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骨性关节炎53例
【摘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结合骨性关节炎疼痛多为刺痛的特点,以解剖及病理机制为指导,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53例。结果:治愈30例,显效19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3%。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 骨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
骨性关节炎,又名退行性关节炎,是进行性关节软骨变性,软骨下及软骨周围有新生骨质形成。临床以缓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肿大,伴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主要影响髋、膝、踝、肘、指间及第1跖趾关节等部位,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活、运动的常见关节病变。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骨痹”“腰腿痛”范畴。多由外伤瘀血、肝肾亏虚、肾精不足、湿热蕴结等原因所致。笔者结合骨性关节炎疼痛多为刺痛的特点,以现代解剖及病理机制为指导,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通过加减辨证,对症治疗53例,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3病例均为我院2005年6月——2007年5月患者,均经X线片和临床症状、体征明确诊断。男37例,女16例;病程最长12年,最短2年,平均7年;年龄最大72岁,最小28岁,平均50岁。
2 治疗方法
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当归20g,生地15g,桃仁10g,红花15g,赤芍20g,枳壳10g,甘草10g,柴胡10g,川芎20g,桔梗15g,牛膝25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加减:疼痛明显加白芷20g,鸡血藤25g;热重明显加牡丹皮15g,泽泻15g;肿胀明显加萆?25g,车前子15g;凉重加川乌10g,干姜10g;腰酸痛加续断25g,桑寄生25g。15d为1疗程。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骨痹证拟定。临床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显效:轻度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功能完好;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好转;无效: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变化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本组53例,临床治愈30例,显效19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3%。
4 病案举例
王某,女,52岁,教师,于2005年7月1日初诊。患者膝关节疼痛5年余,2年前因外伤加重,经中西药、针灸、理疗等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来我院求治。自述膝关节疼痛、肿胀,X线平片显示:膝关节间隙变窄,髁间突骨刺形成,髌骨边缘骨赘形成。诊断为骨关节炎。证属气滞血瘀,治宜活血化瘀止痛为主。处方:血府逐瘀汤去生地、桔梗,加萆?25g,车前子15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1次,连服15剂。关节疼痛肿胀消失。嘱其服壮腰健肾丸以巩固疗效,随访半年无复发。
5 小结
53例经辨证均属于气滞血瘀型,虽初起多为急证、实证,但日久迁延不愈,而变为他症,损害他脏。故于活血化瘀法中兼顾健脾以渗湿,补肝以柔筋,益肾以健骨之法,使骨性关节炎达到肿消痛止之效[1-2]。
【】
[1]刘剑刚,徐 洁,董国菊,等.血府逐瘀口服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表达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29-31.
[2]张 莉.加减化裁治疗骨性关节炎130例[J].吉林中医药,1995,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