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68例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郁晓燕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纳洛酮;急性酒精中毒;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8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其神志清醒的时间。结果:47例患者在1 h内清醒,21例在4 h内清醒,总有效率100%。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院从2005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68例,我们应用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急性酒精中毒68例患者中,男50例,女18例,年龄19~47岁,平均33岁。饮酒量相当于52度白酒200~800 ml。中毒至就诊时间0.5~5 h,就诊时处于兴奋期20例,共济失调期21例,昏睡昏迷期27例。
  1.2 诊断标准[1]:(1) 发病前有过量饮酒史;(2)呼吸、呕吐物中有酒精气味;(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有共济失调或昏睡等症状,重度中毒者呈昏迷状态;(4)排除药物、化学性气体及其他原因所致的昏睡、昏迷,无其他合并症。根据酒精中毒的程度,在临床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患者兴奋,出现头痛、头昏、乏力、自控力丧失,自感欣快,言语增多,绕舌,有时粗鲁无礼,易感情用事,颜面潮红或苍白,呼出气带酒味。中度:患者动作不协调、步态蹒跚、动作笨拙、语无伦次、眼球震颤、躁动、复视等。重度:患者沉睡、颜面苍白、瞳孔散大、体温降低、皮肤湿冷、口唇微绀。严重者深昏迷、陈-施氏呼吸、血压下降、心跳加快、二便失禁等。
  1.3 治疗方法:在常规对症治疗(给予50%葡萄糖,以及肌苷、ATP、辅酶A、维生素C、维生素B6加10%葡萄糖静脉滴注等)的同时,轻度~中度中毒患者将纳洛酮(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4~0.8 mg加入5%葡萄糖20~40 ml中静脉注射;重度中毒首剂纳洛酮用量0.8~1.6 mg加入5%葡萄糖20~40 ml中静脉注射,然后根据病情变化必要时每隔0.5~1 h重复静脉注射纳洛酮0.4 mg,直至患者神志清醒为止。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判断:催醒时间是指患者就诊开始治疗到神志清醒的时间。(1)显效:治疗1 h内神志清醒;(2)有效:治疗4 h内神志清醒;(3)无效:经治疗4 h以上仍神志不清。总有效率=有效+显效。
  2.2 结果:显效47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100%;用纳洛酮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作用。
  3 讨论
  
  3.1 急性酒精中毒的机制:正常情况下,饮酒后,乙醇经胃和小肠在30 min~3 h内完全吸收,其中90%由门静脉入肝并经酶的作用被氧化成乙酰辅酶A、二氧化碳、水和热量,仅10%由肺和肾排出。急性酒精中毒,是由于一次过量饮酒后,迅速吸收进入体内的乙醇超过了肝脏的氧化代谢能力而积蓄,并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此时的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丘脑释放因子促使垂体前叶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其中活性最强的是β-内啡肽。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作用于脑的阿片受体,使脑皮质功能受抑制,患者先处于兴奋状态,逐渐转入抑制状态,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作用于网状结构,引起昏睡和昏迷;作用于延脑中枢,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3.2 纳洛酮的药理作用:盐酸纳洛酮是一种完全阿片受体拮抗剂,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不具有明显的激动剂作用,它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竞争性地阻断β-内啡肽的毒性作用,对调节心血管、呼吸运动,调节感知和运动,对睡眠与觉醒周期起着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2]。乙醇中毒后脑内β-内啡肽释放明显增加,自由基产生增多,纳洛酮能特异性地拮抗β-内啡肽,清除自由基,并促进乙醇的转化,改善脑缺氧、脑水肿,保护脑细胞,恢复意识,促进呼吸功能恢复及有效防止肺水肿、休克的发生,因此对迅速苏醒有显著作用[3]。纳洛酮同时拮抗β-内啡肽和自由基对其他器官的损害,改善全身功能状态,加快患者意识的恢复。
  
  :
  [1] 陈灏珠.实用内[M].第十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89.
  [2] 孟庆林.盐酸纳洛酮拮抗乙醇中毒作用机理的探讨[J].急救医学,1996,16(3):2.
  [3] 孟庆林.纳洛酮在危重病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1,2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