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腔、大血管内血栓形成1例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常有斌 马志刚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血栓

    血栓形成是血循环障碍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多发生在静脉系统,尤其是盆腔静脉和下肢静脉,在心脏及动脉如果没有内膜病变的存在,几乎很难形成血栓。作者在实际检案中遇到一例在右心腔、腹主动脉等大血管内有血栓形成,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

    1  案例资料

    死者男,45岁,某年6月10日酒后被他人打伤头面部、腹部,当时神志清醒,无昏迷,感腹部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被家人送至后急诊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膀胱破裂,随行手术修补,术后患者呈植物人状态,于次年12月26日死亡。

    1.1  尸体检验见:尸长172cm,恶液质,腹部脐右侧有一长24cm的手术切口愈合瘢痕。解剖检验见:头皮软组织未见异常,颅骨无骨折,颅内无出血,脑回稍宽,脑沟变浅,小脑扁桃体处轻微压迹,脑实质及脑干组织未见病变。右胸腔有包裹性脓液1000ml,左胸腔积液75ml。沿血流通道剪开心脏,见:在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总干、左右肺动脉分支及肺动脉小分支,有一连续性血栓样条状物附着在血管壁及心内膜上,该条状物总长度50cm,色泽混杂,灰红相间,直径0.1cm~1.2cm不等,质地较硬无弹性,与血管壁内膜粘连,且逐渐变细进入双肺实质,其中上腔静脉内长15cm、下腔静脉内长9cm、右心房内长3cm、右心室内长7.5cm、肺动脉总干内长6.5cm、左肺动脉分支内长5cm、右肺动脉分支内长7cm。剪开腹主动脉,其内膜上也可见一形态特征与上述相同的条状物附着,向右髂总动脉延伸,全长15.5cm,其中腹主动脉内长13.5cm、右髂总动脉内长2cm。

    1.2  病理组织学检验:提取死者各脏器经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检验见,肺:双肺组织弥漫性中性白细胞及脓性炎细胞浸润,多发性小脓肿形成,肺内肺动脉多发性血栓形成;肺血管扩张,充满红细胞,肺泡腔见淡粉染水肿液,部分肺泡壁透明膜形成,肺小支气管及细支气管上皮脱落,腔内充满中性白细胞。肺动脉:肺动脉内膜、肺动脉瓣未见病变。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内膜未见病变。心脏:心肌细胞部分变性、断裂,肌束间水肿,心肌细胞变小、脂褐素增多;右心房内膜、右心室内膜及三尖瓣未见病变。肝脏:肝细胞见大片状及小灶性坏死,肝窦扩张、淤血,小叶间及汇管区见少量散在的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胞浆见胆色素沉积。肾脏:双肾组织,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自溶性改变,部分血管扩张、淤血,少数小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脾脏:脾脏组织轻度淤血。肾上腺:双侧肾上腺细胞广泛自溶性改变。胃:胃粘膜上皮细胞大部分自溶性改变,粘膜下层及肌层间水肿。肠:肠粘膜上皮细胞大部分自溶性改变,粘膜下层及肌层间淋巴细胞浸润。食管:粘膜下层及肌层间淤血、水肿。膀胱:粘膜上皮细胞广泛脱落,粘膜层及粘膜下层见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及淋巴细胞浸润。脑:大脑、小脑、脑干各组织结构清晰,细胞未见异常改变。脊髓: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血栓样条状物:有大量的呈分支状结构的小梁形成,小梁表面有白细胞附着,并有纤维素网形成,网眼内有大量的白细胞和少量的红细胞,有散在分布的淡染的软化区,部分组织被纤维母细胞及新生的毛细血管所代替。

    1.3  病诊断:1.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及其分支、腹主动脉及右髂总动脉内血栓形成,部分软化,部分呈机化状态。2.右胸腔包裹性积脓,左胸腔积液。3.广泛性支气管肺炎,肺水肿,肺内肺动脉多发性血栓形成。4.心肌细胞变性、萎缩。5.肝淤血、灶性肝细胞坏死。6.脾淤血。7.胃、肠、双肾、肾上腺、胰腺组织广泛自溶。8.慢性膀胱炎。

    1.4  死亡原因:多脏器衰竭并肺动脉血栓形成和支气管肺炎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2  讨论

    该案例有以下几个特点:1.死者系因腹部外伤致膀胱破裂,行膀胱破裂修补术后因其它原因致植物人状态而长期卧床,时间达一年半之久。2.其血栓形成不但出现在静脉,更主要的是出现在上下腔静脉、右心腔内并向肺动脉及其分支延伸,腹主动脉有血栓形成并向右髂总动脉延伸,而上述部位并没有内膜的损伤。3.在上述部位形成的血栓表现为软化、机化、新鲜血栓同时存在,说明血栓形成过程之长。

    经典的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条件)不外乎三种,即心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高。上述三个条件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常常是同时存在,互相联系,而以其中一、二个因素为主。传统观念认为,心脏及动脉因为血流速度很快,如果在没有内膜病变的情况下几乎很难形成血栓,静脉血栓虽然多发生在血流缓慢的条件下,但单独的血流缓慢并不能引起血栓形成,需要有其它条件的作用,临床上手术后卧床、创伤、全身衰竭等情况的患者之所以易发生血栓,即因静卧时血流缓慢下肢静脉受压、血小板的质和量的改变、组织因子的释放等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通过该案例的尸检、大体形态学观察及病理组织学光镜下检验,综合分析认为,在长期卧床、营养不良并伴有全身衰竭的患者,血流状态的改变,即心输出量的不足、循环血量的减少、血流速度变慢可成为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且不但可以在静脉系统出现,也可以在心腔内乃至动脉内出现。尽管心内膜、动脉内膜经光镜下观察未见到损伤,但当血流速度变慢时,血小板等有形成分由轴流进入到边流,与内膜的接触机会和黏附内膜的可能性增大,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在局部易达到凝血的浓度,有资料显示,显微镜下可发现血流缓慢时导致缺氧,内皮细胞胞质出现空泡,最后整个细胞变成无结构的物质,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暴露,从而可触发内源性和外源性的凝血过程。随着卧床时间的延长,血流缓慢持续存在而得不到改善,血栓就逐渐延长,旧的血栓部分软化、机化,由于血流速度的缓慢而难以冲走,在此基础上又形成新的血栓,新的血栓形成后,使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很容易与之粘附并可产生涡流,循环往复使血栓不断增粗延长,直至形成了连续上下腔静脉、跨过右心腔、肺动脉及其分支直达双肺实质的超常形态的血栓。

    通过该案例的检验,作者认为并提醒临床注意,造成血栓形成的三个因素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均可引起血栓的形成,尤其是长期卧床、全身衰竭的患者,血栓形成不但静脉系统可以有,心腔乃至动脉系统也可以出现。

【】
  1 赵子琴.法医病[M].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3?384

2 中山医学院.病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55?56

3 武汉医学院.病理学[M].病理解剖学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36?37

4 李玉林.病理学[M].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