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20例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病例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辨证分4型加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5.7%。2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前景广阔。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热毒炽盛;脾肾阳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N)是继发性肾脏疾病中最主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LN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41例住院患者,均符合我国1992年风湿病学术会议制定的SLE的诊断标准。治疗组20例,其中男4例,女16例;年龄15~52岁,平均25.6±8.4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33.6±18.3个月;对照组21例,男3例,女18例;年龄15~50岁,平均24.8±8.8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38.2±20.1个月。按世界卫生组织(WHO)1995年修订的LN分型标准进行病理分型[1]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临床病理类型例数构成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参照2003年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分为热毒炽盛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①强的松:1mg.kg·d,晨起1次顿服,若有好转,8周后逐渐减量,每周减10%,至0.5mg.kg·d时,视病情需要,停止治疗一段时期或每周继续减量,至最小量作维持治疗。②环磷酰胺(CTX)冲击疗法:对于活动程度较严重的LN,CTX每次剂量10~16mg.kg,加入生理盐水200ml内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1h,连用2d。除病情危重每2周1次外,通常4周冲击1次,累积总剂量≤150mg.kg[2] 。(3)其它治疗: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药,如肝素、潘生丁、阿司匹林等,在有高凝状态或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时,可考虑使用。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加服中药。①热毒炽盛型:治以清热凉血解毒,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方药组成:水牛角25g(先煎),生地10g,牡丹皮10g,赤芍10g,金银花20g,石膏20g,知母10g,鱼腥草20g。②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脾肾,用右归丸加减。方药组成:熟地30g,山药10g,山茱萸3g,枸杞子12g,鹿角胶10g,菟丝子6g,杜仲12g,当归12g,肉桂9g,茯苓10g,白术12g,甘草3g。③肝肾阴虚型:治以养阴清热,活血解毒,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方药组成: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5g,牡丹皮12g,茯苓15g,泽泻10g,山茱萸10g,牛膝15g,赤芍10g。④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清热,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方药组成:黄芪20g,太子参30g,熟地15g,山茱萸10g,山药10g,茯苓15g,泽泻15g,牡丹皮10g,麦冬15g。以上方药每日1剂,水煎服。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3] 完全缓解:按病理分型标准各项活动指标消失且稳定;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消退或缓解,尿蛋白下降≥50%,血清学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消退或缓解,尿蛋白下降<50%,血清学指标有所改善;无效:3个月以上,上述指标均无改善甚至恶化。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20例中,完全缓解8例,显著缓解9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1例中完全缓解4例,显著缓解9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4 讨论
LN是SLE最常见的内脏损伤,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SLE的预后,故在临床上对LN的治疗颇为重要。中医理论认为,狼疮性肾炎发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肝肾不足,加之外邪侵袭,阴阳失调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肝肾阴虚,热毒、瘀血等标实则贯穿于疾病的始终。阴虚与热毒又互为因果,以致热毒灼炽,络脉瘀阻,气血失和。故阴虚、热毒是LN的主要病理机制。方中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怀牛膝、生地、知母滋肾益精,调节免疫功能紊乱,金银花、鱼腥草清热解毒,丹参、赤芍、益母草活血补血。滋肾解毒法旨在扶正祛邪、滋阴清热、解毒 活血、调和气血,以调节免疫功能的紊乱,改善肾血流,阻止和抑制LN系膜增殖。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滋肾解毒的中药不但能提高疗效,同时可明显减少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副作用。
【】
[1]王 强,徐元钊,李 明,等.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J].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6):527-529.
[2]叶任高.肾脏病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6.245.
[3]叶任高.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