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基础理论》课的兴趣教学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柏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教学; 中医学; 中医

    中医学是在古代思想和知识指导下,形成、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传统医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学体系中的基础,其教学的成败是学生能否掌握中医理论、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的关键。由于中医学基础教材内容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多,初入校新生的古代哲学思想、古代汉语基本知识较少,致使在学习本课程时易产生中医基本概念难记忆、基本理论难理解、基本技能难应用的认识,甚至产生厌学情绪。现代心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从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正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较为集中,容易接受新知识,也更有利于其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效果至关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提高课程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中医教学奉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大多致力于如何去教懂学生,如何去教会学生,一味地采用老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听这种教学方法,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他们本身存在的巨大潜能,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课就象一首“催眠曲”,单调无味,令人昏昏欲睡,容易使学生觉得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令人厌烦。成功的课堂教学,并不在于教师讲解全面、准确,而是看教师是通过什么方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应将提高兴趣作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切入点。学习兴趣产生于学习的需要。由于每一门课程的开设都有其专业特点和必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程度有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帮助学生认识功课的重要性,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这一门课与其他课程有什么关系等。教师要将所教的基础知识与临床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这些知识对临床上常见的现象进行分析,使学生感到自己现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解决今后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2  重视课堂引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际,学生普遍存在希望上好课的内在心理,这种心理既强烈又短暂。教师应抓住这难得的良机,重视绪论部分的备课,以精彩的导言吸引学生,形成有意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为新课的展开预备良好的气氛,为正文开讲铺平道路。在绪论部分注重介绍中医学在上和世界医学史上的重大贡献,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人痘接种术是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等,使学生对中医学建立初步的信任。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一些我国著名医学家治病救人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介绍中医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例如现在国际上掀起的中医、中药、针灸热潮,中医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禽流感等新发疾病方面的优势等,说明中医并没有衰落,相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使学生树立继承发扬中医学的信心。
   
  在讲授具体章节时,要力求课堂生动幽默,情趣盎然,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中医思维方式的特殊性,要求学生注意转变思维方法,提示学生学好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是转变思维方式的重点和关键。在阴阳学说的讲授中,结合成语中有关“阴阳”的条目如阳奉阴违、阴差阳错等说明阴阳的含义,以太极图阴阳鱼的运动说明阴阳的关系;在整体观念、五行学说的讲授中多举一些通俗易懂的实例。使学生在浓烈的学习兴趣中掌握比较、演绎、类比、反证等思维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

    在讲解脏象时,为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以一些常用的成语、俗语来解释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如以心想事成、心怀鬼胎、心有灵犀一点通等说明中医心主神明理论,以胆大妄为、胆小如鼠说明胆主决断,与人的勇怯有关。在六淫章节教学中,注意结合生活实例,例如以放风筝的过程来说明风性浮越、主动,以台风的速度、变化说明风的善行数变;以热胀冷缩说明寒性收引。在七情章节教学中,利用一些文学典故,如用范进中举的故事来说明“喜伤心、喜则气缓”,用林黛玉的结局来说明“悲伤肺,悲则气消”。这些方法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减少学生理解掌握这些深奥理论的困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于学生们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有探索未知的强烈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出问题,有张有弛,有高潮有低谷,使学生带着问题,怀着好奇一步一步渐入佳境。

  3  合理使用设备,刺激感官产生兴趣

    随着技术的进步,教学设备也不断更新,多媒体教学设备现已普遍应用于各医学院校的教学当中。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声、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再先进的设备,也需要人去精心准备、合理使用。为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需要教师在课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素材、制作课件,准备得越充分、越细致、越周到,效果越好。课件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既要避免大段文字的简单堆砌,令听者索然无味,也要避免过于繁杂,动画过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  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引发兴趣能力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驾驭课堂能力的强弱、人格魅力、知识水平等,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应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其次,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话言流利,板书成熟,举止端庄,并有一定的演讲技巧和课堂组织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有渊博的知识,要不断学习,接受新知识。教学是一门,需要多才多艺,学生喜欢博学的教师,对自己崇拜的教师学习积极性就高,对自己鄙视的教师学习兴趣则差。教师在学识、语言、板书、风度诸方面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