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心血管手术的快通道麻醉处理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来柱 李彦东 刘宏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应用快通道麻醉技术行心血管手术的可行性。方法:73例患者,以咪唑安定、依托咪酯、丙泊酚、维库溴铵及芬太尼麻醉诱导,持续泵入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维持,术后常规镇痛,尽早拔管。结果:术中芬太尼平均用量(13.2±1.6) μg/kg,异丙酚用量(550±25) mg,平均麻醉时间(232±26) min,CPB时间(109±3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5±29) min。术毕即气管拔管2例,ICU 6 h内拔管48例,平均拔管时间(243±30) min,术后均顺利恢复。ICU停留时间(2.7±1.6) d,术后住院时间(10.1±4.9) d。结论:高龄患者也可安全采用快通道麻醉方法行心血管手术,术后早期拔管、早期活动可加快身体康复,节省住院费用。
  [关键词] 高龄;心血管手术;快通道麻醉
 
  高龄患者各重要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且术前多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对手术的应激能力下降,特别是行心血管等大手术,风险大,费用高。近年来随着“快通道心脏麻醉”(fast tracking cardiac anesthesia)技术的开展,通过调整麻醉用药种类和剂量,即可在心脏手术后6 h内(或4~8 h内[1])拔除气管导管,达到了缩短患者在ICU的滞留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和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我院自2004年以来采用快通道麻醉方法,完成了73例高龄心血管手术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择期高龄心血管手术73例,年龄70~81岁,心功能Ⅱ~Ⅲ级。男性48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72.6±1.9)岁,体重44~87 kg,平均(58.2±4.8) kg。其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9例(OPCAB 35例,CABG 24例),占80.8%。CABG复合瓣膜置换或修补、室壁瘤切除等6例,占8.2%。单纯瓣膜手术5例(6.8%)。大血管手术2例(2.7%)。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切除术1例。其中LVEF<50%者15例(20.5%),6例LVEDP>12 mmHg,最高为23 mmHg;12例LVEDD>60 mm,最大为79 mm。术前65.6%患者并存高血压,37.5%并存陈旧性心肌梗死,26.7%并存糖尿病,23.9%并存心律失常,16.7%并存陈旧性脑梗死。
  1.2麻醉方法
  术前用药:术前30 min肌注吗啡0.2 mg/kg和东莨菪碱0.007 mg/kg(总量不超过0.3 mg),精神紧张患者术前晚口服地西泮10 mg。麻醉诱导:入室即面罩吸氧,行ECG、SpO2监测,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测压。以咪唑安定0.05~0.10 mg/kg,维库溴铵0.12~0.15 mg/kg,芬太尼5~10 μg/kg,辅用依托咪酯乳剂0.1~0.3 mg/kg或丙泊酚0.05~1.00 mg/kg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喷喉后气管插管,控制呼吸。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测压,本组有4例放置Swan-Ganz导管。麻醉维持:丙泊酚2~8 mg/(kg·h)持续静脉泵入,复合异氟醚0.4%~l.5%吸入维持基本麻醉深度,分别于切皮、劈胸骨、上动脉侧壁钳时,以小量芬太尼(0.1~0.2 mg)静注加深麻醉,芬太尼总量不超过15 μg/kg。术中酌情追加维库溴铵。体外循环期间维持HCT在25%以上,血红蛋白浓度8.0 g/dl以上。术中依情况可适量应用去氧肾上腺素、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及山莨菪碱等调整循环参数。体外循环结束前根据患者心功能情况酌情应用多巴胺、硝酸甘油等维持循环稳定。
  1.3气管拔管指征
  术毕根据以下临床表现和血气分析结果,决定是否拔管[2]:(1)患者意识清楚,能听从命令睁眼、点头、抬手等;咳嗽、吞咽反射基本正常;(2)血流动力学平稳,没有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体温>36.5℃;(3)没有活动性出血,胸腔引流量<100 ml/h,(4)自主呼吸恢复,吸气负压>20 cm H2O;血气分析:pH>7.30,PaO2>60~70 mmHg,PaCO2<45 mmHg,FiO2<0.5。
  2结果
  本组病例芬太尼平均用量(13.2±1.6) μg/kg,异丙酚用量(550±25) mg。平均麻醉时间(232±26) min,其中体外循环手术38例,CPB时间(109±3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5±29) min。术毕即气管拔管2例,ICU 6 h内拔管48例,占68.5%,平均拔管时间(243±30) min。术后均顺利恢复。ICU停留时间(2.7±1.6) d,术后住院时间(10.1±4.9) d。其中23例患者因手术不顺利,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引流量多而放弃早拔管。术后24 h随访,无一例术中知晓病例出现。
  3讨论
  术后气管导管存留时间过长不但增加肺部感染机会,而且患者因不易耐受、心理紧张致交感神经兴奋,不利于术后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早期拔管,尽早停用正压通气可使呼吸道粘膜功能较快恢复,减少术后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减轻护理强度和降低费用[1]。
  Royston[3]认为:快通道心脏麻醉技术应包括3个方面:(1)尽早拨管,即术后拨管时间<3 h;(2)尽早脱离ICU监护,时间<18 h;(3)尽早出院,住院时间<5 d。实施快通道麻醉的前提是必须首先保证患者安全、维护血流动力学及内环境的稳定。若患者有下列情况则应放弃“快通道心脏麻醉”:(1)术前射血分数<25%;(2)需用LABP等辅助循环的患者;(3)心肌梗死进展期的患者;(4)伴有左束支传导阻滞或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本组病例,其术后拔管时间、ICU监护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超过该标准。但考虑到患者均系高龄患者,合并有多种并发症,体内药物代谢慢及麻醉风险较大,拔管时间可适当延迟。采用该麻醉方法使患者康复加快,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符合快通道麻醉标准。

