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伏邪病因论治冠心病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邓悦,郭家娟,李红光,丁颖迪,黄永生

【摘要】  伏邪潜伏于人体正虚之处,待时而发,有外感、内伤、先天、后天之分。禀承任继学教授“伏邪”理论,阐述了先天伏寒在冠心病发生的过程中的阶段性病理状态,丰富了伏邪学说的理论内容,以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疗法在预防、控制、调节乃至康复目标的整体效应,从而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伏邪病因 冠心病 先天伏寒

  伏邪发病在临床上屡见不鲜,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与伏邪有密切关系[1]。通过对伏邪的认识,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并针对心病中有关伏邪的致病特点和病理机制,丰富中医学病因病机理论,为防治疾病奠定基础。

  1  伏邪概说
      
  人在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保持着机体内部及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协调,机体就呈现健康状态。疾病的发生是正邪相争的结果。若正气不足,未能及时清除邪气,或邪气潜伏于正虚之所,则致邪气留连,潜伏于人体,待机而作。

  1.1  伏邪溯源  早在《内经》已有关于伏邪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张仲景对《内经》伏邪理论加以补充,《伤寒论·平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 为伏邪病因病机学说奠定基础。后世医家如王肯堂、吴又可等均有相关论述,使伏邪学说日臻完善。《羊毛瘟疫新论》曰:“夫天地之气,万物之源也,伏邪之气,疾病之源也。” 可见中医伏邪与外感疾病、内伤杂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2  伏邪的内涵  伏者,匿藏也。任继学教授指出:“伏邪即隐藏于人体之虚处”[1]。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如清·王燕昌《王氏医存》言:“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由于邪气尚未超越人体正气的自身调节范围,不立即发病,伏藏于内,受诸因素触动发作,或进一步加重,或引发他病。

  1.3  伏邪的分类  伏邪不仅有外感所致伏邪,如清·刘吉人的《伏邪新书》所云:“感六淫而即发病者,轻者谓之伤,重者谓之中。……”还包括内伤杂病所致伏邪。如经过的内伤疾病,病邪潜伏,可引发他病。或者某些内伤疾病经治疗,但未能彻底祛除发病原因,致使余邪遇诱因反复发作。或某些患者因遗有父母先天之邪毒,逾时而诱发。再者由于先天禀赋各异,后天五脏失调,自气生毒,渐而伏聚,遇因而发等[1]。

  1.4  杂病伏邪的致病特点  伏邪藏匿,待机而发,具有以下特点:

  1.4.1  禀赋不足  男女媾精,伏邪内遗,适逢后天失宜,伺机而发。

  1.4.2  失治误治,邪气未尽  后天失于将养,邪气未尽,匿伏体内,待机而发。

  1.4.3  伏邪入络  伏邪有病程长的特点,久病入络,除暗耗正气外, 还易成瘀,加深伏邪的毒性[2],使正虚无力抗邪, 加重疾病的难治性。

  1.4.4  匿藏待发  与所言“潜伏期”比较,“伏邪”致病是客观存在的。若因某些原因导致人体的抵抗力降低,病原就可引起疾病发生。这里所说的病原,类似中医之邪气,又与伏邪概念基本一致。

  1.4.5  伏邪传变  先天不足,男女媾精,阳气不足,寒邪内伏于肾,在男合八,在女合七,时值盛衰,待机而发;寒为阴邪,气机易滞,津液失布,聚而为痰,伏痰内结,日久入络,气血失和,又为伏瘀,变证生矣。

  2  胸痹心病与伏邪
      
  现代医学中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均属难辨、难治的疾病。其病理表现为病情重,病位深,病程长,不易察觉,难于治愈,且具有反复发作、正气多虚、脏腑多损等特点。其病因病机的多样化与临床症状的复杂性常使医者无法辨清疾病的主次与本质。面对诸类疑难杂证,在任继学教授指导下,提出伏邪病因学在心病辨治体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应用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优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伏邪内藏”,“毒损络脉”学说为中心的诊治思路,以及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复法方药的治疗思路。

  3  从伏邪论治冠心病的理论依据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之疾。多由动脉硬化所致,此病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轻者劳累或情绪波动而出现心绞痛,休息后症缓;重者致心肌梗塞。因邪毒伏于心脉,复受外邪、烦劳等因素诱发。

