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医教育发展状况研究概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苏颖,张学兵 时间:2010-07-12

【摘要】   随着中医学的,中医不仅在而且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近15年中医教育在国际相关国家状况的研究的整理与归纳,发现这些国家的中医教育均各具特色。进一步研究其特点及差异,对于提高国内中医教育质量,促进国际中医教育的交流,以及发展中医教育、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医教育;中医学;国际交流;综述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以其特色的理论体系、独特而安全的疗效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1]。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教育在国际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现将近15年中医学在中日韩及其它国家的教育情况概述如下。

  1  中医教育在国内
       
  国内院校式中医教育至今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学者认为,中医教育史的研究须大力加强[2]。   

  建立超前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是中医理论得以发展乃至中医现代化的必要条件[3]。  

  存在与临床严重脱节,课程体系重复繁琐,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等问题[4]。   

  中医教育一方面要抓住中医特色不放松;另一方面要通过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中医教育的前进[5]。
   
  民办中医药院校将成为中医药教育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6]。师承教育是弥补院校教育临床实践学习薄弱的重要途径[7]。
       
  重视和加强正规中医人才培养是医药教育部门不可忽视的大事[8]。   

  中医的传统教育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尚存在不足[9]。
       
  必须研究中医教育特色,使中医教育走上自己的发展轨道[10]。要进行中医药教育模式的改革,如课程整合优化等[11]。中医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国外教学法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汲取[12]。中医教育底蕴虽没有大陆深厚,但中西医并举、理论课程设置细化、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方式颇为可取[13]。香港中医教育存在有规模小、学制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差等问题。中医药在香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认可[14]。

  2  中医教育在日本
       
  中国医学进入日本的确切时间,一般认为是公元5世纪由朝鲜传入,成为日本汉方医学的起源。但从名称到内涵也不断体现出日益日本化的转变[15]。由于是以中国汉代建立起来的医学和方术为基础,所以称之“汉方医学”。它与中国中医学在医学体系形成、指导临床的方式、理论体系、对中医经典著作的认识等方面存在不同[16]。近年,汉方医学在日本的地位逐渐升高[17]。近100多年东方医学在日本没有正规的学校式教育[18]。长期以来是以师承教育和民间团体教育作为中医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却代表着未来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的趋势[19]。在日本,汉方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和汉药概论》[20]。将古经典作为教学第一源泉,几乎所有学校均设《黄帝内经素问概论》及《伤寒论》课程[19]。目前日本以各种形式开设汉方医学课程的大学有59所,在80所医学院校中占相当的比重,加速了汉方医学的普及[21]。在日本中医研究部门几乎没有专业汉方医生。研究题目多致力于从植物药中寻找有效成分或汉方的作用[22]。江户时代的日本汉方医学教育主要是模仿、学习中国的传统医学教育方法,私塾教育、藩县教育及规范的官办医学教育在日本医学教育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23]。江户时代的医学校从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已与现今的医校相差无几,学校设有内科、外科、眼科等细致分科,课程以《素问》、《灵枢》、《金匮要略》等为基础必修课。

  3  中医教育在韩国
   
  韩国的“韩医”也源自我国的中医。在实践和发展过程中与本国传统经验疗法相结合而作为独立医学发展起来,形成了特色和优势[19]。韩医学教育得到了政府的认可[24]。韩医重视基础教育[19],《难经》、《温病学》、《周易》、《各家学说》、《东医宝鉴》、药针疗法、贴带疗法等都是医学生的选修内容。《内经》研究以训诂为主,《伤寒论》研究并行训诂和临床两方面[25]。

  4  中医在其它国家
      
  中澳两国在进程中存在差异,但中医教育的本质在两国是统一的[26]。针灸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取得合法地位。加拿大的正规大学开设了部分中医课程,还有私人开设的中校[27]。英国中医高等教育由私立教育、文凭教育向高等院校学位教育转化[28]。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中医师培训以往以祖传师授为主,近半个世纪开展了中医药针灸的学校教育。1997年,欧洲成立了跨国性的欧洲中医大学。奥地利、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俄罗斯等其他欧洲国家,中医药针灸教育均有不同程度地展开[24]。上海中医药大学对外短期教育为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 000多名的外国医生,为中医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29]。目前,针灸、中草药的运用及中医医师执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取得合法地位[30]。中医药教育与科研也应从高起点高层次与国外合作[27]。但是,国内中医院校对外教育授课语言均采用汉语[30]。语言问题是我国中医院校接受欧洲医学生来华学习的主要困难[31]。
   
  综上,不仅中医逐渐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中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各国的中医教育都有所差异,各有利弊,对于其研究还有待深入,进一步对其差异性的比较研究对于今后中医教育的有着重要意义。

【】
   [1]刘 水,王立子.中医国际化与中医国际出版[J].中医药远程教育,2006(6):11?12.

  [2]盛亦如.中国中医教育史研究60年[J].中华医史杂志,1996,26(3):170?178.

  [3]刘桂荣.中医教育模式与理论发展[J].中医教育,1997,4(16):23?25.

  [4]宿荣秦.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纵横谈[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1):13?15.

  [5]文玉玲,杨晨霞,何梅霞.浅谈中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6(2):45.

  [6]孙国华.我国中医教育发展概况及趋势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1):89?90.

  [7]张云鹏,杨悦娅.中医教育之思考[J].中医药导报,2006,12(3):88?90.

  [8]蔡英剑.浅谈今日中医教育[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5,5(5):40.

  [9]程春彬.探寻中医现代化发展之路[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2):1?3.

  [10]刘桂荣,米 鹂.中医教育特色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7):23.

  [11]沈玉洁.我国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2):89?91.

  [12]崔勿骄,张立侠.中医高等教育也应汲取国外教学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12(58):10.

  [13]唐德才.中医本科教育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48.

  [14]刘春元.香港的中医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医教育,1997(4):11?17.

  [15]杨晶鑫.近世日本汉方医学的变迁[J].日本学术,2006(3).

  [16]张小燕.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国中医学之不同[J].福建中医药,1997,28(5):12?13.

  [17]陈二员,刘 敏.中医在日本的兴衰与现状[J].新中医,2008,40(2):108?109.

  [18]胡艳敏.日本汉方医学教育新进展[J].中医药国际参考,2006,9(9):10?13.

  [19]陈 蕾.韩日传统医学教育给我国高等中医教育的启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5(2):78?79.

  [20]郭恒岳.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期望[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1):55?56.

  [21](日)井形昭弘.医学教育中的汉方医学[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2):92?93.

  [22]汤岳龙,吕志平.当前中医药在日本面临的问题[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83?84.

  [23]陶惠宁,神津忠彦.江户时代的日本汉方医学教育[J].北京针灸骨伤医院学报,1997,31(2).

  [24]范为宇.国外中医药教育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7):90?92.

  [25]丁彰炫.韩国韩医学教育概述[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7):40?41.

  [26]童元元.中医教育在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对比研究[J].中医药国际参考,2007(1):23?24.

  [27]李 彦.中医药在加拿大[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2):95?96.

  [28]张立平,张丹英.国外中医教育本土化的观察与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6):381?383.
 
  [29]林长兴.中医药在国外[J].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1996?1997.

  [30]朱爱松,田国伟.试论中医教育国际化[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8):1 642?1 643.

  [31]弓家培.欧洲中医教育状况一瞥[J].中医教育,1996(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