  术中要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以避免知晓发生。术中知晓是全麻患者意识存在的标志,使术后患者产生精神创伤。一般认为心脏手术麻醉以芬太尼为主,故术中知晓率比一般外科手术高。术中我们采用持续异丙酚泵注、低流量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术后随访无一例知晓病例发生。
  术后疼痛、各种管道刺激是造成患者不适、应激反应增强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有效的镇痛有利于患者的呼吸与排痰;适度的镇静有利于控制心率和血压,预防心肌缺血,对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我们采用小量吗啡分次注射或镇痛泵自控镇痛术,明显减轻了患者的不适症状。术后出血是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和延迟拔管最主要的原因。故关胸时应严格止血,根据病种及ACT时间掌握鱼精蛋白用量。另外,术中肝素化后常规应用氨甲苯酸20 mg/kg泵入,可保护CPB中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反应和血小板第3因子功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4]。
  高龄患者麻醉的高危因素除年龄外尚包括高胆固醇、高血压(收缩压>160 mmHg)、吸烟史、明显的左室肥大及糖尿病[5]等。且患者多合并有肾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有较大差异,麻醉应采用对心血管影响小的药物如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瑞芬太尼等。单纯应用超短效的瑞芬太尼实施“快通道”麻醉,术毕拔管时间并不比应用芬太尼或苏芬太尼的患者特别提前,ICU留治和住院时间以及总的费用差异也不十分明显[6]。术中复合吸入麻醉可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有利于术后早期拔管。诱导时宜缓慢给药,根据患者反应逐渐加深麻醉,避免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术中应遵循:(1)血压升高或降低不超过术前数值的20%;(2)平均动脉压一肺毛细血管楔嵌压>55 mmHg;(3)平均动脉压(以mmHg计)与心率的比值>1,体外循环前其比值>1.2;(4)收缩压>90 mmHg;(5)避免心率增快的同时血压下降。冠心病患者麻醉管理原则主要应保证心肌的氧供需平衡,增加氧供,降低氧耗。瓣膜病变的患者麻醉管理的重点是努力增加前向血流。大血管病变患者则应更好的控制血压。老年患者术中可适当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合并房颤等心律失常患者术中可安装临时起搏器;术中适当补血、钾、镁等,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稳定。术后维持正常体温,低温不仅延迟麻醉药物代谢,而且导致患者寒战,氧耗增加。鼓励患者深呼吸,积极体疗、及时排痰等,减少术后肺炎和肺不张发生率,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改善预后[7]。处置得当,高龄患者亦可安全应用快通道麻醉技术行心血管手术。

  []
  [1]黄宇光,罗爱伦.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麻醉学[M].北京:协和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0.167
  [2]唐培佳.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5,11(4):318-319.
  [3]Royston D.Kahl M,Palmer R, et a1.Patient selection and anesthetic management for early extubation and hospital discharge:CABG[J].J CardiothoracVasc Anesth,1998,12(Suppl 2):11.
  [4]陈子英,石凤梧,张文立,等.氨甲苯酸对体外循环中血小板的保护和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12):748-749.
  [5]建平.老年心血管患者手术的麻醉[J].实用老年医学,2007,2l(3):162-164.
  [6]Engoren M.心脏手术应用芬太尼、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实施快通道麻醉的比较[J].AnesthAnalg.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3(6):378-379.
  [7]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6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