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障碍的神经音乐治疗
【摘要】 推广以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与改善为目标的神经,在全球老龄化的进程中,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而又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老年精神障碍的接受型神经音乐治疗和表达型神经音乐治疗,强调了表达型治疗方法的神经系统功能康复和改善的特性;同时,作者也择要介绍了欧美国家神经音乐治疗的诊断、评估和干预实践经验,认为欧美音乐治疗人员的多学科素养训练,实践过程中团队合作的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保证神经音乐治疗实践的性与可持续性,使音乐治疗能真正为老龄群体的身心健康服务。
【关键词】 神经音乐治疗 接受型音乐治疗 表达型音乐治疗 老年精神障碍 音乐治疗评估
Abstract:For improving and rehabilitating the function of neural system for the elderly,Neurological Music Therapy is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and positiv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ies as the world is getting aged.In this paper,the author introduces both receptive and expressive neurological music therapy,and lays stress on expressive Neurological Music Therapy for its strong traits of neural function improvement and rehabilitation.Furthermore,practical experiences from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in diagnosis and assessment for neurological music therapy are briefly introduced with appreciation:the multidisciplinary training of therapists and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work in neurological music therapy practice make it possible to guarantee the scientific,long lasting development of the therapy itself and qualified the mission for the health and happiness of the elderly.
Key words:Neurological Music Therapy;Receptive Music Therapy;Expressive Music Therapy;senile mental disorders;assessment for Music Therapy
自劳动创造人类以来,音乐活动就开始了。在人类漫长的发展中,音乐发挥着协调、提高劳动效率,协调、和谐人际关系,以致协调和谐心身、维护与增强健康的作用。19世纪末叶,随着生理、心理科学的发展,“音乐治疗(Music Therapy, Music Rehabilitation)”的概念开始显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音乐治疗逐步发展成另类心理疗法(Alternative Psychotherapy)—治疗(Art Therapy)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作为在欧美兴盛半世纪的新兴领域,音乐治疗业已进入于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范畴,并于20世纪90年代认证为卫生保健行业中的一种职业。在跨世纪的全球老龄化进程中,音乐治疗已经成为老年精神障碍的重要的心理治疗备择方案之一。
1 音乐治疗的基本概念与神经音乐治疗
1.1 音乐与音乐治疗
音乐治疗中,音乐的概念取其广义[2],即:经过组织,具备节奏、音高、音色等基本要素的音响片断。组织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活动,它可以在知觉的层面上发生,也可以通过思维到行动的过程再创;经过组织的音响具备节奏、音高、音色等基本特征,但并不局限于这些特征,人类创造的音律、和声、乐器、音响设备以及表达方式,赋予了组织起来的声响以至善至美的审美特性。后者,正是狭义的音乐定义:由专门的音响组织活动产生的音响活动方式和产品。
