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丹溪的脾胃论治思想
【摘要】 溪承东垣之法,然不拘泥其对脾胃之治, 主张清养脾胃,顾护胃气阴精;甘温助脾,益气扶正补虚;调气健脾,温通解郁祛邪。本文从多方面初步探讨丹溪的脾胃论治思想。
【关键词】 朱丹溪 脾胃 清养脾胃 甘温助脾 调气
朱丹溪(公元1281~1358年),字彦修,浙江义乌人,乃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创立的丹溪学派对中医理论影响深远。[1]其“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理论是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部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朱丹溪关于脾胃方面的论述不多,因此脾胃研究论著多未提及。朱丹溪上承东垣之法,然不拘泥其对脾胃之治,不尽采用东垣方,其治病处方自有特色,临证极为重视“胃气”,无论用药寒热温凉,论病轻重缓急,处处突出胃气。
清养脾胃,顾护胃气阴精
丹溪认为:“胃气者,清纯冲和之气,人之所赖,以为生者也。若谋虑神劳,动作形苦,嗜欲无节,思想不遂,饮食失宜,药饵违法,皆能致伤。”因此临证用药当顾护胃气阴精,勿使过用辛香燥热,寒凉生冷,以免损伤胃气耗劫阴液。又谓:“胃为水谷之海,多血多气,清和则能受,脾为消化之气, 清和则能运”,“阴主静,内外两静,则脏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两气有养,阴血自生,肠胃津润,传化合宜”。朱丹溪认为脾胃为多血气之脏腑,故用药当清和,唯有清和之气,方能健运脾胃,助脾胃运化水谷。在临床用药上,他认为平胃散之苍术厚朴性温燥,“亦是决裂耗散之剂,实无补土之和”,故在临证中常常加入甘草甘润以调护胃气。[2]在《局方发挥》中也反复强调脾胃不宜辛香燥热。此论实际上开创了后世脾胃养阴学说之先河。“清养”脾胃之思想体现于其临证用药,朱丹溪认为“气有余便是火”,故治病注重条畅气机、扶持元气,使中气复而元气足、阴火敛而相火降。朱氏认为补阴精必补胃气,脾胃得以“清养”,方能收养阴之功。临床择用人参、白术等甘温补气之品,可敛降有余之相火。 例如在使用阴虚火旺病证的大补阴丸上,明确指出:“气虚以补气药下,血虚以补血药下”,并不单用。例如在血病中,血虚者,丹溪往往于“四物汤中倍加白术,佐以陈皮,健脾行气,清养脾胃”。[3~4]其用药平和,健脾多用白术,若用温燥之苍术也常配甘平之甘草润泽胃阴。丹溪喜在临证加入姜枣调护中脏,清养脾胃,因姜枣相配性温和,能温和脾胃,补养脾胃之气阴。
由此可观,丹溪“清养”脾胃是朱氏养阴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养阴兼顾益气。
甘温助脾,益气扶正补虚
丹溪上承东垣脾胃论思想,但又不拘泥东垣之方。综观《名医类案》中所录的丹溪病案,可发现人参、白术、甘草、黄芪出现频率较高。人参与白术性甘温,能补脾益气,两者合用能健脾燥湿,助脾运化,人参兼能益气生精,性温而甘,能养胃中气阴,以达阳生阴长之功。黄芪益气补脾,兼能升提脾中清气,升清方能降浊,只有升降有度,脾胃方能运化正常。甘草性甘平,能益气补中,缓解止痛,调和诸药,祛痰止咳,其性甘能补能和,能润泽胃阴又能补益脾气。[5]
丹溪擅化裁补中益气汤和人参养胃汤治多种杂病,他重视补脾益胃,调理脾胃,认为“补肾不如补脾”,例如在三补丸(黄柏、黄连、黄芩、龟板)方后指出:冬用生姜,夏加砂仁,皆是能温和中焦之品。丹溪在论治痰法时强调健脾,他认为:“实脾土,燥脾湿,是治痰之本法也。”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湿胜,湿聚则痰生。脾病湿胜为痰之本源,故实脾土,燥脾湿,助中焦之转输,乃绝痰之源的治本之法。[6]基于此,朱丹溪治痰,处方用药多性温平,以燥湿健脾为主。他推崇二陈汤,将其作为治痰基本方,认为:“二陈汤,一身之痰皆治也。其在下者加引下药,其在上者加引上药。”朱丹溪实脾燥湿多用人参、黄芪、苍术、白术、茯苓等甘温之属,中气不升则加升麻、柴胡之类。他创制的补脾丸中,白术半斤,苍术、茯苓、陈皮各三两,可知其意在于健运中州以实脾土。[7]
