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静脉的保护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化疗 静脉 保护
1、化疗前准备:
1.1 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认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知识宣教,详细说明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及周围静脉的不良刺激,取得患者合作,保证药物按时、准确的输入。
1.2 根据化疗方案充分了解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常规剂量,给药途径以及毒副作用;熟练掌握给药方法、给药顺序、用药注意事项以及出现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
2、化疗中静脉的选择:
2.1 为患者长期考虑,使用血管一般由远端向近端,由背侧向内侧,左右臂交替使用。应选择前臂最容易穿刺的大静脉,切勿靠近肌腱、韧带、关节等处。因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除上肢静脉综合症外,不宜采用下肢静脉。
2.2 避免在有皮下血管或淋巴索的病理部位上的静脉穿刺,如:曾做过放射治疗的肢体,有动、静脉瘘的肢体、乳腺手术后患侧肢体等部位不宜实施静脉注射。还应避免在24小时内被穿刺过的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化疗药物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
3、化疗中针头的选择:
3.1 根据血管直径选择针头,针头越细对血管损伤面越小,一般采用6号半-7号头皮针。
3.2 需要反复多次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可采取PICC置管,安全、可靠。可以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的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1)。
4、化疗中药物的注入:
4.1 注射前先注入其它药物或用生理盐水20ml推注,并反复回抽血,以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方能注入化疗药物。药物稀释宜淡,给药速度宜缓。
4.2 应用强刺激性药物时,护士应陪护在旁,密切监护药物输入过程,随时观察局部反应。一旦发现药物外渗,立即停止给药,按化疗外渗处理。
5、药物外渗的处理
5.1 一旦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给药,将针头保留并接注射器回抽没法吸出外渗液后注入解毒剂;然后皮下注入局部封闭药物:2%普青卡因2ml或2%利多卡因2ml加生理盐水10ml及地塞米松2.5mg或5mg多点细针封闭(2)。
5.2 根据不同的化学药物采用不同的解毒剂。如氮芥、丝裂霉素,更生霉素外渗可采用5-10%硫代硫酸纳;长春新碱外渗采用透明质酸酶150u/ml,化学沉淀,促进药物吸收(3)。
5.3 外渗部冷敷。局部冰敷24-48小时及50%硫酸镁湿敷48小时。冰敷24-48小时能起到止痛并使解毒剂停留于局部表面以发挥作用。一般禁忌热敷。出现组织坏死应按外科换药进行。
6、拨针处理:
拨针前回收少量血液在针头内,以保持血管内负压,然后迅速拨针,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3-5min,同时抬高穿刺的肢体,以避免血液返流,防止针眼局部瘀斑,有利于今后再穿刺。
:
(1)永书、李虹等,《实用护理杂志》肿瘤患者ICC致静脉血栓的原因及分析护理 2005.21.(6):3
(2)邓燕萍《福建医学》2003.3.110
(3)邓燕萍《福建医学》2003.3.110
下一篇: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