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院校从事针灸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作者:谢文霞 张劲军 叶天申 陈勇
【摘要】 针对西校学生学习中医针灸的特殊性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医针灸;教学改革;西医院校
Abstract:Pointing to the existent problems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eaching,as well as its particularity,in western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TCM,it tries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 and efficacy,also makes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talents with integration of TCM and WM.
Key words:TCM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eaching reform;western medical college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显著的诊疗效果,与医学一起并驾齐驱,在医学史上做出了不可埋灭的贡献,成为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西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针灸学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份,它具有临床实用性强、可操作性与趣味性,是西医院学生较为喜欢的中医课程之一。
笔者在西医院校执教针灸学16年,教学实践中发现在西医院校中的中医针灸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西医院校的学生由于先接受了西医的思维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接受中医;另外针灸学中经络的循行、交接、流注,腧穴的定位、主治等教学内容比较深奥,抽象玄妙,学生感到难学、难懂、难记,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与掌握中医理论与针灸经络理论?在此谈谈一些体会与思考。
1 教学实践
1.1 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学生对针灸中的经络、腧穴等颇具神秘色彩,充满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好奇心”上好第一课,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始终保持较高的兴趣。所以在第一节课适当的讲一些针灸的悠久、古代名人轶事、针灸的安全有效性、针灸的实用性、针灸的简便性(只要有一枚针,就可以进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当今世界针灸热,很多的国外友人来中国学针灸等方面展开话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
1.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医学的教学并不排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对学生传授知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功能,直观而生动地把疾病的临床症状及诊疗方法,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穿插一些提问和讨论,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逐步引导,启发深入,然后通过分析讲解,使学生及时掌握。课间适当的穿插一些临床实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 重点突出,加强联系实际
(1)经络循行注重横向比较 《针灸学》中经络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总论及各经循行。难点在于各经循行及彼此如何关联,这也是学生们最容易混淆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概念间的相互比较。(2 )腧穴记忆强调联想归纳 《针灸学》中腧穴篇共记载了80个十四经穴,加上经外奇穴共有96个腧穴。在讲述每一个重点腧穴时,首先对穴名释义,与其相关的歌诀,使学生对该穴位内涵的理解准确到位,并能帮助记忆本穴的定位及主治。介绍定位时,采取体表点划法与多媒体的图示法,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该腧穴在自身的具体位置,临近的脏腑组织器官,因而对操作的深浅、角度、方向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对于腧穴的主治范围,我们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局部病变,即腧穴所在附近组织器官的病证;第二,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第三,特殊的腧穴还可以治疗特定病症。通过各经、分类归纳、联想记忆,帮助学生综合记忆腧穴的定位、主治及操作,便于学生记忆与掌握。(3)针法灸法重视实际操作,治疗内容联系实际 针法灸法是操作性较强的部分,没有具体的操作实践,学生无法掌握进针与行针的操作方法,无法理解“得气”的概念,无法理解患者得气时穴位所产生的“酸、麻、胀、重”的感觉与医者得气时手下的“沉紧感”,因此互动式教学显的十分的重要。
1.4 语言简洁明了,少用中医术语
中医学理论古奥深邃,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而学生面对从未接触过的陌生词语则显得束手无策,并产生逆反心理和畏难情绪,以致对中医敬而远之。因此尽量用的语言代替中医的一些术语与古语。
1.5 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
西校的一些学生对中医与针灸有偏见,势必影响其学习中医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他们不了解中医,认为中医不,作为老师可以穿插一些当前研究的最新进展,让学生了解中医针灸的科学性,以期改变他们的偏见。例如适当地讲一些针刺麻醉方面的成果,以及针刺镇痛的有关机理,从西医的角度分析穴位针刺麻醉的机理,因而针灸治疗一些疼痛症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2 思考与改革
2.1 改变“灌注式”课堂理论教学法
针灸课程虽为实验课,但因内容多课时少,无法罢脱“灌注式”课堂理论教学法,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与反感,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多讲授操作要领,少一些“灌注式” 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当场实践,这样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腧穴的进针、针感及针刺补泻手法,通过反复操作,使所有的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对运用针法灸法治疗疾病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其次多一些启发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2.2 要有一定的临床实习课时
目前我院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医学教学主要停留于理论课教学,针灸学没有安排临床见习。西医院校的学生接受的是西医学理论,要让他们理解接受与之完全不同理论体系的中医学,只有让他们深入临床一线,耳闻目睹中医药与针灸的良好疗效,使他们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才能使他们对中医药学产生学习兴趣。
总之,针对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针灸的特殊性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教师认真积极的去探索,并针对西医院校学生的特点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