根据英国音乐治疗协会提供的资料[3],音乐治疗被定义为:一种人际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治疗师运用音乐及其所具备的一切特性—生理的、情感的、心理的、社会的、审美的、精神的方面,帮助患者改善、恢复、维护健康。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的需求通过音乐要素直接表达出来;在另一些情况下,则通过医患或团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表达出来。所运用的音乐可以由治疗师或患者特意创作,也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现存乐曲中选取。
从上述定义中不难看出:①音乐于人的功能意义是多方面的(生理的、情感的、心理的、社会的、审美的、精神的,对健康的改善、恢复、维护);②强调音乐达到治疗目的的基本途径仍然是经由沟通达到积极人际关系的构建,这与心理治疗在本质上是相通的;③治疗过程中,音乐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个体的或团体的[4],聆听的或自创的,单纯音乐的或结合语言以及其他相应活动方式的;④音乐治疗的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接受性音乐治疗(以聆听为主)与表达性音乐治疗(以参与自创为主);⑤欧洲的、英国式的音乐治疗更注重表达性和参与性。
1.2 接受型音乐治疗与表达性音乐治疗
接受性音乐治疗运用范围较为广泛。随着录音技术乃至当代数码音响技术的成熟,获取现存的音乐听觉产品已经演变为时尚。但是,用于接受性音乐治疗的音乐听觉产品,必须根据诊断,适应患者的心理问题和文化背景,以选择合适的乐曲,以及聆听的方式。具体的接受性音乐治疗技术有:音乐放松、音乐意象与形象化技术、音乐拼贴、歌词讨论与分析、音乐怀旧与生活经历回顾、音响治疗、音乐律动技术、以及其他音乐审美聆听方法。
表达性音乐治疗涉及音乐感受的外化,或者运用音乐演奏或伴随方式(舞之、蹈之、游戏,等等)来表现,以达到沟通目的一系列策略与技术。表达性音乐治疗可以分为再创型和创造(即兴)型两种基本类型。结构化再创型音乐治疗指采用现存的乐曲进行演唱或演奏的音乐治疗活动,对现存乐曲进行表现的时候,可以根据治疗需要进行表达式再创造;半结构化再创型音乐治疗则可以根据治疗需要,在演唱或演奏过程中对现存乐曲进行随意变化和发展;一些音乐治疗学者把音乐技能学习活动也归入再创型音乐治疗。创造(即兴)型音乐治疗则尽可能摆脱现存乐曲,根据治疗的需要,鼓励患者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完全随意地、即兴式地通过歌唱和操弄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此时此地的内心境遇。并且,通过音乐表达与他人进行符号性音乐沟通,在表达中调整、实现主题改变,达到身心在活动中的协调。欧洲的音乐治疗专家主张在表达型音乐治疗中,治疗师应该尽量采用纯粹音乐材料,尽量避免言语符号的运用。
1.3 音乐治疗功能类型的新领域:神经音乐治疗
近年来,“神经音乐治疗(Neurological Music Therapy)”这个综合性音乐治疗概念频频出现。顾名思义,神经音乐疗法就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状况为基本目标的音乐疗法。神经音乐治疗运用大脑皮质可塑性模式(cortical plasticity models)与脑部功能联结功能(functional connection)原理,采用音乐的节奏模式、声音模式等速度、时间特性,整合接受型音乐治疗、表达性音乐治疗与其他行之有效的音乐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排除精神障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神经科学杂志(Journal of Neurologic Sciences)》、《神经康复杂志(Journal of Neurologic Rehabilitation)》、《中风与脑血管疾病杂志(Journal of Strok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5]等国际权威刊物,近年来连续报道了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音乐生物医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in Music)负责人、德裔美籍小提琴家迈克尔.H.陶特博士(Dr.Michael H.Thaut)所领导的团队,多年来在“神经音乐治疗”领域内的探索与成就。在陶特博士的“神经音乐治疗”团队中,囊括了音乐治疗师、神经科医师、物理治疗师、生物医学工程师等专业人员。陶特博士团队的服务对象大多是脑中风患者,或脑损伤导致行步与语言障碍的患者,其中老年患者居多。
2 老年精神障碍的神经音乐治疗
老年精神障碍的特征使得治疗师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更多地考虑周期较长但比较稳妥的“康复”型治疗策略。因此,在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中,神经音乐治疗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选择。
2.1 老年精神障碍的认知、情绪、行为特征
