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体会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陈华江 王来根 季华萍 郑向明

[关键词] 手术学;教学
             
  手术学基础这门课程是外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基础课程与临床外科实践之间的重要桥梁。手术学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技能,并通过渐进性技能培训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建立外科学“基本理念”。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较新的学习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者是学习新知识的主体,知识只有在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体系并得到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意义建构”,真正成为其自身的知识。教师的作用不应是简单地直接向学习者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创建理想的交互作用方式,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实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2 如何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 明确理念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被夸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了填鸭式教学。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十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西方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应将教师置于一种完全辅助的地位。作者在手术学基础教学的实践中体会到,教学模式的变革不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学生为主体”,必须是在教师的充分引导之下实现的。在手术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先应明确教师要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上最终构建什么新的知识。本文认为贯穿整个手术学基础教学,应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的新知识是:“无菌观念”、“爱伤观念”以及“四大外科基本技术”,因此所有的手术操作、教学引导过程都是服务于帮助学员形成这些知识的“意义建构”。

  2.2 角色互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首先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实现“主体”角色的转换,即由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实践中首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开课之初即召开师生见面会,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充分了解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认识。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采用相互提问的新教学方式,即由老师提出围绕相应课程的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回答问题并根据资料相关的内容向老师及同学提出问题,从而激励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2.3 情境营建和协作学习
    
   营建学习情境和协作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施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手术学教学的过程中始终注意“真实情境”的构建,不断注重强化“手术学基础课程就是临床的预演习”的概念。在学生手术及老师示教的过程中,要求将实验动物当作“病人来看待”,在每一个具体的操作动作中体现出“爱伤观念”与动作的准确性。一旦动物出现意外情况,由教员带领,学员协同进行积极的抢救。在每一次课中,都根据不同主题营建不同的情境。如清创术的示教,首先向学员介绍模拟外伤病人就诊的伤因、受伤时间等,然后再将演示动物从预备室由护士及医生抬入手术床,麻醉后一边清创一边讲解。示教后提出系列问题,如“病人的抢救程序与清创方法是否合理?”等。通过同学发言与讨论进一步明确概念和正确操作的细节,然后再进行分组练习。学员轮流担负“主刀”、“助手”及“护士”的角色,领会不同角色对外科操作的感受,并在操作结束时进行小组小结。
    
  2.4 多媒体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推广是与多媒体和技术的普及分不开的。在课程中应将多媒体、网络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打结、缝合、止血技术均在课前进行教员相关动作的摄录,制作成课件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与讲解。课件还带给同学课后进行复习与进一步理解。与此同时,以校园网强大的资源为后盾,积极引导学员在课前围绕相关内容进行网络资源的寻找与整合。如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要求同学了解“有关手术的可能并发症有哪些?”,复习有关的解剖知识等内容,以使学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建构。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举措,我们认识到在手术学基础教学中正确地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学员外基本理念的形成,也能为以后的手术学教学提供较好的借鉴。

  [
     
  [1]匡勇,王来根,徐丽萍.外科学基础教学实践与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0,9(2):156-157.

    [2]刘志明,彭英娟,金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临床医学教学[J].中国医学技术,2002,16(3):131-132.

    [3]Matt Peters.Does constructivist epistemology have a place in nurse educa-tion?[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0,39(4):16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