由此可以看出,丹溪继承东垣治法,重视脾胃,强调脾实而能健运,脾胃不虚方能运化而郁滞不生,邪气自除,故其治病多用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使脾实而能健运,则邪气易治。
调气健脾,温通解郁祛邪
丹溪学术思想的重要部分“六郁学说”,即是气血痰湿食火诸郁乃是致病的邪气。“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这一段名言强调人体脏腑阴阳的平衡、和谐和顺畅的状态受到破坏、阻滞,以气郁为先,其他郁证相因为病,气、血的郁滞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因素。人以气和为本,气和则病无由生。故丹溪在临证用药多着重调气解郁,其用药多甘温,以甘能益气,而温能行气之故。病虽言六郁,但侧重于气郁为主。气郁则易致湿滞,在气郁之基础上,多食则伤脾。脾与胃相为表里,功能主运升清,为营养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皆赖之以养,且有益气统血、主肌肉四肢、化痰化湿等重要生理功能。故脾土伤而其气不能转输渗利,气郁则升降失司,可致食滞、血郁、湿郁、痰郁,再加上郁久化火,可生火郁。故临证处方,丹溪多健脾行气以条畅气机,而不是一味用行气之药,而是实脾土,健脾气,调气机以助运化而祛邪解郁。丹溪创立的治郁证名方越鞠丸(苍术、香附、川芎、神曲、栀子)就体现了这一点。越鞠丸中以香附为君,是本于“六郁以气为先”的理论指导。香附解诸气之怫郁,调理气机。丹溪云“凡郁皆在中焦,以苍术、川芎开提其气以升之,假如食在气上,提其气则食自降矣,余皆仿此”。从中可以看出,丹溪认为郁的本原在中焦,当以苍术川芎之辛,开提升之,气升则食自降;另香附与苍术配合,“一升一降,故散郁而平”(《医方集解》);神曲能消食化滞,健脾和胃;栀子清热泻火,导湿热下行。另外在治痰方药上,丹溪也体现了这一点,他提出“实脾土,燥脾湿”为治痰湿的根本方法,反映在具体用药上,丹溪以二陈汤为基本方,取其性质平正,功能燥湿健脾,理气和中,用陈皮、半夏燥湿行气,通调气机;用茯苓健运脾气;用姜枣温补中焦。如治湿痰,善用苍术、白术、半夏、茯苓、人参等以健运脾气,脾气行则气机条达,邪气易祛。[8~9]
丹溪虽强调“阳有余阴不足论”之论,但在论治疾病调理脾胃,补脾行气时喜用甘温之药,如参术甘草姜等以达阳生阴长,养阴配阳。
结 语
丹溪上承东垣《脾胃论》思想,但并非机械接受,而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治病重视胃气,顾护阴精,着重调理气机,以清养为主,其用药喜用甘温,因甘温能助脾气而兼能润胃中湿土。丹溪治杂病多有从脾论治的医案,擅长健脾行气,调理气机,温通解郁祛邪。朱丹溪是中医史上的一代大师,影响深远,要真正全面继承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体系,就必须注重对其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独到特点和实质内容的研究。本文从脾胃方面初步探讨朱丹溪关于脾胃的论述和用药,以期抛砖引玉。
【】
1 鲁兆麟等.中医各家学说[M].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9,178.
2 元·朱震亨.格致余论[M].南京:江苏技术出版社,1985:9.
3 高启龙.试论朱丹溪“清养”脾胃思想[J].江苏中医药,2004; (11):25.
4 章真如.章真如医学十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391,392,400.
5 茅 晓.朱丹溪甘温助脾思想及其后续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2002;(8):12.
6 谢谋华等.朱丹溪痰病见著[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6;20 (1):28.
7 邓雪梅.浅探朱丹溪的从脾治痰与王孟英的从肺治痰[J].中国医药学报,2003;(4);18.
8 元·朱震亨.局方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9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