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黄”理论历代发展简评
【摘要】 在“阴黄”理论的中,《内经》、《伤寒论》奠定了黄疸及“阴黄”的理论基础,巢元方等隋唐医家始创“阴黄”的理论,宋代韩祗和、窦材两位宋朝医家将其推向成熟,明代张介宾使“阴黄”理论成为主流。
【关键词】 黄疸;阴黄;中医临床;中医诊断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clinical theory for jaundice to be divided into Yin Yellow and Yang Yellow.Such doctors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s Cao Yuanfang firstly put forward Yin Yellow,two doctors in Song Dynasty of Han Zhihe and Dou Cai promoted it mature.The article makes a brief review on the theoretic development of Yin Yellow.
Key words: jaundice;Yin Yellow;TCM clinic;diagnosis
黄疸是中医内常见病多发病,翻阅编写的中医内科学著作,几乎无不提到黄疸分类中的阴黄、阳黄,可见阴黄理论的重要性。但是,仔细深入地翻阅历代医籍,便会发觉在“阴黄”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的有些表述过分抬高了元朝罗天益及其《卫生宝鉴》,而轻视或忽略了宋朝韩祇和、窦材及明朝张介宾对阴黄理论的突出贡献。试就“阴黄”理论的发展过程做一简要述评。
1 《内经》医家和张仲景奠定了黄疸及“阴黄”的理论基础
《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阐明了“黄疸”这一常见病证的临床具体表现和诊断的主要依据。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共有16条条文论及“发黄”,另有3条条文论及“不能发黄”。《阳明病篇》的第260、261、262三条论述了湿热黄疸并提出了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三个著名的方剂。第98、187、259、278四条论述了寒湿或脾虚寒湿发黄的辨证论治。《伤寒论》虽未明确提出“阳黄”、“阴黄”的名称,但已将黄疸病因分为湿热和寒湿两大类,为后世“阴黄”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金匮要略》有《黄疸病脉证并治》专篇,论述了黄疸、谷疸、女劳疸、酒疸、黑疸的病因、病机、病情演变、论治体系及部分鉴别诊断,论述了久延不愈的“黄家”的不同辨治方法。
2 巢元方等隋唐医家始创“阴黄”理论
隋代医家巢元方所著之《诸病源候论》(610年)第十二卷有《黄疸诸候》篇,有黄病候、劳黄候、脑黄候、噤黄候、阴黄候、内黄候、风黄候……共十二八候,其第二十六候的“九疸候”指出了胃、心、肾、肠、膏、舌、体、肉、肝九疸,实共36种。从现有医籍来看,大家一致公认“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名为阴黄”[1]是对“阴黄”的最早论述,但这里所述“阴黄”指发黄但不发热的表现,病因仍为热毒,与后世“阴黄”概念有别。宋《太平圣惠方》论述了急黄、阴黄、内黄、劳黄、黄汗等,并首次提出“三十六种黄”(其中包括“阴黄”概念)。《千金要方》无“阴黄”之名,但记载了“夫黄发已久,变作桃皮色,心下有坚,呕逆不下饮食,小便极赤少,四肢逆冷,脉深沉极微细迟者,不宜服此方,得下必变哕也”[2],是阳黄日久转为虚寒阴黄的临床表现,《千金翼方》对黄疸载“论三首,方二十八首,针灸一十法”[3],但亦未论及“阴黄”。
3 宋·韩祇和、窦材使阴黄理论成熟
宋·韩祇和在《伤寒微旨论》中,除论述了黄疸的“阳证”外,特设《阴黄证篇》,对黄疸的临床表现首次提出分为阴证、阳证,并进行了系统的反思,指出“伤寒病发黄者,古今皆为阳证,治之往往投大黄、栀子、柏皮、黄连、茵陈之类,亦未尝得十全”,他根据“仲景治伤寒……身目为黄,所以然者,寒湿在里不解故也……于寒湿中求之”的论述,悟出道理,补充治阴黄的七首方剂,开创了黄疸病的新篇章[4]。
另一位宋代医家窦材在其《扁鹊心书》(1146年)中指出“黄疸……,此证第一要审阴阳,阳黄必身色光明,脉来洪滑,善食发渴,此皆实证,清湿热利小便可愈,若身热脉浮兼可发表;阴黄则身色晦暗,神思困倦,食少便薄,脉来无力,重用温补则小便长而黄自退,若误作阳黄治之,为变非细。”[5]此论将阳黄、阴黄从症状、脉象、治法、预后各方面进行了对比,并附5首治阴黄方剂,使阴黄理论日臻成熟。
一般认为元·罗天益《卫生宝鉴》将黄疸分为阳黄、阴黄,并将阴黄的辨证论治系统化,《卫生宝鉴》成书于元朝(1281年),肯定比韩祇和和窦材迟,而且罗氏之论内容并未超出韩、窦太多,所以大多所论实拨高了罗氏而未重视韩、窦的工作,这是有失公允的。
4 明·张介宾使阴黄理论成为主流
明代医家张介宾一生著述丰厚,对黄疸的辨证分型、系统治疗有独到见解,其《景岳全书》将黄疸分为四:“黄之大要有四:曰阳黄、曰阴黄、曰表邪发黄,曰胆黄也。”他所论阴黄病因是:“七情伤脏,或劳倦伤形”。他说“黄疸大法,古有五疸之辨……虽其名目如此,然总不出阴阳二证,大多阳证多实,阴证多虚,虚实弗失,得其要矣。”[6]第一次将五疸归并于阴黄阳黄理论中。他详细描述了阴黄的临床症状:“其为病也,必喜静而恶动,喜暗而畏明。凡神思困倦,言语轻微,或怔忡眩晕,畏重少食,四肢无力,或大便不实,小水如膏,及脉息无力等证,悉皆阳虚之侯。”指出阴黄治疗“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此与湿热发黄者,反如冰炭,使非速救元气,大补脾肾,则终无复元之理。且此证最多,若或但见色黄,不察脉证,遂云黄疸同是湿热,而治以茵陈栀子泻火利水等剂,则无有不随药而毙者。”他认为阴黄“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血气,血气复则黄必尽退”,首创使用“如四君子汤、五君子煎、寿脾煎、温胃饮之类,皆心脾之要药也。若六味丸、八味丸、五福饮、理阴煎,及左归、右归、六味回阳等饮,皆阴中之阳虚者所宜也”[7]。在清朝程国彭《医学心悟》(1732年)指出“其间有伤食者,名曰谷疸,伤酒者,名曰酒疸,出汗染衣名曰黄汗,皆阳黄之类也。”“其间有女劳疸,乃阴黄之类,宜用姜附汤加参,术补之。”[7]
5 小结
《内经》以为医生要“察色观脉先别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临床对黄疸也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以症测因分别不同病因而辨别阴黄阳黄,但《内经》并未提出黄疸的阴证阳证分类法,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首创“阴黄”之名,其后,唐宋医家颇有论述,宋朝韩祇和的《伤寒微者论》有《阴黄证篇》,窦材的《扁鹊心书》对阴黄论述也颇为独到,至此,阴黄理论成熟。但金元四大家起,阴黄阳黄理论却并未成风,一直到明朝张介宾《景岳全书》对黄疸的论述再推一个新高,使阴黄阳黄理论成为理论主流,实属功不可没。
【】
[1]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2]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
[3]唐·孙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
[4]宋·韩祗和.伤寒微旨论.四库全书·子部·四四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宋·窦材.扁鹊心书.珍本医籍丛[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
[6]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技术出版社,1959.
[7]清·程国彭.医学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