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重症肝炎;临床观察;临床护理
重症肝炎是传染病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发病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对此病尚无特效,但除采取综合性治疗外,临床上细心观察病情变化,进行良好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重症肝炎的护理从单纯的症状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因素方面的护理转变。我科从2005年成立重症监护室以来共收治重症肝炎72例,现将对此72例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2例患者中有急性重症5例,亚急性重症8例,慢性重症59例;男54例,女18例;年龄12~64岁。诊断均符合上海第六次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重症肝炎诊断标准,入院短期内血胆红素上升>171μmoI/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部分病人伴有腹水,出血,肝昏迷及肝肾综合征。
1.2 临床观察
1.2.1 观察生命特征变化 定时准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通过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能发现重症肝炎的一些前驱症状,体温若高热不退,多和肝细胞大量坏死或严重感染有关;当患者脉搏变细速,不规则,应注意是否合并心肌炎;当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吐痰,多为肺部感染;若血液持续下降,要考虑出血的可能。
1.2.2 观察黄疸变化 一般观察巩膜、尿色及血胆红素。
1.2.3 观察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腹胀是各型肝炎普通症状,但普通型肝炎上述症状较轻,且经治疗可迅速缓解。如通过治疗不能缓解而且是顽固性恶心呕吐和重度鼓肠,预示重症趋向,并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性状。
1.2.4 观察有无腹水及肝臭味 重症肝炎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致使体内蛋白减少,硫醇类物质增多,而产生腹水及肝坏死特有的肝臭味。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减少活动,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利于肝脏修复。记录24h出入量,按血液或体液隔离。对呕吐及排泄物均经消毒处理后倒掉,对患者家属开展健康宣教。
2.2 饮食护理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以控制肠道内氨的来源。忌食含防腐剂的饮料和食物,如方便面、罐头等,以防加重肝功能的损害。对于有水肿腹水患者应注意饮食中的低钠、低盐原则。
2.3 心理护理 重症肝炎患者情绪低落,缺乏信心,对疾病恢复不利,故医护人员应告之患者积极乐观的心态是疾病恢复的关键,给予心理安慰,体贴关心病人,使病人配合治疗。
2.4 基础护理 重症肝炎患者抵抗力差,易继发感染,应保持皮肤清洁、完整、及时更换卧位,消瘦者可使用气圈、棉垫;口腔护理2次每日,可用1:5000呋喃西林和3%碳酸氢钠漱口防止细菌和真菌感染,每周协助患者床上洗头擦浴1~2次。
2.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重症肝炎有五大并发症: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水电解质紊乱。
2.5.1 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受凉,防止口腔、皮肤、呼吸、泌尿系统及肠道感染,观察体温变化。
2.5.2 严密观察 有无淤点、淤斑、牙龈鼻腔出血、便血、呕血等出血倾向,如有消化道出血,应严密观察血压、呕吐物及大便,应用止血剂,补充血容量,保持平卧位,制动,呕血时头偏向一侧,安慰患者,减轻紧张情绪。
2.5.3 观察患者精神状况及意识瞳孔变化 肝昏迷是重症肝炎极危重的并发症,威胁着患者生命,要加强观察和护理。精神萎靡、懒言、嗜睡、行为语言失常或定向力、力下降是肝性脑病的前驱症状。发生肝昏迷患者,按昏迷常规护理。通便与用弱酸溶液灌肠,可减少和吸收,有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的作用。
2.5.4 记录24h出入量 尤其是尿量,观察肾功情况,少尿时使用利尿剂,并采用肾区热敷。
2.5.5 对于一般本病患者 每日适当补液(1000~2000ml)可起到利尿,促进代谢物,毒物排泄及加速黄疸消退的作用。有水肿及腹水者观察其消退情况,防治脑水肿,少尿及多尿者需监测电解质情况。
3 正确运用仪器
观察及治疗我科监护室配备了心电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等精密仪器,针对各个患者的不同病情应合理正确使用,加强疾病的监护,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争取治疗时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要以护理诊断做指导,正确制定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每一位病人,让护理工作在治疗疾病保障健康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