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徐绍东 时间:2010-07-12

【摘要】  观察川芎嗪股外侧皮神经注射对Bernhardt|Both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红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Bernhardt|Both综合征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局麻后,在髂前上棘下约10 cm之缝匠肌处,用9号腰穿针垂直进针注入药液(治疗组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2 mL+利多卡因1 mL,对照组单用利多卡因)。每3 d 1次,连续8次,停药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参数检测各项结果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疼痛病情比较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股外侧皮神经注射治疗Bernhardt|Both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Bernhardt Both综合征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利多卡因注射液


    Bernhardt|Both综合征(感觉异常性股痛)主要是以大腿前外侧皮肤疼痛和感觉异常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1]。据统计,本病约占周围神经病的1.76 %[2],由于一些矿井下煤层低,矿工须侧卧爬行位作业,因此发病率较高[3],在本地并不少见。笔者自2005年3月至2006年9月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合利多卡因注射液股外侧皮神经注射治疗Bernhardt|Both综合征30例,并与单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治疗的30例作对比,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4]

    自觉症状:股前外侧(尤其是股外侧下2/3)麻木、蚁走感、刺痛、烧灼感、发凉、出汗减少及沉重感等。客观检查:痛、温、触觉减退或消失,压觉存在;患部皮色正常,亦可见到轻度色素减退或加深;患处皮肤可呈轻度菲薄,稍干燥,毳毛减少,但无肌萎缩及运动障碍。辅助检查:患部组胺试验正常;患部毛果芸香碱出汗试验正常。

    1.1.2  入选标准

    (1)临床确诊的Bernhardt|Both综合征患者,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2)自愿接受本观察治疗要求;(3)入选前2周内未接受局部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麻醉止痛、扩张血管药物治疗,或入选前4周内未接受系统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麻醉止痛、扩张血管药物治疗以及参加过其他药物临苦,归心、肺、大肠经。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及血管壁弹性,改善缺血组织供血,能明显地清除有害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物形成,保护细胞膜不受自由基的损害,从而可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6]。

    1.1.3  排除标准

    (1)近1月内接受过其他Bernhardt|Both综合征相关疗法者;(2)伴有病灶周围皮肤感染或并发其他明显的可能影响疗效评价的皮肤疾病者;(3)合并严重肝肾、心肺和代谢性、内分泌、自身免疫疾病者;(4)有本观察中任何一种成分相同或类似药物过敏史;(5)患神经精神疾病而不能合作者;(6)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计划近期内生育的育龄女性;(7)不能排除脊髓梅毒、脊髓空洞症、多发性硬化、脊髓蛛网膜炎、脊髓肿瘤、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性神经病、股神经炎者。

    1.2病例情况

    入选6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采用简单随机(1∶1)单盲对照试验,随机采用SAS软件、信封卡片法,将入选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表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药物来源

    治疗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上海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 mL含40 mg)。两组共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河北磁州制药厂生产,规格:5 mL含100 mg)。

    2.2  治疗方案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用2 %利多卡因局麻,在髂前上棘下约10 cm之缝匠肌处,用9号腰穿针垂直进针,刺入约3~4 cm并回抽无血液后,徐徐注入3 mL药液(治疗组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2 mL+利多卡因1 mL)。每3 d 1次,连续8次,停药后评价疗效。治疗期间不配合使用任何其他治疗措施。

    2.3  观察项目

    2.3.1  安全性观测

    血、尿、大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检查。

    2.3.2  疗效性观测

    2.3.2.1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临床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病人,让病人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可”,>8分为“差”。

    2.3.2.2  根据患者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记分

    采用4级记分法,根据病情总记分,分为轻、中、重度。

    2.3.2.3红细胞参数

    美国雅培CELL|DYN1700血球计数仪检测MCV(红细胞平均容积)、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HCT(红细胞比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含量值。

    2.4  记录方法

    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治疗期间每3 d来诊1次,每次均填写记分表并记录不良反应,将病人主诉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客观检查发现的异常反应按有关、可能有关、无关、可能无关、无法评价五级标准评定,将有关和可能有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对临床治愈者随访半年。

    2.5  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14.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3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6]

    临床痊愈:症状消失,病变部位和正常皮肤感觉无大差异。显效:症状消失,久站和行走无不适感,病变部位较正常皮肤略有麻木感。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3.2  不良反应程度评定标准

    轻度:询问出。中度:主动叙述但能忍耐。重度:有客观表现,难忍耐。

    3.3  疗效分析

    3.3.1  两组疗效(近期)比较

    见表2。

    表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n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组3013(43.33)10(33.33)5(16.67)2(6.67)93.33*对照组308(26.67)7(23.33)7(23.33)8(26.67)73.3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χ2=7.692,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

    3.3.2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随访半年,结果见表3。

    表3两组远期疗效比较例(%)

    组别n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临床痊愈半年复发治疗组3015(50.00)11(36.67)3(9.00)1(3.33)29(96.97)*2(13.33)*对照组309(27.00)8(24.00)7(23.33)6(20.00)24(80.00)3(30.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u=2.8677,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两组复发率比较,χ2=14.101,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

    3.3.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两组VAS评分比较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  治疗组304.635±1.2561.804±0.352**△对照组304.637±1.1952.185±0.625*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组t=5.227,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对照组t=2.607,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两组比较,t=2.267,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

