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原理及其应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鑫泉,王灏 时间:2010-07-12
 [关键词]  指纹识别;原理;应用

  手指上的指纹表征了一个人的身份特征。1788年Mayer首次提出没有两个人的指纹完全相同,1823年Purkinie首次把指纹纹形分成9类,1889年Henry提出了指纹细节特征识别理论,奠定了指纹学的基础。但采用人工比对的方法,效率低、速度慢。20世纪60年代,开始用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方法进行指纹分析,这就是自动指纹识别系统(简称AFIS)[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刑事侦察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policeAFIS,PAFIS)投入实际运用。20世纪90年代,AFIS进入民用,称为民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civilAFIS,CAFIS)。本文试图从指纹特征分析着手,阐述指纹作为人体身份识别的原理方法、指纹识别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的现实性与可靠性[2-4]。

  1 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

  1.1 指纹的特征与分类
  指纹识别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它是基于人体指纹特征的相对稳定与唯一这一统计学结果起来的。实际应用中,根据需求的不同,可以将人体的指纹特征分为:永久性特征、非永久性特征和生命特征[5]。
   永久性特征包括细节特征(中心点、三角点、端点、叉点、桥接点等)和辅助特征(纹型、纹密度、纹曲率等元素),在人的一生中永不会改变,在手指前端的典型区域中最为明显,分布也最均匀[1]。细节特征是实现指纹精确比对的基础,而纹形特征、纹理特征等则是指纹分类及检索的重要依据。人类指纹的纹形特征根据其形态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弓型、箕型、斗型”三大类型,以及“孤形、帐形、正箕形、反箕形、环形、螺形、囊形、双箕形和杂形”等9种形态[1]。纹理特征则是由平均纹密度、纹密度分布、平均纹曲率、纹曲率分布等纹理参数构成。纹理特征多用于计算机指纹识别算法的多维分类及检索。
     非永久性特征由孤立点、短线、褶皱、疤痕以及由此造成的断点、叉点等元素构成的指纹特征,这类指纹有可能产生、愈合、发展甚至消失[1]。
    指纹的生命特征与被测对象的生命存在与否密切相关。但它与人体生命现象的关系和仍有待进一步认识。目前它已经成为现代民用指纹识别应用中越来越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1.2  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
  指纹识别技术主要涉及四个功能:读取指纹图像、提取特征、保存数据和比对。通过指纹读取设备读取到人体指纹的图像,然后要对原始图像进行初步的处理,使之更清晰,再通过指纹辨识软件建立指纹的特征数据。软件从指纹上找到被称为“节点”(minutiae)的数据点,即指纹纹路的分叉、终止或打圈处的坐标位置,这些点同时具有七种以上的唯一性特征。通常手指上平均具有70个节点,所以这种方法会产生大约490个数据。这些数据,通常称为模板。通过计算机模糊比较的方法,把两个指纹的模板进行比较,计算出它们的相似程度,最终得到两个指纹的匹配结果[5-6]。采集设备(即取像设备)分成几类:光学、半导体传感器和其他。

  2 指纹识别技术的主要指标和测试方法

  2.1 算法的精确度

  指纹识别系统性能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算法性能。为了便于采用量化的方法表示其性能,引入了下列两个指标。
                                                                                          拒识率(false rejection rate,FRR):是指将相同的指纹误认为是不同的,而加以拒绝的出错概率。FRR=(拒识的指纹数目/考察的指纹总数目)×100%。
                                                                                          误识率(false accept rate,FAR):是指将不同的指纹误认为是相同的指纹,而加以接收的出错概率。FAR=(错判的指纹数目/考察的指纹总数目)×100%。
                                                                                          对于一个已有的系统而言,通过设定不同的系统阈值,就可以看出这两个指标是互为相关的,FRR与FAR成反比关系。这很容易理解,“把关”越严,误识的可能性就越低,但是拒识的可能性就越高。

  2.2 误识率和拒识率的测试方法
  测试这两个指标,通常采用循环测试方法[7]。即给定一组图像,然后依次两两组合,提交进行比对,统计总的提交比对的次数以及发生错误的次数,并计算出出错的比例,就是FRR和FAR。针对FAR=0.0001%的指标,应采用不少于1 415幅不同的指纹图像作循环测试,总测试次数为1 000 405次,如果测试中发生一次错误比对成功,则FAR=1/1 000 405;针对FRR=0.1%,应采用不少于46幅属于同一指纹的图像组合配对进行测试,则总提交测试的次数为1 035次数,如果发生一次错误拒绝,则FRR=1/1 035。测试所采用的样本数越多,结果越准确。作为测试样本的指纹图像应满足可登记的条件。