老年精神障碍的病理主要与神经系统的老年期退化有关,与这个过程平行的还有神经生化系统活动功能的衰退。因此,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情绪反应以及行动能力一般会表现出一定的功能性失常。由于行动障碍造成摔跤,引起的中风导致脑损伤,常常使问题更加严重。
老年性痴呆(Dementi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精神障碍。在认知功能方面常常表现出感知缺失,不能指认、识别物体,记忆力下降甚至丧失,语言表达困难;情绪功能方面表现出幸福感缺乏、抑郁、麻木、冷漠,以致情绪失衡反常;行动功能方面则表现为肌肉控制能力差、动作准确性差、活动能力减弱,甚至行走困难。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老年痴呆症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阿尔茨海默症(AD,Alzhheimer's Disease)是一种最常见的痴呆症,多发于老年期[6]。DSM-IV-TR将AD定义为一种慢性疾病,具有4A特征:①健忘症(Amnesia);②失语症(Aphasia);③失用症(Apraxia);④失认症(Agnosia)。阿尔茨海默症与一般老年性痴呆不同之处,是它的发生与家族史联系较为密切。
帕金森病[7]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帕金森病流行率约为1‰.由于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帕金森病的患病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其家族性病例很少。
中风[8]发生的基本原因是动脉血管、心脏、血液等几方面的病变引起动脉堵塞或溃破,导致颅内充血,挤压皮层而引起脑组织损伤,进而脑功能严重受损,致人瘫痪甚至猝死。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城乡中风居各类死因的第二位,年发病率约为1‰~2‰,年死亡率约为0.6‰~1.2‰,患病率在5‰以上。全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0万,每年死于中风者近130万,患病人数高达500万以上。在治疗中风脑外科手术后的康复中,恢复皮层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成为主要目标。
前面谈到的几种主要老年精神障碍,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神经系统的不可逆退化或损伤为基本起因[9]。目前,治疗系统中缺乏有效措施保证神经系统功能的迅速恢复,因此,采取康复型措施维护、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状况,减缓症状发展进程,成为最现实的治疗目标。尽管这类方法的作用和效果可能比较缓慢,但也确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选择。
作为康复型治疗的重要另类治疗方法,神经音乐治疗中的接受型音乐治疗提供听觉刺激,表达性音乐治疗提供除听觉刺激以外的动觉刺激,能够触动生命中枢旧皮层附近区域。而该区域持续的、适度的唤起,能够维持和改善局部、甚至整个皮层的神经功能状况。
2.2 老年精神障碍的接受型神经音乐治疗
一般接受型音乐治疗,大多以聆听某些经过选择的乐曲为主要形式。其作用主要是帮助患者减轻压力、改善睡眠状况、改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或循环系统功能状况。从事音乐治疗的心理治疗师开出音乐处方,向患者介绍一些合适的音乐CD,或者配有图像的VCD、DVD,患者可以回到家中,根据音乐治疗师的指导适时、适量、适式聆听,或配以相应活动。根据笔者本人从事音乐治疗的临床实践,接受型音乐治疗一般包括以下方式,①聆听与审美经验分享;②音乐放松。以音乐作背景,采用语言诱导进行催眠,促进患者适度深度放松;③音乐聆听与会谈。通过音乐聆听过程,治疗师了解患者身心、精神状态,结合谈话力求改善心理压力或促进人际关系。
以上接受型音乐治疗方式,既可以个别治疗的方式,也可以团体治疗的方式进行。
在老年精神障碍的神经音乐治疗中,接受型活动主要针对老年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状况的改善,而且,首先从认知功能的改善入手。一般策略是:针对老年精神障碍认知方面不同问题的特点,在尽可能调动多种官能和肢体功能的前提下,设计适合其智力特征、理解能力、情绪特征、语言与沟通特点的音乐活动,以提高患者的心智能力,引导患者体验积极情绪,提高患者进行动作联系的积极性,达到积极的康复效果。
接受型神经音乐治疗中的认知性活动包括:①听知觉训练;②听音模仿与发声诱导;③听觉与视觉整合训练;④音乐节奏诱导的肢体律动与步态控制。例如,在帮助中风病患的步态训练的时候,音乐治疗师以手抱竖琴,引导患者进行步态等速、增/减速的练习。或者,音乐治疗师弹奏与患者行走功能状况相符合的特定旋律、节奏,配合物理治疗师牵引矫正病患肢体动作,进行同步练习;⑤心理性回顾活动。通过聆听患者过去经验关联强度较大的音乐,引发回忆,然后通过医—患之间的分享或团体成员之间的分享,调动积极情绪,激活记忆。这种方法也适宜临终音乐关怀。
