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黄毓娟 时间:2010-07-12

【摘要】  针对目前在实际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而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动手机会少、临床实践不足、体格检查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并尽量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以促使学生更加重视基本技能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如何在实验课教学中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值得探讨。

【关键词】  诊断学 实验课 教学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1]?。良好的教学方式是让同学掌握基本的临床医学诊断方法的重要途径。诊断学的教学方式与基础课程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别。基础课程主要是在课堂上和实验室完成,而诊断学有大量教学活动在中进行。这就成为诊断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难点和关键。?

  1  目前不同专业层次的诊断学实验课的安排

    随着的,高校办学越来越趋向多样化、综合性。就目前中医院校开办的专业而言,中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骨伤专业、护理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等,实验课学时在20学时左右;而像非医学专业如医学心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医学专业、口腔工艺专业等总课时相对医学专业来说少,实验课在10学时左右。

    2  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环节

    诊断学实验课根据教学的需要,有以下环节。

    (1)检体诊断的实验室操作技能训练(又可称为生理见习)。按照检体诊断的内容和顺序,生理见习包括:检体诊断的基本方法,一般状态及其头颈部查,肺脏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教学。(2)心肺模拟人听触诊及腹部模拟人检查。(3)观看诊断学基本技能及心电图等的电教片。(4)临床实践。(5)实验室诊断的部分实验。(6)心电图实验。(7)病历分组讨论。

    3  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

    目前,就我校的学生和教学特点而言,诊断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如下。

    3.1  检体诊断的实验室操作技能训练是诊断学实验的关键,关系到学生对医学基本技能的掌握。

    3.2  心肺模拟人听触诊(一般在心脏检查之后进行)和腹部模拟人检查穿插在检体训练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形象性。

    3.3  实验室诊断的部分实验因专业不同而异,例如,中医专业、临床医学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等就选择进行此项环节,其他如非医学专业因学时少,教学要求不同不进行此项环节。

    3.4  临床实践是教学的又一关键和难点。诊断学涉及许多临床疾病,为提高学生学习诊断学的兴趣,在教学环节上应安排一定的临床见习,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接触患者,将疾病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都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见习,并根据见习结果进行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但由于目前医疗市场的改革,病人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之高校扩招,学生班大人多等原因,给临床见习带来一定困难。

    3.5  因学生专业和层次的不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环节。

    3.6  分组多以15人/组为标准。如果分组过大,学生观察和学习、老师示教就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7  问诊和病历书写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多加练习。这部分理论课讲完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多写几篇病历,以便学生掌握一般的病历格式。同时还安排学生到临床接触患者,亲自问诊,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和书写病历。但是由于学生缺乏自觉性,病历完成情况不好。加之学生学习诊断学时初步接触临床,在病人面前有不好意思、难为情等心理影响,所以教学环节效果不佳。

    4  就诊断学实验课的现状提一些个人的拙见

    4.1  加强诊断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多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课中,老师必须做到统一手法,规范动作;学生要分组训练(最好两人一组),互换角色。由于实验课堂上的练习,毕竟太少,应嘱学生回寝室再自己练习。课堂训练时,老师应进行巡视和辅导,及时纠正不规范动作和手法,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参照,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由于学生专业的区别,医学专业学生可基本保证实验课各个环节的进行,但应把重点放在检体训练和临床实践中。对于非医学专业学生应着重进行检体训练,这样可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4.2  改变传统的模式  打破传统的考试方法,即笔试和实习前临床考核(同学之间的互相检查),传统的考试方式着重考学生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录像考试以形象生动的具体画面展示在受试者面前,并且把一个个的实际问题交给受试者,要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重点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诊断学考试近乎床旁考试[2]?

    ?佣?拐锒涎д嬲?晌?俅惨窖У幕? *ぁ糞THZ〗4.3  基于第2点,就一定要加强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4.3.1  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3]?

    ?缭诖笱Ф?昙毒涂?枇俅惨窖?迪胺矫娴目纬痰取*ぁ糞THZ〗4.3.2  增加临床实践的学时数,带教老师最好长期从事临床工作,以便和病人建立良好的教学合作关系。

    4.4  实习课分组不宜过大。搞好诊断学的教学,加强实验课的教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能力及其临床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4.5  目前检体训练的实验课教学方法主要是经典的教师教、学生做的模式,所以加强教师的监管性和学生的自觉性尤为重要,鼓励学生多动手。

    4.6  多进行病历讨论教学  带教老师选择比较典型的、难度适中的病历,让学生根据病历提供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历分析讨论,提出完整诊断和诊断依据。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临床诊断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对以后进入临床实习和工作打基础。

    4.7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投资建立临床技能中心,目前我校已在新校区投资建设了实训中心。如果能够建立临床诊断技能培训分中心,那会更好。

    笔者认为,临床诊断技能培训分中心应建设:

    (1)模拟病房:下设心肺听触诊训练室,腹部检查训练室,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和五官检查训练室,急重症抢救训练室,病患处理训练室。

    (2)模拟门诊:使用SP(标准化病人)[4]?进行教学,并建立为SP的模拟候诊场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临床见习面临新的困难,如病人和主管医生不配合教学、病历不易查阅等。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包括加强与病人及医护人员的沟通、采用SP(标准化病人)及多媒体教学、增加课时及交叉轮转教学的方法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和教学的矛盾,对保证临床见习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临床操作技术训练室:选择临床常用的操作技术(如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静脉插管术等),利用模拟人进行训练。

    (4)多媒体学习、评估室:利用现有诊断学课程网站,建立多媒体学习中心,同时建立化的训练评估体系,对每位训练者进行评估。

    当然,这些不是简单的设想所能达到,需要再努力。

    4.8  开设临床基本技能这门课程  临床基本技能为医学重要桥梁课程,也是实践新教学模式的重要课程之一。如果有成熟的开课条件,可选择资深诊断学方面内、外、妇产科、儿科等专家教授,辅以护理、影像及机方面教师担任,再根据需要从临床抽调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参与教学。为学生训练和老师示教提供优良的环境,保证基本技能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需要。

    我校的心肺模拟听触诊训练就是很好的临床技能训练的实例,只是开放程度不够,未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4.9  多开展诊断学技能比赛   诊断学技能比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诊断学的兴趣,而且在比赛过程中学生更有效的学习了技能训练检体诊断的方法,并且容易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诊断学的教学与学生的临床实习间隔时间较长,部分学生对基本的操作内容有的可能淡忘,所以有必要在实习前再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考核。以便使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个回顾性复习,到临床实习阶段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实际工作。

    5 

    本文对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当然也存在着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克服困难,从多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
  1 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9.

2 羊裔明,吴谨渚,欧阳饮.医学生诊断学方法的探讨.医学,1991,(6):27-29.

3 梁仁,陈远存.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初探.浙江医学院学报,1991,(2):77-78.

4 严谨,邹天然. 医疗体制改革后临床见习的困惑及相应对策探讨.医学教育,2004,(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