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辨证意义级差研究的意义及方法探讨
作者:雍小嘉 陈云慧 徐姗姗
【摘要】 临床上的症状很多,每一个症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辨证意义,准确地对症状进行辨别分析,探讨其所反映的病理本质,对于病证诊断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如何界定临床症状的辨证意义级差是目前没有克服的难题。症状的辨证意义级差不明确、不规范造成中医证的判断一直缺乏可以量化的标准,这也是中医诊断理论难以突破的症结。病案中所记录的症状及辨证结果就是来源于临床最直接、最真实的资料,如果结合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如数据挖掘方法,通过对大量病案的症状及辨证结果进行关联分析,探索不同症状的临床辨证意义级差,这是中医证候诊断客观化研究中,有别于实验研究的新的理论研究途径。
【关键词】 症状 辨证意义 级差
Abstract: Clinical symptoms are enormous and each of them is of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o make a correct analysis on those symptoms and the pathogenic essences reflected by them is vital to the diagnosis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However, the ambiguous and nonstandard syndrome significance range of symptom has been long-known as the sticking point which results in the lack of quantifiable standard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making breakthrough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ing TCM diagnostic theory. And currently the issue of how to define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ignificance range of clinical symptom is still a difficult problem. Since symptoms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s in the medical record constitute data which directly and authentically reflect the clinic practices,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when such advanc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as data mining method i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various symptoms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hich were described by those medical records and to explore the clinic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ignificance range of various symptoms, 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of objective researching on TCM syndrome diagnosis is available and is different from laboratorial research.
Key words:Sympto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ignificance; Range
中医对证的判断一直缺乏可以量化的标准,其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临床症状的辨证意义级差不明确、不规范。而如何界定这些症状的辨证意义级差是目前没有克服的难题。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中医临床辨证的统一性,而且也一直是中医诊断理论难以突破的症结。
1 症状辨证意义级差研究的意义
中医基础研究中,证候客观化研究是最重要的部分,而证候客观化研究包括证实质研究和证规范化研究两部分内容。证实质研究是从实验角度入手,对人体或动物的细胞、分子等结构的微观世界进行观察;证规范化研究则是以理论角度入手,包括证的命名规范、证的分类规范以及辨证规范三大类,属宏观研究。目前,证候客观化研究是以寻找证实质的实验研究为主,但由于人体复杂的生理结构和病理特点一直制约着这一方向的研究进展,实验研究往往难以与临床密切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来源于人类对、社会、人体自身现象的归纳,并不断地在观察中进行提高、完善。近年来完全摒弃宏观理论的证候客观化研究弊端日益明显,人们逐渐重视探讨对理论研究方法的突破。
