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心肾”方药略议
【摘要】 通过查阅国内古今,了心肾常用的药物及方剂。认为具有交通心肾作用的药物大多归心、肾二经,具有安神之功效,药性平和,多配伍其他药物同用。交通心肾的方剂中多用清心火、滋肾水、养心安神的药物,并根据心肾不交的不同病机,进行相应的配伍组方。
【关键词】 交通心肾 常用药 常用方剂
“交通心肾”是中医治法之一,用于“心肾不交”病证。心、肾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被归为阴和阳,水与火的关系。心属火而藏神,肾属水而藏精。在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下,肾水随肾阳蒸腾而上济心阳,防止心火过亢;心火随心阴而降至于肾,以防肾水过寒。此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故认为位于下之肾水,必须上升,位于上之心火,必须下降,才能实现“水火既济”和“心肾相交”,心肾之间生理功能才能协调平衡。如因心或肾的生理功能失常,如肾阴不足,或心火独亢,则心肾水火不相制约,失于协调,称之为心肾不交,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心悸怔忡,头晕失眠,健忘遗精,耳聋耳鸣,腰膝酸软,小便短赤,潮热盗汗等。心肾不交有不同的类型,如心火亢盛不能下交于肾称之为“心不交肾”;如肾阴不足或肾阳不足不能上通于心,则称之为“肾不交心”;如心火亢于上而肾水亏于下,不能互交者称之为“心肾两不交”。因此,交通心肾的治法也有多种,主要是通过滋肾阴、敛肾阳,降心火、安心神,达到交通心肾的目的。
1 交通心肾的常用药
1.1 远志归心、肺、肾经。功能宁心安神,祛痰开窍,解毒消肿。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等。是交通心肾的传统用药。如《药性通考》中云:“能交心肾。”远志入心、肾,辛散温通,既能助心气,开心郁,又能交通心肾,故有安神定志之功。李时珍云:“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本草正义》:“功专心肾……以其气升,故同人参、甘草、枣,极能举陷摄精,交接水火。”远志常配伍其他药用于心肾不交病证,如《得宜本草》:“得茯苓入肾通阳,得枣仁通心安神。”《医方集解》:若配菖蒲“通心气,以交肾”(还少丹)。
1.2 莲子归脾、肾、心经。功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可用于肾虚遗精、滑泄、小便不禁,妇人崩漏带下,心神不宁,惊悸,不眠。《本草图解 》:“安靖上下君相火邪,使心肾交而成既济之妙。”《本草纲目》中云:“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李时珍认为莲子之功重在脾胃,说:“莲子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土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以其权舆也。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清心莲子饮,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莲丸,皆得此理也。”
1.3 莲子心归心、肾经。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温病条辨》中说:“莲心,由心走肾,能使心火下通于肾,又回环上升,能使肾水上潮于心。”对于心火妄动,心肾不交所致遗精、失眠,可用莲子心以清心安神,交通心肾。
1.4 茯苓(茯神)归心、脾、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忧恙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医方集解》中多次提及其交通心肾的功效,如“通肾交心(六味地黄丸)”,“通心气于肾(茯菟丸、桑螵蛸散)”,“交心肾(七宝美髯丹)”。
茯神性味同茯苓,功偏宁心、安神。黄宫绣云:“茯神功与茯苓无异,但神抱心以生,苓则不从心抱,故苓能入脾与肾,而神则多入心耳。书曰服此开心益智,安魂定魄,无非入心导其痰湿,故能使心与肾交通之谓耳。”心肾不交,怔忡健忘者,常与沉香同用以交通心肾。如《百一选方》朱雀丸。
1.5 柏子仁归心、肾、大肠经。功能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本草纲目》:“养心气,润肾燥。”《本草经疏》:“心藏神,肾藏精与志,心肾两虚,则病惊悸, 入心故养神,入肾故定志,神志得所养而宁定,则其症自除矣。”柏子仁也常用于心肾不交之惊悸失眠等证。
2 心肾的常用方剂
心肾不交的方剂有的是从治心入手,有的是以治肾为主,还有的则是心肾同治。针对的是矛盾的不同方面。以下列举常用方剂。
2.1 交泰丸(《韩氏医通》)黄连、肉桂。主治为失眠。两药用药比例为10∶1。本方药味虽简,但配伍独特。二药寒热相伍,体现清温并用之法,且以清为主,功能清心除烦,引火归元,交通心肾,对心肾不交之失眠有显著疗效。
2.2 酸枣仁汤(秘传方,录自《景岳全书》)枣仁、远志、黄芪、白茯苓、莲肉、当归、人参、茯神、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主治为心虚不寐。《景岳全书》:“治心肾水火不交,精血虚耗,痰饮内蓄,怔忡恍惚,夜卧不安。”
2.3 心肾丸(古庵方,录自《景岳全书》)牛膝、苁蓉、熟地黄、菟丝子、人参、黄芪、当归、山药、鹿茸、附子、茯神、五味子、龙骨、远志。主治劳损心肾,惊悸怔忡,遗精盗汗等证。《景岳全书》:“治水火不济,心下怔忡,夜多盗汗,便赤梦遗。”
2.4 上下两济丹(《辨证录·不寐门》)黄连、肉桂、人参、白术、熟地黄、山茱萸。主治为昼夜皆不能寐。《辨证录》谓“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于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
2.5 静心汤(《辨证录·梦遗门》)组成:山茱萸、芡实、五味子、人参、麦门冬、当归、炒酸枣仁、茯神、白术、甘草。主治为梦遗。《辨证录》谓:“心之气不能下交于肾,肾之关门大开矣”。此种心不交肾,由心火上炎引起,属心不交肾。治疗应以治心火为主。而此心火乃虚火而非实火,“实火可泻,虚火宜补”,故当以补心为主。
2.6 两归汤(《辨证录·耳痛门》)黄连、麦门冬、丹参、生酸枣仁、茯神、熟地黄。主治:耳鸣。《辨证录》:“心火过盛,则肾畏心焰,而不敢上交矣”。病机主要是心火亢极,治疗则当为清心降火。
2.7 六味地黄汤加味(《辨证录·虚烦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白芍、麦门冬、炒酸枣仁、北五味子、柴胡、甘菊。主治为虚烦。《辨证录》谓:“心得肾之交,而心乃生,心失肾之通,而心乃死。虚烦者正死心之渐也”。故此种肾不交心而发虚烦,实由肾水不足、不得交于心所致。方中以六味地黄汤为主补肾水,使心肾得交。
3 讨论
从以上列举的交通心肾常用方药来看,具有交通心肾作用的药物大多归心、肾二经。而从功效来看亦多有安神之功,适用于心肾不交所致之头晕失眠,健忘遗精等病证。具有交通心肾作用的药物较少,可能是因为心肾不交是一个复杂的病证,单味药药效常难以奏效。观交通心肾药物之药性多平和,临床应用也多为配伍其他药物同用。
相比而言,交通心肾的方剂远较药物为多,应用也更为广泛。因心肾不交多因心火亢于上,肾水虚于下而致,故方剂中多用黄连上清心火,而用熟地黄、山茱萸之类下滋肾水。又因心肾不交之证又多见心气虚而失所养,故益气养心安神之人参、茯苓(神)、远志、莲子等亦为常用配伍之品。临床上因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各种病证,均可针对病机采用相应的药物配伍组方,往往比用单味药疗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