  2.3 系统参数
   拒登率(error registration rate,ERR):指的是指纹设备出现不能登录及处理的指纹的概率,ERR过高将会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范围,通常要求小于1%。
    登录时间:指纹设备登录一枚指纹所需的时间,通常单次登录的时间要求不超过2 s。
     比对时间:指纹设备对两组指纹特征模版进行比对所耗费的时间,通常要求不超过1 s。
  工作温度:指纹设备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温度变化范围,一般是0~40 ℃。
     工作湿度:指纹设备正常工作时所允许的相对湿度变化范围,一般是30%~95%。

 

  3 指纹识别技术的应用
    指纹识别技术已经成熟,其应用日益普遍,除了刑事侦察用之外,在民用方面已非常广泛,如指纹门禁系统、指纹考勤系统、银行指纹储蓄系统、银行指纹保管箱、指纹医疗保险系统、计划生育指纹管理系统、幼儿接送指纹管理系统、指纹献血管理系统、证券交易指纹系统、指纹枪械管理系统、智能建筑指纹门禁管理系统、驾驶员指纹管理系统等。
   指纹门禁系统和指纹考勤系统是开发和使用得最早的一种出入管理系统,包括对讲指纹门禁、联机指纹门禁、脱机指纹门禁等等。在入口将个人的手指按在指纹采集器上,系统将已登录在指纹库中的指纹(称为已经注册)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相符(即匹配),则显示比对成功,门就自动打开。如不匹配,则显示“不成功”或“没有这个指纹”,门就不开。在指纹门禁系统中,可以是一对一的比对(onetoone matching),也可以是一对几个比对(onetofew matching)。前者可以是一个公司、部门,后者可以是一个家庭的成员、银行的营业厅、金库、财务部门、仓库等机要场所。在这些应用中,指纹识别系统将取代或者补充许多大量使用照片和ID系统。
    把指纹识别技术同IC卡结合起来,是目前最有前景的一个应用之一。该技术把卡的主人的指纹(加密后)存储在IC卡上,并在IC卡的读卡机上加装指纹识别系统,当读卡机阅读卡上的信息时,一并读入持卡者的指纹,通过比对就可以确认持卡者是否是卡的真正主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交易。指纹IC卡可取代现行的ATM卡、制造防伪证件等。ATM卡持卡人可不用密码,避免老人和孩子记忆密码的困难。

  近年来,互联网带给人们方便与利益已,也存在着安全问题。指纹特征数据可以通过邮件或其它传输方法在机上进行传输和验证,通过指纹识别技术,限定只有指定的人才能访问相关的信息,可以极大地提高网上信息的安全性。网上银行、网上贸易、电子商务等一系列网络商业行为就有了安全性保障。

    指纹社会保险系统的应用为养老金的准确发放起了非常有效的作用。避免了他人用图章或身份证复印件代领,而发放人员无法确定该人是故世的问题,要凭本人的活体指纹,才可准确发放养老金。

  4  指纹识别的可靠性 
  指纹识别技术是成熟的生物识别技术。因为每个人包括指纹在内的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是唯一的,并且终生不变。通过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自动指纹识别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指纹识别的一种方法。它得益于电子集成制造技术和快速而可靠的算法理论研究。尽管指纹只是人体皮肤的一小部分,但用于识别的数据量相当大,对这些数据进行比对是需要进行大量运算的模糊匹配算法。利用现代电子集成制造技术生产的小型指纹图像读取设备和速度更快的计算机,提供了在微机上进行指纹比对运算的可能。另外,匹配算法可靠性也不断提高。因此,指纹识别技术己经非常简单实用。由于计算机处理指纹时,只是涉及了一些有限的信息,而且比对算法并不是十分精确匹配,其结果也不能保证100%准确。

  指纹识别系统的特定应用的重要衡量标志是识别率。主要包括拒识率和误识率,两者成反比关系。根据不同的用途来调整这两个值。尽管指纹识别系统存在着可靠性问题,但其安全性也比相同可靠性级别的“用户ID+密码”方案的安全性要高得多。拒识率实际上也是系统易用性的重要指标。在应用系统的设计中,要权衡易用性和安全性。通常用比对两个或更多的指纹来达到不损失易用性的同时,极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

  [1] 柴晓光,陈佳实. 从“按指为书”说起[N]. 计算机世界报, 2002-07-15(B1-B2).

  [2] East Shore Technologies. AFISfingerprint systems[EB/OL]. http://www.eastshore.com/sld2.html, 2002.

  [3] International Biometric Group. State of fingerprint technology[EB/OL]. http://www.theinfoshop.com/study/ibg18628_ fingerprint_technology_toc.html, 2002.

  [4] RaviRaj Technologies. Biometrics information[EB/OL]. http://www.ravirajtech.com/biometrics_information.html, 2004.

  [5] 深圳大易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EB/OL]. http://www.chinafp.com/knowledge/knowledge6.htm, 2003.

  [6] 南京凹凸软件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EB/OL]. http://www.aotusoft.net/tech/jishu_2.htm, 2002.

  [7] Q/ZNL0032002,LB半导体指纹门禁与考勤系统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