),“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腠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脏”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人也必与之相应。《灵枢·决气》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可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进而说明了顺应自然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人只有与四时气候相宜,才能保持身心的健康,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当然,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要被动地适应,而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掌握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适时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亦明确提出了四时养生的原则:“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德,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5  调七情以养生

    七情六欲,人兼有之,属于正常的情志活动,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人的情志活动与五脏有密切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怒喜思悲恐。”但若情志过激,则反过来又可以对脏腑产生危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异常的情志变化,使体内气机升降失常,脏腑功能紊乱,甚至气血逆乱,《素问·举痛论》载:“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思则心有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可见,情绪的异常、过激的波动是养生的大忌。“恬淡虚无”则是精神养生的重要原则。《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从守……”人们在平时应该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这样既可避免平时情绪的大起大落,又可防备突然的外界刺激对人体造成伤害。现代医者根据中医的七情学说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法,如“移情疗法”“易性疗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

  6  结语

    健康长寿是人们的共同心愿,但要达到这个目的,须有正确的养生之道,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只有在平时防微杜渐,以“经典”养生方法,点滴积累,持之以恒,才能令体质强健,老当益壮,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
    [1]赵霖.五味平衡 理论[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6,9:9.

  [2]周文华.心理应激与心理干预[J].医学与,2004,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