辨证规范理论研究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症状规范和证型判定规范两部分,而症状规范研究是证型判定的基础。目前症状规范研究的内容又主要体现在症状术语及其内涵的规范、症状严重程度量化分级表述的规范及症状的辨证学意义规范三个方面。其中,对症状术语及其内涵的规范化研究报道较多,且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症状严重程度量化分级表述的规范及症状的辨证学意义的规范两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临床上的症状很多,每一个症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辨证意义,即使某些阴性症状,如口不渴、二便正常等也具有鉴别诊断的意义。因此,准确地发现症状,对症状进行分析辨别,探讨其所反映的病理本质,对于病证诊断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但如何界定临床症状的辨证意义级差是目前没有克服的难题。如《中医诊断学》教材中列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面色白、精神萎靡、头晕、目昏、耳鸣、耳聋、阳痿、早泄、遗精、精冷、不育、不孕、带下清稀、小便清长、夜尿多、小便不利、癃闭、泄泻、舌淡白、胖大舌、脉沉、脉细、脉迟、脉微等”。但临床辨证时,判断为肾阳虚证所需的症状体征应该具备以上哪些呢?是以上表现都必须具备,或其中的2/3,或更少?目前没有国家统一的标准。在对症状的研究中,很多医家同意主症在辨证中的重要意义,某些书籍及中提到证的临床表现分为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1,2],判断证型时可以按主症和次症的分数来决定,由此可以理解为主症的辨证意义比次症强。但目前这些主症与次症都是人为划定的结果,而且主症与次症之间辨证意义差别的大小也难以明确界定。这类结果因不能提供客观的证据资料使其性受到质疑。同时,临床及文献记载中如辨证为肾阳虚证的病人临床症状比上文所例举的复杂,很多没有提及的症状也许没有很强的直接辨证意义,但具有排除它证的鉴别意义,或提示疾病演变过程的意义等等,而这些症状在辨证规范化研究中往往被人忽略。中医辨证主要是透过错综复杂的四诊症状信息而得出证候性的认识,因此我们在对症状规范研究时,不应当只研究辨证意义强的症状,对其他临床症状也应该重视并进行分析。
2 辨证意义级差研究方法探讨
关于症状辨证意义的级差,少数专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在研究,尝试探讨不同临床症状与哪些证有关,各个症状与证型诊断之间的计量关系。如朱文锋[3]将病人所出现症状的贡献度权值之和(以100作为通用阈值,根据病的轻重与复杂程度进行调节)作为确定各辨证要素(如气虚、血淤等)是否成立的依据,最后将达到诊断阈值的要素进行有机联系组合,从而构成完整的证名诊断。但症状与证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往往是较为复杂的,不能仅仅根据医者设定的标准而确立,而是应建立在群体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即需要对大量症状数据进行分析有大量的数据证明才能完成。
从古至今保存了大量来自临床的真实病案,症状记载丰富,但目前对这些病案数据的利用还很缺乏。有研究者[4]从研究内容及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1994~2004的十年内137篇医案综合性文章,得出目前医案研究情况为:关于疾病的诊治用药的分析最多,是医案分析的主流,如有人分析了张景岳的医案,得出其喜用温补、精于温中、善于补阴、不废寒凉等学术特色,这些研究与临床实践活动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医案的基础分析研究较少,对医案中的病证方药数据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的文章只有7篇,其中没有一篇是单独分析症状与辨证关系,能为中医证候诊断提供基础的研究。症状的临床辨证意义级差研究是证候诊断客观化研究的基础,最终目的是为临床服务,而病案中所记录的症状及辨证结果就是来源于临床最直接、最真实的资料。目前,对病案资料的研究多局限在归纳古今著名医家的治病特色及某些疾病的证型分布上,用于基础研究的还很少,针对证候诊断客观化的研究则尚未见报道。因此,以病案为基础的症状辨证意义级差规范研究是目前中医诊断理论研究的空白领域。病案的症状数据内容繁多,数量庞大,对其研究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方法就是其中之一。数据挖掘方法的优势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中发现有用的知识。该方法不是简单的统计分析,而是一个由众多学科,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学、数据库、知识库、数据可视化等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所形成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是信息分析最前沿的技术手段。目前该技术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应用广泛,在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中也常被应用,但主要集中在对证型判定方面,而对于症状规范研究,特别是通过大量临床症状对症状辨证学意义的规范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在信息分析上的优势,利用病案资料的临床实践性及数据丰富性,进行症状辨证学意义级差规范的中医诊断基础研究是探讨中医证候诊断客观化研究中,有别于实验研究的新的理论研究途径,对深入中医诊断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中医理论的创新应来自临床,服务于临床,医案是关于临床经验的记载,从临床病案中出基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道路。探索不同症状的临床辨证意义级差是中医证候诊断客观化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者正逐渐认识到其重要性,期盼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能探寻出符合中医理论,发展中医基础的研究方法。
【】
[1] 王丹芬,朱文锋,李振宇.主症在中医诊断中的作用[J].甘肃中医,2003,16(7):8.
[2] 郭小青,韩丽萍.中医症状诊断的意义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9):1758.
[3] 朱文锋.常见症状的计量辨证[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6):243.
[4] 李园白.崔蒙关于中医医案的综合性分析研究近况[J].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