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季聚良,陈大舜,武西芳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对糖尿病肾病(DN)氮质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灌肠,1~2次/d,对照组服用尿毒清颗粒,1~2次/d,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观察糖代谢、血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UAE(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治疗后比较除了对糖代谢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以治疗组疗效占优(P<0.05)。结论 中药灌肠能治疗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患者。

【关键词】  中药灌肠;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临床观察;生大黄;丹皮;槐花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DN进入临床蛋白尿期(24 h尿蛋白定量>0.5 g),肾脏损伤变的不可逆,同时会出现肾功能异常。应用中药灌肠观察其对DN患者氮质血症的影响,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来自河南省中内分泌科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期间住院病人,共40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BMI(体质量指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DN的诊断标准[1]  根据Mogensen诊断标准。Ⅳ期:临床蛋白尿期。尿常规蛋白持续阳性,尿蛋白定量>0.5 g/24 h。GFR(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UAE(尿蛋白排泄率)>200 μg/min。

    1.2.2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DN Ⅳ期患者,均可纳入观察病例。

    1.2.3  排除病例标准  ⑴ 妊娠、哺乳期妇女及有药物过敏史者;⑵ 有其他严重并发症者;⑶ 不愿意合作及精神病患者;⑷ 近1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代谢紊乱及合并严重感染者;⑸ 1型糖尿病者;⑹其他原因导致的肾功能减退者。

    1.3  治疗方法

    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病人基础治疗不变,包括饮食治疗、胰岛素控制血糖、降压、必需氨基酸疗法等。治疗组给予中药灌肠,药物为生大黄30 g,煅牡蛎30 g,制附子10 g,丹皮30 g,槐米30 g。煎汁250 mL,1~2次/d;对照组服用尿毒清颗粒(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5 g/包),5 g/次,3~4次/d。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服药观察过程中同时进行糖尿病、饮食、心理治疗、血糖监测等。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糖代谢、 血压、24 h尿白蛋白、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UAE(尿蛋白排泄率)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

    两组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白蛋白及UAE比较

    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由于糖尿病肾病出现临床蛋白尿之后,目前各种干预治疗都不能阻断DN患者向尿毒症,而进入临床蛋白尿期之后,DN患者将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异常,表现为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而此时的肾单位破坏速度将较肾功能正常之前明显加快,所以延缓此时肾脏功能的进一步损伤,延长DN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是治疗DN氮质血症的重要环节。

    中医没有糖尿病肾病的名称,属于消渴病的变证。其病机特点以气阴两虚为本,瘀血浊毒为标,尤其糖尿病肾病发展至肾功能不全期,其虚、瘀、毒等病理现象越发严重,而本虚则进一步加重瘀毒损伤肾络,使DN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脏功能的损伤持续加重,因此针对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期的临床病理特点,选用中药方灌肠。主要药物为生大黄、煅牡蛎、槐米、制附子、丹皮等,方中以大黄苦寒祛瘀泻热,涤荡肠腑,推陈致新为君药,丹皮清散血分郁热,以除未尽之余热毒邪,更加槐米助君药凉血解毒,共为臣药。稍以附子大热之品反佐,防其苦寒太过。灌肠为中医攻伐之法,易破损正气,导致腹泻、脱肛等,煅牡蛎收敛固涩,防止腹泻、脱肛发生为使。

    药理研究证实方中所选药物均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大黄具有改善氮质代谢的作用,其有效成分是大黄鞣质。大黄鞣质能够减少肠道对尿素等非氨基酸的吸收,升高血中必需氨基酸浓度(大黄含必需氨基酸较多),并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抑制蛋白质的分解,降低体内尿素氮及肌酐的来源并促进其排泄,改善氮质血症,降低Scr。大黄还能抑制尿素在肝肾的合成,纠正低钙、高磷血症。大黄的泻下功能可使肠道氮质代谢产物、水分及盐类的排出增加,由此可改善尿毒症患者的水钠潴留、高钾血症等。因此,大黄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另有药理研究表明煅牡蛎可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蛋白漏出。

    结果显示,两组对糖代谢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于DN患者血压、肾功能、24 h尿白蛋白及UAE均有显著影响,且疗效优于对照组,显示中药灌肠对于DN氮质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定。从资料显示来看,两组经过灌肠和口服尿毒清颗粒治疗后,DN患者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尤其前3周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到第4周后肾功能基本维持在第3周水平,提示DN患者虽然经过有效治疗后其肾功能可以改善,但是由于肾小球损伤已经达到不可逆转的地步,所以随着治疗的进行,肾脏功能得到进一步恢复的可能性则不明显,而能够使DN氮质血症患者的肾功能长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则是延缓DN氮质血症患者向尿毒症期转化的重要举措。尿毒清颗粒主要由黄芪、党参、制何首乌、大黄、白术、茯苓、车前草、半夏、川芎、丹参等组成,对各种原因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肯定,本组资料显示其对DN氮质血症患者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但是其疗效不如中药灌肠。虽然中药灌肠对于DN氮质血症患者临床疗效肯定,但是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减少灌肠次数。另外灌肠对于DN患者来说,依从性相对较差,这些都是中药灌肠在临床上常见的弊端。

【】
  [1] Mogensen CE. Natural history of renal functional abnormalities in human diabetes mellitus: from normallbuminuria to incipient and overt nephropathy. In: Brenner BM, stein JH, ed. The kidney in Diabetes Mellitus. New York: Livingstone,1989: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