    3.3.4  两组止痛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5。

    表5两组止痛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d)

    项目治疗组对照组止痛起效时间3.42±0.97*3.87±1.33疼痛消失时间16.72±7.41*19.52±6.3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两组止痛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分别为P<0.0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3.3.5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

    见表6。

    两组治疗前疼痛情况比较,Z=1.176,P=0.240,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2~8次后,两组比较分别为Z=2.621~4.436,P=0.009~0.000,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

    3.3.6  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参数检测结果比较

    见表7。表6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比较 表7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参数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参数检测各项结果比较,t=-2.301~4.841,P<0.0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两组治疗后红细胞参数组间比较,t=2.036~2.706,P<0.05,差异均有统计意义。

    3.3.7  两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8。 表8两组耐受性和不良反应比较例两组耐受性比较经Ridit分析,U=1.281,P=0.200,差异无统计意义;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χ2=1.653,P=0.198,差异无统计意义。

    治疗组30例病人中,出现不良反应者2例(6.67 %),其中注射区域一过性皮肤红斑1例,瘙痒1例。对照组30例病人中,出现不良反应者4例(13.33%),其中注射区域一过性皮肤红斑、头晕、面部潮红、心悸心慌各1例。所有病例均无需处理,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退出治疗。

    3.3.8  两组安全性比较

    疗程结束后复查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安全性均良好。

    4讨论

    本病因由Roth命名为感觉异常性股痛(meralgia paraesthetica),故也称Roth病,另有称股外侧皮神经炎[7],在本地矿工、渔民、刻字、建筑等行业中并不少见。至今对该病因的认识尚不十分清楚,大多学者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机械性压迫、炎症、肥胖、外伤、骨折、盆腹腔手术、盆腔占位性病变、腰椎病、动脉硬化、糖尿病、中毒(药物、酒精)、衣着过紧、长途旅行、家庭倾向等[8]。本病属祖国医学的“痹证”“麻木”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脏腑素虚,风寒湿邪侵袭肌肤,流注经脉,营卫不和,气血痹阻而发病,即《素问·痹论》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6]。有关检查及病人的诸多临床表现显示:本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的改变。MCV对血瘀证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其敏感性高达85.7 %,而特异性为73.3 %[9];MCHC异常亦会影响红细胞的变形性使血黏度升高[10];RDW是反映周围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参数[11];HCT增高可使血液黏度显著升高[12]。我们的观察也看到本病患者的HCT、MCV、MCH和MCHC、RDW等红细胞参数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医学认为,微循环功能障碍和血液灌流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细胞氧合及营养代谢的需要,是许多疾病的病理变化基础之一,机体微循环得到改善,血液畅通,局部疼痛消失;血供充足,机体新陈代谢得到调整,各种生命功能即可恢复。改善机体微循环、调整机体新陈代谢、抗炎止痛,应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从中药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的根茎中提取的生物碱,化学结构为四甲基吡嗪[13],临床使用剂量安全范围宽,又无明显副作用[14],川芎嗪能抑制自由基的生成,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I/R),抑制细胞凋亡,充分发挥组织保护作用[15],且有抗炎作用[16]。

    我们的观察显示: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 %,复发率13.33 %,不良反应率6.67 %;治疗前后红细胞参数检测各项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止痛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疼痛病情比较均优于对照组,说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股外侧皮神经注射治疗Bernhardt|Both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

    本观察的不足之处主要如下:(1)临床应用对象为门诊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因自身情况和环境等因素有差异,控制条件不可能非常严格,有可能影响判断疗效的准确性;(2)观察病例较少,病人发病因素有相对特性(如多见于男性等);(3)观察追踪时间不长,可能有些问题尚未发现,有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
  [1]Nahabedian M Y,Dellon A L. Meralgiaa parenthetical:Diagnosis and outcome of surgical decompression [J]. Ann Plast Surg,1995,35(6):590-594.

[2]粟秀初,孔繁元.现代神经内科急症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64.

[3]代祥来.封闭疗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27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0):1333-1334.

[4]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2版.南京:江苏技术出版社,1989:634-635.

[5]王克玉,李春阳,粱临平,等.特比萘芬散与咪康唑散随机对照治疗手足癣体股癣临床研究[J].临床药杂志,2000,16(4):265-268.

[6]张义质,胥方元,干锦华,等.针刺结合远红外线治疗仪辐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41例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 2005,16 (11):1198.

[7]于静.皮肤针配合TDP加外涂中药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68例[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24):1881.

[8]雷英,石捷,许立民.股外侧皮神经炎物理疗法及其机制探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3):189-190.

[9]张道杰.F-800血液分析仪对血瘀证的诊断价值[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5):325-326.

[10]赵喜荣,贾义星,郝晓菁,等.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银屑病患者血中红细胞指数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J].药学实践杂志,2000,18(2):77.

[11]蒋秉坤,范钦信.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4.

[12]周作荣,彭向欣.脂肪肝患者的红细胞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肝脏病杂志(版),2003,CJH|NET03001.

[13]刘会芳.川芎嗪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7,18(9): 706-708.

[14]秦升,韩克俊.川芎嗪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3):268-269.

[15]周昌奎,吴晓华.川芎嗪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 2004,16(6):3-5.

[16]范治云,罗红,刘玉兰,等.川芎嗪的抗炎作用与组胺、5-羟色胺的关系[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