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边境战伤救治影响因素及对策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张戎 孟慧 何新建 王兴泰 陈建武 梅冠廷   

【关键词】  西北边境 支边作战 战伤救治

  西北地区是周边相邻国家最多、内外情况最为复杂的一个地区,也是应对连锁反应条件下局部战争和边境军事冲突的“热点” 地区之一。高技术局部战争呈现出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机理复杂,新伤类、新伤型增多,救治困难等特点。加之西北边境大多地处高原寒区和戈壁沙漠,使得战伤救治愈来愈成为各级卫勤指挥机构及支边作战部队关注的焦点。因此,必须着眼未来,努力研究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伤特点及紧急救治对策。

  1地理环境对伤员救治的影响

  1.1高原寒区的影响西北边境大多为高寒山地、戈壁沙漠,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达零下20℃,容易引发高山反应和高原特发病。支边作战行动易使官兵机体长期处于疲劳、精神紧张、个人卫生条件差的条件下,抵抗力明显降低。低温、低氧以及空气干燥的综合作用使参战人员作战能力明显降低,使卫生装备性能难以发挥正常效能,车辆发动机功率下降,减震效果差,在伤员救治过程中及后送途中易使伤员伤情加重,甚至出现二次受伤。

  1.2宿营环境的影响支边作战部队进入作战地域所需物资一般以携、运行量投入战斗,战中消耗依托战役后勤补给,支边行动中的机动阶段与疏散隐蔽阶段易造成生活设施不配套、宿营条件差,很难符合卫生要求,且边境地区人烟稀少,物资贫乏,落后,大多处于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高发区,疾病种类多、分布广。仅新疆地区主要存在传染病就高达25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达17种之多,有些疾病在边境局部地区多次爆发流行,易使战伤伴发其他疾病。

  1.3战场环境的影响高寒山地沟壑纵横,横向道路少,战场容量小,支边作战部队多沿公路、谷地或走廊式通道实施战斗行动,战伤救治与医疗后送也依赖道路实施保障。道路少、路况差,活动空间受限,寻找伤员困难,分级阶梯救治不易实施。途中搁置时间较长,易造成大批伤员留滞,延误最佳手术时机或时机,特别是需紧急救治的危重伤员受到极大影响。另外,高技术条件下支边作战中短时间内伤员发生量大、多发伤和复合伤多,给一线救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战伤特点对支边作战伤员救治的影响

  2.1武器类型的影响高技术在武器装备上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战场形态,而且增强了对人员的杀伤性能和效果。武器种类多样化,伤亡机制复杂,新伤类、新伤型增多[1],使战伤早期并发症更加紧急,晚期并发症增多。新概念武器的使用,使得防护困难,杀伤面积大、损伤部位多、造成复合伤的比例增加,难以把握救治时机,从而对战伤救治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化、生物武器能导致空气、水源和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并且在大面积地域造成环境危害和生态灾难,甚至延续很长时间,从而给战场救治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2.2作战任务的影响支边作战行动节奏快,任务转换快,速决性强,甚至可能在机动中完成主要的作战任务,从而使卫勤工作处于保障部队机动与组织卫勤机动,甚至同时进行的复杂状态。随着支边作战任务的改变,遭敌攻击地域不确定,伤员流向和伤员时空分布不清,群体伤员增多。高原边防支边作战地形复杂,攻击部署易遭敌分割,很可能进行分散卫勤保障,这就要求一线救治力量要强,技术要过硬,以提高开展早期救治的能力和在高寒环境及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救治、生存、再生的能力。

  2.3救治条件的影响高原寒区、戈壁沙漠等特殊地理气候条件造成参战人员劳动强度加大,抵抗力、耐受力、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下降,加之有害军事物质对人员的严重伤害,使战伤内科问题大量发生,甚至外伤和内伤同时存在。而一线救治缺乏安全的救治场所,救治条件受限。这就要求加强野战外科对新武器致伤机理和救治的研究,进一步完善健全其救治技术和措施。

