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中医证候的聚类研究
作者:曲淼 唐启盛 裴清华 李侠
【摘要】 目的: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抑郁症中医证候的分型。方法: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中医症状评定,并将中医症状归纳为16个因子,进行聚类研究。结果:初步拟订6个中医证型,即:心胆气虚型、气虚血瘀型、心肾不交型、脾肾两亏型、肾虚肝郁型、气郁化火型。结论:本研究制定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性,较符合中医理论。
【关键词】 抑郁症;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研究;证实质
抑郁症(Depression)是长期困扰人类的一种精神、心理疾患。它的相当久远。与抑郁症相关的临床描述,自我国先秦时期的《左传》《管子》和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至今,已经延续了几十个世纪。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生活的改变,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中医药抑郁症虽有一定优势,但是有关于抑郁症的中医病机、治法和方药目前均无统一的认识,各医家提出的辨证分型及治法均从个人经验出发,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需要进一步规范研究。本研究从症状入手进行评定,进行一定样本量的证候观察,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证候分型,以期为今后探讨该病的中医学规律奠定基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入选标准 ①年龄:18-65岁;②根据《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诊断标准[1]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③符合抑郁症首次发作患者;④符合抑郁症原发性的患者;⑤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具有一定表达能力;⑥2周内未服用抗抑郁中、西药物者。同时符合上述6项标准者,方可入选。
1.2 病例排除标准 ①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或属于精神分裂症后出现的抑郁;②有证据表明抑郁发作与某一躯体疾病有病因关系;③属于抑郁症复发的患者;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或资料不全等影响观察者。符合上述其中1项者,即予排除。
1.3 一般资料 在2004年5月至2004年1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东直门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等5所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患者共105例。其中男性34例,占31.3%;女性71例,占68.7%。男女比约为1:2.1。年龄:18-65岁,平均(40.85±14.10)岁。其中≥18岁但<30岁24例,占23.3%;≥30岁但<50岁51例,占48.4%;50岁以上30例,占28.3%。轻中度抑郁症患者97例,占92.4%;重度抑郁症患者8例,占7.6%。
2 方法
2.1 建立抑郁症中医证候研究专家组 专家组由11位国内知名中医专家组成,在观察表制定、证候归纳、统计结果判定等方面进行指导。
2.2 证候观察
2.2.1 制订《抑郁症中医证候观察表》,表格主要包括74项中医症状。
2.2.2 采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建立中医证候学数据库。
2.2.3 对10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并将观察结果录入数据库。
2.3 数据分析 将74项症状归纳为16个因子: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虚,心血虚,心火亢盛,脾气虚,脾阳虚,肝气郁,肝郁化火,肝阴虚,胆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虚,痰湿,血瘀。将74个变量降维成为16个变量。
对16个变量进行分析,证候聚类分析使用Hierarchical Cluster过程(分层聚类分析)中的Ward’s method(离差平方和法)合用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欧氏距离平方法)。[2、3]采用SPSS 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4]。
2.4 制定证型主次症及诊断标准 进一步应用相关分析及德尔菲[4]法,再次通过中医专家组讨论,制定各证型的主次症及证候诊断标准。
3 结果
3.1 中医证候因子分布 本研究将74项中医症状归纳为16项证候因子,按照各因子均值排序,结果见表1。表1 中医证候因子分布表结果显示,肾精不足、脾阳虚、心血虚、胆气虚、肝气郁结为分值最高的证候因子。
3.2 证候分层聚类分析 使用Hierarchical Cluster过程(分层聚类分析)中的Ward’s method(离差平方和法)合用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欧氏距离平方法),对证候因子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变量自己的距离进行聚类,将距离最近、最不相似的两个变量先聚类,然后逐步考察各个变量的距离,直到聚类终止。经逐步聚类分析,15个步骤后,聚类过程终止,其聚类过程及结果如树状结构关系图所示,见图1。
树状结构关系图
综合参照分层聚类树状关系图以及K?means聚类,可将16个中医证候因子聚为6类:①心气虚、心阳虚、胆气虚。②心气虚、心血虚、血瘀。③心阴虚、肾阴虚、心火亢盛。④脾气虚、脾阳虚、肾阳虚。⑤肾精不足、肝阴虚、肝气郁结。⑥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阴虚。 经专家组按照中医理论及临床经验进行讨论后,拟订6个证型,即: 心胆气虚、气虚血瘀、心肾不交、脾肾两亏、肾虚肝郁、气郁化火。
3.3 证型诊断标准的确定 进一步应用相关分析及德尔菲法,再次通过中医专家组讨论,制定各证型的主次症及证候诊断标准(具体内容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诊疗指南》)。
4 讨论
中医药抑郁症虽然有一定优势,但是有关于抑郁症的中医分型和治疗方药目前均无统一的认识,处于混乱的状态。各医家提出的分型及治疗方法,均从个人经验出发,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本研究从症状入手,进行一定样本量的证候观察,借助统计学手段初步拟订抑郁症的中医分型。本研究制定的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性,较符合中医理论。
