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例安置起搏器术后健康需求调查及对策
关键词 起搏器 健康需求 对策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的迅速,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而病人一旦安置了心脏起搏器,起搏器就成了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武器。他将终年的陪伴病人,使病人能过正常的生活。而在安置起搏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如何保证病人术后安全生活,了解和满足他们健康需求,已成为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非常重要的课题。如世界上第一个植入心脏起搏器的阿尔内拉松,如今83岁高龄,还能到各地旅行,起搏器陪伴他已度过了40个春秋。说明良好的健康指导可使病人如常人一样生活。因此我们对254例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人进行健康需求的调查。针对调查结果,采取了相应的健康对策。通过九化式的健康教育、“起搏之友”联谊会、学习班式的强化指导等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受到了满意的效果,达到提高起搏器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996年8月~1999年8月,在我院安置起搏器的254例病人中,其中男性137例、女性117例。安置一年以内的有105例;安置一年以上的有149例。 21~59岁的中青年64例;60岁以上老年人190例。文化程度:初小101人;中专、高中98人;大专、大学53人。
1.2 调查方法 通过起搏器专科、专家门诊及“起搏之友”联谊会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由笔者根据心脏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八个方面内容自行改良设计。对254例病人采用问卷与交谈的方法,充分讲解调查目的与填表要求,使病人理解后再填写。调查工作由课题组人员一同完成。对年老、视力困难者,由病人回答,工作人员代为填写,当场收回。健康需求调查内容采用单项选择方法,由病人对每个问题只作最需要、需要、不需要回答,再进行统计学处理。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调查最大的区别在一年以内病人最需要得到心理、生活上的照顾,而一年以上病人最不需要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病情,得到生活上的照顾。所以,对于前来更换起搏器的病人应注意了解其心理状态,尊重病人的要求,尽可能的做好保密工作,特别是中青年病人不但关心安置起搏器自身的个体状况,更关心的是由于自己身体的变化对工作、家庭、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不希望被人当作一个“病人”来看待。而老年人的术后护理,最重要的是在于整体功能的恢复,在于具有健康的心理,使之适应社会,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应根据各年龄层次病人的不同心理需求进行护理,特别注意加强适时的心理护理,而不能千篇一律地执行心理护理,以病人最易接受的方式,协助他们回到自我感觉良好的生活状态。使病人在人格、社会地位、与人交往中充满自信并受人尊重,将安置起搏器后对生活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3. 对策与成效
3.1 对策 根据病人的需求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3.3.1 九化式健康教育达到了广覆盖
普及化:健康教育在我科则采用录音、录像及口头讲述综合进行,病人方便、也乐于接受。
板报化:病区内根据病人的特点及要求设立固定及流动板报。
书面化:采集印发健康资料、特别是性知识等不宜面对面讲述的注意事项。
覆盖化:通过每个护士将分管的病人逐个地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健康教育。
连续化:病人入院至出院,健康教育就相伴而行的。
扩大化:根据知识层次、个人修养的不同及年老体弱、生活不能自理,健康就扩大到病人陪伴、家
属,甚至社会。
及时化:病情多变、情绪不稳定的病人则采用见缝插针开展健康教育。
灵活化:疾病初期、过程中,健康教育内容各不相同,不能千篇一律,应灵活掌握。
实用化:指导病人掌握与自己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使病人感到实用。
3.3.2 “起搏之友”联谊会式的健康教育提供了寓教寓乐的场所
每年举办“起搏之友”联谊会是我院开展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起搏器安置后就必须终生携带,因此病人时常会产生恐惧情绪,尤其是中青年,对于将终生依赖起搏器心存顾虑,对术后的生活质量缺乏信心。为此我们通过播放录音增加理性认识,还将安置起搏器时的手术过程拍成录像进行播放,来增添病人的感性认识;并让其参加“起搏器之友”联谊会,为其提供一个可以倾诉的场所,让具有同样遭遇、同种疾病的人共同交谈;同时将安置起搏器后的病人娱乐时的一组照片,拍成幻灯放映给病人看。联谊会主要是以、咨询及请有经验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法,如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4岁的孩子在说:起搏器伴随了她已五年了,给她们家庭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还有一位满脸喜气的中青年语重心长地说,起搏器给他带来新的生活、工作,他就是安置起搏器后竞选成功的经理先生;最有趣的是一位90高龄的老先生激动地说他的心才是真正的童心。联谊会使他们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也使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帮助病人解决回到社会后遇到的实际困难。
3.3.3 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学会了自我保健
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是根据病人的健康需求而最新推出的。按起搏器病人的需求调查结果,拟定课程计划:时间为期一月,分四次授课(其中包括),教师有医生、护士、技术员担任。按知识层次分:知识层次在高中、中专、大学的以教病人为主的一类;因年老及知识层次低的病人要求开办一期面向病人及家属学习班。内容主要是请术后生活质量高的病人谈康复经验;医生讲有关起搏器的原理、什么时候更换等方面的常识及提供各方面的咨询;护士围绕起搏器术后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运动饮食指导及自我养生保健;而技术员则以起搏器的保养及各种参数的正确调整等内容,已获得最长起搏器的寿命。同时一些高科技的仪器对起搏器的影响如千年虫问题及闭路电视系统也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了无危害性的伤害,病人无需过度的紧张等。学习班结束后,通过考试者,发给鼓励学习证书,不能通过者继续辅导到通过为止,这样使病人能真正了解和掌握起搏器的自我保健。
3.2 成效
通过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后,使病人的满意率从原来的90%上升到98.5%;其次也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从原来的被动体位卧床7天到如今的卧床3天;术后的并发症从5%下降到2.85%;缩短了病人的住院天数达2.75天,减轻了个人、家庭、单位的负担;提高了护士们的求知欲望。“起搏之友”联谊会式的健康教育服务方式不仅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新颖性,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学习班式的健康教育满足了人们对医学知识的渴求。因此,要想做好健康教育,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医学理论水平,才能保证健康教育不断发展。病房开展健康教育实际上就是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病人进行身心两方面护理,拓宽了护士施展才华的氛围,拓展了护士知识领域,完善护理工作的内容,最终达到让病人健康生活且过的有意义,使病人真正地回归社会。
4. 体会
通过对254例安置起搏器术后病人的调查及健康教育的开展,使我们体会到不管哪一层次的病人,他们都非常关心安置起搏器的自身状况及由于自己身体变化对工作、家庭、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希望能承担一些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因此,他们对起搏器知识的需求也较多,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在护理工作中重视病人术后的“回归”问题及个人的价值问题,用的护理医学知识来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和发展,“起搏”已成为延长人的寿命,提高生命质量的和保护性措施。今日的心脏起搏,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我们相信,良好的健康教育将伴随着起搏病人一起迈入二十一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