神经音乐治疗中的接受型方式比一般接受型音乐治疗,要求患者在聆听过程中表现出更多主动性,更多结合表达性因素。治疗师往往根据接受型活动中患者的行为表现来判断、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也根据这些表现对患者状况进行再诊断、再评估、再处方,以及再配置。
2.3 老年精神障碍的表达型神经音乐治疗
在老年精神障碍的神经音乐治疗中,表达性方式应该属于主流。神经系统的康复,适宜的音响刺激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由这些刺激引发、激发的神经与神经肌肉活动。这些活动,可能使失用的或者功能弱化的神经结构重新活跃起来,恢复功能或者增强功能。
在表达型神经当中,患者不必具备音乐训练背景和音乐技能。正因为如此,在表达型神经音乐治疗中用于演奏的乐器通常以容易操弄的打击乐器(percussion)为主;有时也采用人声,进行演唱。由于音乐治疗中,音乐活动的目的不在音乐本身,而在于治疗,因此,对演奏或演唱的价值判断基本上是一种“过程取向(process orientation)”:在评价治疗过程是否达到治疗目标,主要从参与者动机激发程度、用音乐进行沟通的积极性、参与和投入程度,以及参与者的积极主观感受,而不是演奏、演唱的音乐性和美感。
表达型音乐治疗的再创式技术中,主要是以演奏、演唱形式为主的娱乐性音乐活动,多以团体方式实施,帮助不同症状、不同患病程度的精神疾病患者,通过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以音乐为符号的非语言交流,达到自我情感表达、社会互动、提高自我觉察和自我调节水平。
再创式音乐治疗的技术关键,在于临场音乐的使用与临场互动的组织和引导。笔者2007年夏天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柏特雷豪斯(Bay Tree House)老年疗养所参与了一次团体神经音乐治疗,亲身感受到这个技术关键对治疗进程的积极影响。在这次团体活动中,我用曼陀铃即席演奏一段曲调,之后,安德利拉.弗里曼博士(Anderine Freemann PhD.伦敦的资深音乐治疗师)提议再奏和讨论。在治疗师的引导下,一位89岁高龄的老太太从步行手推车中站起来,作为对我的答谢,用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音即席演唱了《弥赛亚》中的一段咏叹调,并且,与大家分享了她作为一名英国女高音歌唱家年轻时访问中国的美好记忆。这位老太太是一位中度痴呆症患者,Freemann 后来告诉我,这一次的经验对老太太产生了极好的治疗效果。离开英国快一年了,我至今还能记住那些老人们在音乐治疗活动中红润的笑容,以及告别时反复叮嘱我的话语:“Jianguo,we'll be waiting here for you next week(建国,我们下周在这儿等你)” !
创造(即兴)式表达型音乐治疗是神经音乐治疗中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在即兴演奏、演唱活动中,治疗者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由于鼓励参与与积极参与而变得更为平等、更为自由、更富于建设性,而且患者在活动中的高动机水平制导、多感受器、多效应器的介入,有利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与康复。
在欧美国家,多年的创造(即兴)式表达型音乐治疗实践产生了基于不同理论取向和技术背景的具体操作方法,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
创造性音乐治疗(Creative Music Therapy)。英国音乐家诺多尔夫与特殊家罗宾斯(Nordoff P.& Robbins C.)创立。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取向。鼓励参与治疗者运用音乐符号要素自由地、创造性地表达,以调动潜能,修改潜意识中消极意向,促进神经功能康复。
实验性即兴演奏治疗(Experimental Improvisation Therapy)。美国音乐治疗家K.布鲁夏(Bruscia K.)等人创立。存在主义取向,塔维斯托克与T小组方法策略取向。主张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营造自由表现氛围,注重表达过程的分析,借以提高音乐表达与沟通的人际敏感性和社会技能。
音乐心理剧模式(Musical Psychodrama Model)。美国音乐治疗家莫雷诺(J.Moreno)创立。精神分析与格式塔理论取向。以音乐元素代替语言进角色对话、角色扮演、角色分析,促进潜意识主题改变(Thematic Change)。
互动式音乐治疗(Interactive Music Therapy)[10]。英国音乐治疗家奥尔德菲尔(Amelia Oldfield)创立。人本主义与精神分析取向。强调通过音乐表达中凭借音乐符号达成现实自我观念的建立、行为技能的获得与巩固,以及积极行为方式的养成。
类语言治疗模式(Paraverbal Therapy Model)[11]。欧洲音乐治疗家海姆利希(Evelyn Heimlich)等人创立。精神分析取向。在这种治疗方法中,治疗师一反传统音乐治疗中的做法,创造性地将语言、副语言成分、音乐的各种元素、舞蹈律动、心理剧、绘画以及喜剧表演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表达符号,触及潜意识深层次内容,影响生命活动过程和神经活动过程。
