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给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尿激酶25 U/d,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中并于60 min内静脉滴注,连用14 d。于治疗第14 d和治疗后第1个月统计两组心绞痛缓解程度、出血并发症及心脏事件等发生率。结果:治疗第14 d两组间缓解心绞痛的显效率及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0%∶80%,2.0±0.2∶2.5±0.7,均为P<0.05),轻度出血、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个月两组间缓解心绞痛的显效率及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分级仍存在差异(90%∶67.9%,2.2±0.4∶2.7±0.6,均为P<0.05),而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给药,联合应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尿激酶 剂量 疗程 临床疗效
临床上有大量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接受冠状动脉重建治疗,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效果较差。已有研究采用肝素和尿激酶治疗UA并观察到明显的疗效[1]。然而,目前采用尿激酶治疗UA仍存在争议,有学者不主张应用常规的溶栓方案治疗UA[2]。为此我们采用较常规更小剂量、更长疗程给药的方法应用尿激酶,配合抗血小板、抗凝血酶及其它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UA,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符合以下4项之一者即入选本研究:①初发劳力性心绞痛;②恶化劳力性心绞痛;③静息性心绞痛;④梗死后心绞痛。同时具备:① 96 h内心绞痛突然加重,活动耐量明显下降;②24 h内至少伴有1次以上自发性心绞痛发作;③发作时ST段下移超过1 mm,并于发作缓解后明显恢复者。排除标准:①年龄超过70岁;②有任何部位的活动性出血或已知的出血性体质;③非心绞痛发作时收缩压超过170 mmHg和(或)舒张压超过110 mmHg;④近6个月内有外伤、手术史;⑤有出血性脑卒中史;⑥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研究对象
选取2002年1月~2007年7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符合上列入选条件的UA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按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制定的分级方法进行分级[3]。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56±7)岁,CCS分级为(3.1±0.7)级。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56±7)岁,CCS分级为(3.0±0.8)级。两组患者在男女性别比例、年龄、CCS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方案,即肠溶阿司匹林(300 mg/d,3 d后改为100 mg/d)、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尿激酶,25 U/d,溶于100 mL生理盐水于60 min内静脉滴注,连用14 d。用药期间监测出、凝血指标。出院后两组患者所用药物基本相同。
1.4 观察项目
于治疗第14 d和治疗后第一个月观察两组心绞痛缓解程度,包括在同等负荷下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消耗量等变化,CCS分级积分,心电图ST-T变化,同时严密观察有否出血情况。统计治疗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疗效判断[4]:同等负荷下,心绞痛缓解程度在50%以上或CCS分级改善1级以上者,以及负荷增加而心绞痛发作频率无增加者为显效,否则为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均数比较用t检验,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法比较
表1 两组疗效结果比较(略)
两组疗法结果比较见表1:第14 d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CS分级:观察组(2.0±0.2)级、对照组(2.5±0.4)级,观察组CCS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显效率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CS分级:观察组(2.2±0.4)级、对照组(2.7±0.6)级,观察组CCS分级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轻度皮肤或黏膜出血率为2.5%(1/40),对照组无1例,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脑出血。
2.3 两组心脏事件比较
治疗第14 d,第1个月,观察组、对照组均无心脏事件发生。
3 讨论
冠状动脉斑块发生破裂、表面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远端血管完全性或非完全性闭塞,发生心肌缺血或原有缺血恶化或发生心肌坏死,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的共同病理生理特征[5,6]。若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则发生AMI,若未完全闭塞或侧支循环较为丰富则导致UA或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UA患者均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高凝状态可能是UA患者发生AMI与猝死的原因。目前溶栓治疗AMI已取得很好的疗效,但溶栓治疗UA颇有争议,于是人们开始探索应用小剂量溶栓剂治疗UA的可行性。
我们采用小剂量的尿激酶,并使用长疗程(14 d),配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治疗UA,在同等负荷下,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程度减轻,CCS分级改善,治疗期间心脏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仍能观察到明显疗效,说明此方案能取得较好疗效。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给药,可以逐渐溶解新鲜血栓,而又避免了在大剂量溶栓状态下激活纤维溶解和凝血之间的不平衡状态,降低纤维蛋白原,缓解高黏血症,有助于防治血栓的形成。
综上所述,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给药,联合充分抗血小板、抗凝血酶及其它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UA,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绞痛症状,稳定急性病变,同时出血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1个月后仍能观察到明显疗效,对于不能或不愿接受介入治疗的UA患者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方法。
【】
[1] 黄寿吾,王鸿利主编.临床应用.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51~152.
[2] Braunwald,AntmanEM,BeasleyJW,et al.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J Am Coll Cardiol,2000,36(3):970~1 062.
[3]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第6版.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8.
[4] 姚桂花,鹿庆华,隋树建,等.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循环杂志,2003,18(6):431~433.
[5] 胡大一,马长生主编.心脏病学实践2004规范化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266.
[6] 高 方,宾建平,肖文星.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原因和发病机制.新医学,2004,35(9):52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