  3对策与思考

  3.1加强卫勤组织指挥高技术战争使传统的一线救治模式受到冲击。因此,必须加强组织指挥,建立适合西北边境未来支边作战战伤救治需要的立体救护和快速反应救治模式,如建立高原边防卫勤信息指挥系统、空运伤员体系、内外科及有关专科相结合的救治方案,完善远程会诊与手术指导系统等。同时,应避免将组织体系作为救治阶梯的依据,而应将医疗救治环节作为简化救治阶梯的要求,既要坚持分级救治,又要避免因分级过多而延误时间。结合高寒山地支边作战,应根据战术地域空间、地形道路和后送工具等条件,将团救护所加强到营连,实施现场救治和紧急救治任务。执行支边作战任务的部队还应认真探讨营救治技术前伸到连的课题,以强化自身技术力量,扩大救治范围。

  3.2加强战救技术训练现代战伤救治理论特别强调时效救治在战伤中的作用和地位,把首次救治放在重要位置。《战伤救治规则》2006版明确“首次战(现)场急救,宜在负伤后10 min内实施;紧急救治宜在人员负伤后3 h内实施。”这对挽救伤员生命、稳定伤情和降低伤死率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战伤救治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卫生人员及连队卫生战士、骨干的战救技术训练。除广泛开展战伤救治五大技术训练和生命基础支持训练外,应针对可能承担的作战任务,结合高原边防、戈壁沙漠的特点,加强体能训练和野战外科的技术训练,使营救治技术前伸到连,不仅体现在营军医加强到连,更应体现在营救护所掌握的救治技术强化到连。同时,还应对参战人员进行自救互救训练,使作战人员学会判断伤情,当受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时能自救互救、注射抗毒素、静脉注射、烧伤急救等。

  3.3加强卫勤装备器材改革未来战争中支边作战的机动性、快速性以及部队沿山地通道分散部署等特点,对医疗设备的轻便、灵活、高度机动、功能多样,以及特种卫生车辆的性能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使急救、监护、诊断、形成完整体系,有效地争取和利用时间,提高快速反应与快速机动能力,以火线抢救、早期救治、机动后送为重点,加强卫生装备系列化、标准化和模块化的研究,才能真正为战伤救治提供物质基础。对单兵卫生装备的研究应符合战伤救治的要求,并能灵活拆卸、按需组合,利于卫生人员携带和实施救治。1998年美陆军为卫生员配备了马甲型医疗包,穿着后可以腾出两手方便地将卫生物品带到伤员跟前,既有利于发挥一线卫生员的救治主力作用,又能避免高寒山地作战中地形复杂、兵力分散给战伤救治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应在可能爆发危机的地区或其附近“预置式”储备部分成套装备和战救物资,特别是对血站、制氧站和制剂中心,以及“三防”药材补给站的建设,制订出相应的供应标准和技术储备能力,利于战时的有效供应[2]。

  3.4加强战伤救治研究深入探索西北边境支边作战战伤的致伤因素、发生和战伤特点,是提高战伤救治水平的基础工程。特别是对新式武器损伤机理进行追踪研究,建立有关伤型的动物模型,研讨致伤机制,研究特效药物药械,提出救治措施和方案是提高战伤救治水平的重要前提。同时,应加强有关火线抢救的救治技术训练课目研究,规范训练层次、训练方法及训练教案,依据2006年版《战伤救治规则》的要求,细化支边作战各类战伤及战伤并发症的分类、救治标准、抢救方案,正确地采用有效救治措施,遵循分级救治、时效救治、整体治疗、精确高效的基本原则,提高救治质量。深入研究战伤中内外科一体化救治课题、卫生装备配备与问题,并使其成果尽快转化为战斗力和保障力。

【】
    1岳茂兴. 现代特种战伤特点及其对策.人民军医,2003,46(1):3.

  2盛志勇,王正国.高原战创伤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