上述音乐治疗流派在半个世纪以来的临床实践中,相互借鉴。针对具体精神障碍问题,治疗师大多采各派之长,综合运用,开创了许多具体的治疗技术。
例如,在运用神经音乐治疗方法帮助脑中风患者改善语言功能治疗中,被证明十分成功的技术就有:①针对表达性失语症(expressive aphasia)所采用的旋律声调法(MIT,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Spark等人创立,1976)。治疗师引导患者将其需要表达、宣泄的愿望或情绪,通过音乐元素(如节拍长短、音高、音响强度等)表达出来,实现功能性沟通过程中的非语义性、非威胁性,提高沟通的可接受性和安全性,以及主题转移(Thematic Shift or Thematic Change)的流畅性。这种方法包含了语言符号方法与音乐符号方法的有机结合;②陶特博士团队的节奏性语言提示法(RSC, Rhythmic Speech Cueing ),则根据人对节奏的神经反应原理所创立。神经音乐治疗师手执起失语症病患的优势手(节拍感受的准确性一般高于非优势手),以适度节拍提示、引导,帮助发音困难或语言理解困难的患者减低心理压力,协助其在节奏诱导下进行有效的语音发声和话语练习。陶特博士所创立的其他老年失语症治疗方法,如音乐语言刺激(Musical Speech Stimulation)、声音音调治疗(Vocal Intonation Therapy)、治疗性歌唱(Therapeutic Singing),以及音乐和声改变和进行、歌曲写作[12],等等,都建立在综合取向的治疗策略之上,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指出的那样:这些治疗方法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仍然需要更多清晰严谨的临床研究予以验证。
3 老年精神障碍神经音乐治疗的评估
老年精神障碍神经音乐治疗评估中的基础诊断过程与一般心理治疗一样,需要进行症状和病理两方面的评估。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社区精神健康运动推动了社区心的。社区心理学对健康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它一反传统临床心理学在精神障碍诊断中问题分析水平的单一性(这种个体水平上的分析),坚持用生态学的方法,在基本诊断和干预过程中采取系统的方法,进行多水平、多层面的评估、干预和预后,重视家庭人际环境、邻里和社区人际环境的评估和干预。因此,目前欧美的老年神经音乐治疗基础诊断,基本上采取团队作业(Team Work)的方式,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陶特团队,成员结构中有音乐治疗师、神经科医师、物理治疗师、生物医学工程师,以及社会工作者、社区管理人员、护士,等等。基础评估大多建立在上述人员从不同的分析水平、分析层面上,通过自己的评估手段、评估技术所收集的资料的基础之上。
3.1 基础诊断和干预方案的确定
基础诊断和干预方案的确定采取“会诊”的方式,即,上述来自不同训练背景的专业人员汇聚一堂,展示自己对个案的诊断资料,然后,经过充分讨论,再通过按指标评分、填写综合评定表的方式,表决确定干预的初步方案。同时,形成治疗前的基线数据,以备治疗后效果评估的比较之用。如果个案的老年精神障碍是慢性的,而且该个案所在社区或邻近社区具备音乐治疗条件,在干预治疗整体方案当中,一般会考虑采用神经音乐治疗作为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神经音乐治疗的诊断—配置型评估、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 一旦个案进入神经音乐治疗程序,就还要接受音乐治疗的诊断—配置型评估、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效果及其预后)评估[13]。
老年精神障碍神经音乐治疗的诊断—配置型评估,一般采用谈话法、问卷法和活动分析法,调查分析患者的音乐风格偏好、音乐形式偏好、音乐曲目偏好,以及音乐能力和乐器操弄偏好。通过音乐治疗的配置型评估,治疗师确定接受型音乐治疗或表达型音乐治疗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同时,也获得相应的人格动力性特征、特定音乐符号性特征等方面的信息,以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促成患者的深层心理内容的符号性表达,达到潜意识主题改变或神经功能改善的目的。
过程性评估强调适时记录和及时分析。通过过程评估,获取判断治疗具体方案是否合适的信息,以确定方案是否需要修正。每个治疗单元中的每次治疗,治疗师都必须对治疗实施的全过程中的关键情况(治疗活动按排、患者的知、情、行为表现及变化,以及互动中人际沟通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以如实记载,并在个案治疗小组成员会议中汇报,以接受治疗的过程督导。笔者在剑桥“高访”期间,曾经在著名的剑桥精神卫生中心—爱达.达尔文参加过前述会诊会议和这里提到的督导会议,感受颇深。
