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消暑袋泡茶的制作与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喜军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清凉消暑袋泡茶


    1  处方与制备

    1.1  处方  金银花500 g,麦冬500 g,栀子250 g,薄荷250 g,陈皮150 g,甘草150 g,绿茶250 g。

    1.2  制备  精选以上除麦冬外7味中药,剔除杂物于60 ℃下干燥10 h烘干,在粉碎机上粉碎过12目筛得粗粉备用;麦冬80 ℃下干燥10 h烘脆再粉碎过12目筛得粗粉备用。将以上粗粉混匀在放射性同位素,60 ℃辐射灭菌,再用DCH-160袋泡茶自动包装机制成每包含中药粗粉5.0 g的茶包即可。

    2  质量控制

    2.1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至棕黄色粗粉末,味微苦。沸水浸泡5 min后溶液呈亮黄色,透明。

    2.2  鉴别

    2.2.1  TLC鉴别  取本品两包,去除滤纸袋,置圆底烧瓶中,加水50 ml,回流提取2 h,放凉,过滤,滤液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15、15、20 ml),合并萃取液,取10 ml蒸干,残渣加甲醇2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1 mg/ml的对照品溶液;称取金银花粗粉2 g,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法制成金银花对照药材溶液;按处方制取无金银花的粗粉,取9 g,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进行薄层色谱法试验[1],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丁醋-甲酸-水(7∶ 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紫外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液无此斑点。

    2.2.2  含量测定  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 ml含40 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本品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50%甲醇50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得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色谱条件测定[2],绿原酸含量不得少于0.275%。按供试品溶液制备,工艺制备缺金银花阴性液,相同色谱条件下测定,对供试品无干扰。取本品粗粉约30 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150 ml,浸泡15 h后,再加甲醇150 ml,加热回流6 h,放置过夜,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5~20 ml,放冷,加乙醚50 ml,振摇,放置至澄明,弃去上清液,沉淀分次加甲醇(20、10、5 ml)加热使溶解,放冷,滤过,合并甲醇液,置水浴上浓缩至15~20 ml,放冷,加乙醚50 ml,振摇,同上法处理,合并甲醇液,置已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105 ℃干燥至恒重,计算,即得。本品含总皂苷不得少于0.80%。

    3  检查执行

药典茶剂的规定[1]。卫生学检查取清凉消暑袋泡茶,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方法及要求,测定细菌总数、霉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和活蜡,并与茶剂卫生学标准进行比较[1],结果见表1。表1  清凉消暑袋泡茶的卫生学检查

    4  临床应用

    4.1  对象选择  选取7月份在野外执行训练任务的战士100名,年龄18~28岁,其中50名给予清凉消暑袋泡茶,其余50名作为空白对照。

    4.2  饮用方法  取清凉消暑袋泡茶饮用,每次一袋,每日3次。其间禁服其他解暑药品或食品。

    4.3  效果  50名饮用清凉消暑袋泡茶者中未出现中暑症状及体征;50名空白对照组中有17名士兵出现中暑症状。

    5  小结

在夏季高温气候下,部队士兵在执行野外作战训练任务时经常出现中暑症状,严重影响了部队的作战能力,清凉消暑袋泡茶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士兵的中暑率,对于保证部队的战斗能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院拟扩大生产,进一步推向市场,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良的解暑用品。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北京:化学出版社,2005,79-83.

2 魏雪芳,陈杰,李卓明.复方金银花颗粒质量标准研究.中成药,2004,26(11):9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