  3.1  冠心病伏邪病因的客观性

  3.1.1  饮食、劳逸失度,脾胃有伤,中轴升降功能失常,尤其是久食膏脂肥腻之品,腐化为脂液,久则蓄毒自生。毒邪内伏,气机壅涩,脉道瘀窄,血气不畅而成。

  3.1.2  情志失调,喜怒不节,引发气机阻滞,五脏之道不畅,致五脏失和,气化功能不全,气血不利,津液循行受阻,生瘀生痰,痰瘀互阻,毒自内生,邪伏心脉。

  3.1.3  先天禀赋不足,遗有父母先天之邪毒,邪毒植于脏腑经络,复因六淫入侵、情志过激、劳作太甚、饮酒过度,造成心之络脉发生阻滞,津血、清气循行障碍,或呈绌急状态,造成心失所养,神气内闭,清气不入,浊气不出,致胸痹心痛。重则营气不能顺行脉中,逆行于脉外,血滞痰结,阳郁毒生,心肌受害,致真心痛。

  3.2  冠心病伏邪的临床特征  针对伏邪这一病理现象任继学教授提出“男女媾精,阳气不足”的假说,认为先天伏寒于肾是其病因所在,存于虚处,在后天环境和社会等因素影响下,表现出动态的发病。其病性属阴邪,易损阳气,阻遏气机为特征,并引发伏痰、伏瘀、气滞等后天伏邪逐渐产生,形成同一疾病共性的不同个性。此漫长的演变过程,即病人从亚健康到疾病的过程,但其先天伏寒之共性不变。既往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伏寒证候主症常见胸痛或憋闷,手足凉;次症常见乏力,气短,背痛,胃痛或胀,腰膝酸软。舌脉常见舌淡隐青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细弱。病史常见女子从月经来潮(14岁左右)即有痛经,手足凉;男子从二八(16岁左右)出现手足凉,少腹疼痛或遗尿;至女35岁、男40岁前,出现胃痛或胀、纳呆、恶冷食或泛酸、嗳气;至女49岁、男64岁前出现心痛。规律符合《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五七……七七;丈夫二八……五八……八八……”,亦即《灵枢·天年篇》所言:“母为基,父为螲”之理。不同于单纯的疾病后期的脾肾阳虚。尤其是手足凉, 从女子二七、男子二八至心病发生, 始终四季如一, 是最大的特点。

  4  针对冠心病伏邪病因的干预对策
      
  从《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可联想到动脉硬化等,患者早期虽毫无症状,但致病之邪已潜伏于内,俟机而动,与“未病”有着相似的一面。正是由于临床上诸多“未病”状态的存在,导致了疾病性质的转化[3]。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具有伏寒特征的病人占冠心病病人的20%-30%,占其他疑难杂病的10%-30%。抓住这一共性,针对不同个性的辨证,将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上针对阴寒凝滞、痰浊阻络、气滞血瘀、心肾阳虚及寒热错杂等证候,皆可针对伏寒病因治疗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以二仙汤为基本方: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等药物。据气血阴阳之虚损,寒凝气滞、痰浊血瘀之邪实的不同而随证治之。以往的临床研究初步证实,针对伏寒病因学的治疗,并结合系统干预方法,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伏邪(伏寒、伏痰、伏瘀)的病理状态,而伏寒是始动因素,张仲景关于胸痹心痛“阳微阴弦”的病理机制,也可理解为伏寒病因,引发痰浊阻络,而导致心脉挛急,“不通则痛”。《证治准绳·杂病》云:“心主诸阳,又主血,是以因邪而阳气郁伏过于热者痛,阳气不及惟邪胜之亦痛,血因邪泣在络而不行者痛,血因邪胜而虚者亦痛”。在临床前期伏邪内藏,蕴结成毒,伏于血络,而正能胜邪,邪气内藏,伏而待发;临床期(急性期或发作期)正不胜邪,触动而发;缓解期(稳定期)正能胜邪,邪气内藏,伏而待发(低水平的平衡)。这是许多心系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性心脏病等)的共有机制和/或通路,因此在各期病证的治疗中,把握伏邪的病理机转,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疗法在预防、控制、调节乃至康复目标的整体效应,指导临床实践。

【】
    [1]任继学.“伏邪”探微[J].中医药,2003,1(1):12-13.

  [2]叶吉晃.周仲瑛教授的“伏毒”学说[J].中国中医药,2005,3(12):36.

  [3]张喜奎.试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