神经音乐治疗的终结性(效果及其预后)评估是综合性很强的评估,需要参与个案诊断与干预的整个团队参加,并且,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干预后追踪评估和追踪干预。效果评估需要精神医师和心理治疗师实施神经功能评估和心理行为评估,还需要涉及预后安排的家庭、社区环境评估[14]。
3.3 神经功能评估常用的方法与技术
神经功能评估和心理行为评估评估常常采用比较的方法,确定治疗效果。例如,通过比较患者接受节奏性听觉刺激(Rhythmic Auditory Stimulation)音乐疗法训练前后差异[15],确定治疗效果,、评估此疗法的适用性以及技术关键,等等。评估数据的收集常常采用神经功能测查仪器、录音设备、治疗过程纸笔记录,所取得的原始数据经过特意研制的机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或质的判断分析,判定治疗效果,发现治疗中尚需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4 结语
综上所述,以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与改善的神经音乐治疗,在全球老龄化的进程中,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积极的、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在老年精神障碍的音乐治疗干预中,接受型音乐治疗和表达型音乐治疗同样重要,但表达型音乐治疗方法更具神经系统功能康复和改善的特性。在神经音乐治疗的诊断、评估和干预实践中,欧美的经验值得借鉴。神经音乐治疗人员的多学科素养的培养,实践过程中团队协作的多学科协作模式,能够保证神经音乐治疗实践的性、可持续发展性,使音乐治疗真正胜任维护老龄群体健康福祉的使命。
【】
[1]Pavlicevic,M.Music Therapy in Context:Music,Meaning and Relationship[M].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1997.
[2]Moreno,Jo seph J.Acting Your Inner Music:Music Therapy and Psychodrama,1999.MMB Music Inc.
[3]What is MT? http://www.bsmt.org/what_is_mt.htm.
[4]Moreno,Joseph J.The Magical Music Shop.Journal of Group Psychotherapy[M].Psychodrama and Sociometry,2005,58(1):35-42.
[5]张乃文.音乐治疗与脑中风 http://www.stroke.org.tw/newpaper/Sep/paper_4.asp.
[6]Paul Bennett.Abnormal & Clinical Psychology,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pp.283-284.
[7]www.paper800.com/paper238/2AF0BF06.
[8]http://lib.yixia.net/393/557097/
[9]Jacoby,Robin & Oppenheimer.Psychiatry in the Elderly[M].London:Oxford Press.1997.
[10]Amelia Oldfield.Interactive Music Therapy:A Positive Approch[M].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2007.
[11]Heimlich E.Metaphoric Use of Song Lyrics as Preverbal Communication[J].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1984,14(2):67-75.
[12]Ansdell,G.Music For Life:Aspects of Creative Music Therapy with Adult Clients[M].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1995.
[13]Amelia Oldfield.Interactive Music Therapy:A Positive Approch[M].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2007.
[14]Ansdell,G.& Pavlicevic,M.Musical Companionship,Musical Community:Music Therapy and the Process and Values of Musical Communication.In Miell,MacDonald & Hargreaves(eds)Musical Communica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5]Thaut,Michael H.Training Manual for Neurologic Music Therapy[M].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