4.1 完成了较客观、全面的抑郁症中医症状调查 客观、全面的中医症状调查结果是进行证型制定的基础。本研究使用的中医症状调查表由专家组结合和临床经验而制定,纳入心、肝、脾、肺、肾、气、血、阴、阳等多方面的代表症状,并依据国家中医管理局1995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对症状进行标准化。因此,在设计时就注意了调查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在调查结束时,将74项中医症状带入Reliability Analysis(信度分析)进行运算。方差分析:F=49.5748,P<0.0001,说明该量表的重复度量效果良好;量表的信度检验:Cronbach α=0.7634,标准化Cronbach α=0.7704,内部信度较高,可客观、真实的反映抑郁症患者的中医症状。而且本研究的中医症状调查结果显示:位于频数分布前30位的症状也基本反应了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因此本次研究的抑郁症中医症状调查是客观且较全面的。
4.2 采用较合理、不失真的降维方法 因抑郁症的证候涉及人体多个脏腑系统,因此抑郁症的中医症状数量也很多,导致运算时代入的变量过于庞杂,统计分析往往得不到较好的结果。而且在中医症状中,有许多交叉症状,而统计学中大部分数学模型属于非此即彼的判定模式,对于交叉症状的处理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因此需要在进行运算之前,首先进行理论指导,对变量进行降维处理。本研究遵循中医基础理论并经专家指导,借鉴心量表的因子运算方法,将74项症状归纳为16项中医因子,一方面将线性的统计运算中融入中医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则达到降维升阶目的,从而减少变量,使结果更加客观,更加符合中医理论。降维后,将16项因子带入Reliability Analysis(信度分析)进行运算,采用alpha模型。方差分析:F=67.4957,P<0.0001,即重复度量效果良好;Hotelling T 2检验:各证候因子间具有较高的内在相关性;量表的信度检验:Cronbach α=0.9751,标准化Cronbach α=0.9786,说明经因子归纳后可反应97.86%的抑郁症中医证候,信度很高。将各证候因子与国际公认的HAMD抑郁量表因子和总分进行相关性研究,发现各中医证候因子均与HAMD量表总分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中医证候因子可客观的反映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因此,本项研究的降维方法符合中医理论及抑郁症症状的分布特点,客观、合理、较完整的反映了抑郁症的中医证候因素特点。
4.3 经中医专家组的指导和判定 本研究的专家组成员为11名国内知名中医专家,从事相关领域的临床工作20年以上,有着丰富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专家组在研究进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并参加了证型诊断标准的权重判定。经应用德尔菲法,综合各位专家的经验和意见统计分析后,最终确立证候诊断标准。
4.4 聚类结果符合中医理论 以聚类所得的肾虚肝郁证型为例:有调查表明,70%的抑郁症患者同时伴有焦虑症状[6],因此临床所见的抑郁症患者多以抑郁和焦虑症状并见为主。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与肾精不足、肾阳虚等证候相符,而与焦虑症状相符的是肝气郁结、肝郁化火[7]。因此抑郁与焦虑并见的中医证候,在临床上多表现为肾虚肝郁证型。其病因病机为素体肾精不足者,长期紧张担忧,忧虑不解,或经历惊吓恐惧,致使肾精受损。肾主骨生髓,上充于脑,而脑髓为脑神存在的物质基础[8],故肾精亏虚,脑神失养,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兴趣索然、疏懒退缩、意志减退等脑神机能低下之症状。而肝肾同源,肾精亏虚,则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疏泄功能不调,气机不畅,从而因虚致实,而形成肝气郁结,最终形成虚实夹杂之肾虚肝郁证候。以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与烦躁易怒并见为主要表现,属本虚标实证,肾精亏虚为本,气机壅滞为标。另外,我们在证候观察的基础上,以益肾疏肝立法,对于属于肾虚肝郁型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盲法的治疗研究,也得出了满意的结果[9]。
由研究结果及理论探讨可以看出,本研究从症状入手,进行了一定样本量的证候观察,借助统计学手段进行证候观察,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与西医诊断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本研究,初步拟订了较符合中医理论,较客观的证型分类,为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提供了一条较新的思路,为揭示抑郁症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在进行了初步尝试。
【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陈 峰.医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3]李永健,方肇勤,邸若虹.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6):8-9.
[4]卢纹岱,朱一力,沙捷,等.SPSS for Windows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出版社,1997.
[5]见曾光,主编.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6]蔡焯基,主编.抑郁症——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曲 淼,唐启盛.抑郁症与中医“郁证”的关系探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4-6.
[8]贾宏晓,唐永怡,张继志.中医“五神藏”理论的认知心理学内涵及其精神科临床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12):1-5.
[9]唐启盛.颐脑解郁法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开放性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21(6):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