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脑醒脑丸配合针灸治疗眩晕症100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 清脑醒脑丸;针灸;眩晕;预防;脑卒中
[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清脑醒脑丸配合针灸各种原因导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眩晕患者服用清脑醒脑丸,针刺以清眩醒脑,升清降浊,每日1次。1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达97%。结论:清脑醒脑丸配合针灸治疗眩晕,其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疗法,已适用到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所致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等临床病症,从而起到了预防脑卒中的作用。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以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或平衡感觉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1]。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病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的疗效。鉴于此,近年来,我院在发挥中医特色,依据中医、中药理论广泛开展中医、中药治疗眩晕,制定合理方剂,研制了清脑醒脑丸这一配方中药,加以针灸治疗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32~80岁。真性眩晕:梅尼埃病12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0例、脑干梗死2例。假性眩晕:脑血管眩晕15例、颈源性眩晕18例、高血压病引起22例、其他11例。
1.2诊断标准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扑倒;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多慢性起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也可见急性起病者;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做心电图,颈椎X线摄片,头部CT、MRI等项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1.3治疗方法
运用清脑醒脑丸配合针灸治疗。清脑醒脑丸制备:纯中药配方,天麻、龙骨、白术、怀牛膝、阿胶、龟板、白芍、玄参、代赭石、麦芽、钧藤、火麻仁、菖卜、远志、茯苓等15种名贵中药,经制剂室提炼去渣制成蜜丸,每次2丸,每日2次。
针灸治疗。本组主取风池、风府、天柱、太阳、百会、四神聪、解溪。
随症加减。气血不足:加心俞、脾俞、足三里;痰湿中阻:丰隆、中脘;肝阳上亢:肝俞、肾俞、阴郗。
针刺手法。风池采用横刺法,风池透风池,用粗针大幅度行捻转泻法;百会,从前向后进针,呈沿皮平刺,针身20~30 mm,施捻转补法;太阳,进针25~30 mm,捻转泻法;四神聪,直刺,进针5~10 mm,不施手法,局部有痛感即止;风府,小幅度捻转进针1寸左右,局部有酸胀感即止。余穴根据症状的虚实,采取相应的补泻手法。
百会针刺后艾条温灸,灸至患者感到眩晕减轻为准,灸完后在针刺解溪,每日1次,每次针刺30 min,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 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患者自觉无眩晕症状,头清目明,精神饱满,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偶有眩晕不适,口服清脑醒脑丸或针刺后马上缓解。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100例住院及门诊病人中,痊愈42例、显效5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
3 讨论
引起眩晕的原因很多,但究其根源多由各种病变对内耳前庭平衡系统影响导致两侧前庭系统不平衡所致,约占眩晕症的70%,中医则认为眩晕多由素质薄弱、病后体虚、忧思郁怒、饮食厚味致气机逆乱、风夹痰阻滞经络、蒙蔽清室引起,主要病理机制:风、痰、虚。《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证治汇补·眩晕》以“肝上连目系而应于风”,故眩为肝风。《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诸家理论对眩晕的认识,才有后来的“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治宜平肝熄风、化湿去痰、补益心脾、培补气血、滋补肾阴,方中天麻、龙骨、赫石、钩藤平肝熄风降逆气,玄参、白芍、龟板、阿胶滋养阴液,以制阳亢,菖卜、远志、茯苓、白术心肾,开窍化痰,怀牛膝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麦芽和胃调中,防止金石类药物,碍胃之弊,麻仁养阴润燥,调便,使浊气下行。此方达到平肝潜阳熄风化痰,升清降浊,调补气血之作用。
针刺以调理脑神立论,以百会、风府为主穴而建立的调神针法。经络学说认为“督脉入络脑”,因此,通过调理督脉,可调理脑神[2]。《灵枢·海论》曰:脑为髓海,其输上在于其盖(百会),下在风府。已明确指出了百会、风府是脑病的重要穴位。因此,通过针刺百会、风府可直接调理脑神。风池采用横刺法,功能是舒筋活络,通经,活血化瘀,养血健脑[3]。太阳和四神聪对神有良性调节作用。风池、风府、天柱、太阳、百会、四神聪又属局部近取共达清眩醒脑,益智治其标,脾俞、肾俞、肝俞、足三里共用补法,以达补益心脾,培补气血,滋补肝肾而治其本,中脘、丰隆健脾利湿祛顽痰,百会温灸至眩晕减轻为灸量,时间以第一次为准,达到升提清气,濡养髓海,再针解溪降胃气化痰浊,一升一降达到阴阳平稳,气机调畅,精神乃至的目的[4]。
因脑神能调节阴阳变化,协调形体平衡,调节内脏功能,通过针刺调神,达到调整整个机体,使机体保持统一性和完整性[5]。通过药物治疗,协调五脏六腑功能,保持神的机能旺盛,针药共用,达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笔者认为中药清脑醒脑丸和针灸并用,能有效治愈和缓解眩晕,其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疗法,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已经适用到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等所致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等临床病症,并起到了预防脑卒中的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1]葛青叶.手法治疗颈性眩晕[J].医药导报,2008,5(7):75-76..
[2]申鹏飞,孔莉,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 (1):11.
[3]黄玮宏.武连仲神针妙用一隅[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6.
[4]廉玉麟.中国针灸100要穴临床妙用[M].赤峰:内蒙古技术出版社,2003.37.
[5]曾燕,梁勋广.从脑功能成像看针刺作用的中枢机制[J].中国针灸,1996, 16 (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