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贡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 时间:2010-07-12

           作者:黄广平,谢晔莉,姜奕轲

【关键词】  中医病因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由隋代巢元方编著。它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病因、病机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全书共五十卷,分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三十九论,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的各种疾病,对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都有论述,为中医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1 病因

    病因是导致人体产生疾病的原因,又称“病原”、“致病因素”。它的起源很早,在西周时就已对“天之寒暑阴阳风雨晦明”及“人之喜怒阴阳”等因素的致病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春秋时代,秦国名医医和进一步指出“阴阳风雨晦明”是引起疾病的“六气”。《黄帝内经》不仅对六淫邪气、地土方域、时行疫疠等因素,情志内伤饮食起居失宜,劳役过度等生活因素的致病特点有了全面的认识,还对外伤、失当、虫兽为害等原因以及病理性因素有所阐述。同时还将病因据其性质分为阴阳两大类。东汉张仲景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据各种病因的致病途径及传变将其分为三类:一为内所困,二为外皮肤所中,三为房事、金刃、虫兽所伤(《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而《诸病源候论》作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除了对前人理论的继承以外,还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

    1.1 《诸病源候论》对前人病因理论的继承

    1.1.1 六淫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是引起外感病的主要原因。风、寒、暑、湿、燥、火本是正常的自然气候,简称“六气”。人在长期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情况下,六气不足以使人发病,而当自然界的气候异常,出现太过或不及,或如《诸病源候论》(以下简称《病源》)之《时气病诸候·时气候》所言“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非其时而有其气”,使机体不能与之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六气就成为“六淫”。

    六淫在侵袭人体时具有以下致病特点:(1)六淫之邪侵犯人体多从肌表和口鼻而入,由表入里,由浅入深。(2)每个季节有各自不同的主气,因此所感受的邪气也不同。如春多受风,夏易受暑热之侵。但是由于除了暑邪以外,其他各邪都没有绝对的季节性,因此六淫为病就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3)六淫致病还与居处环境密切相关,若久居水湿之地,则常有湿邪致病;若常处高温之地,则常有热邪或燥邪致病。(4)六淫致病并不仅是单独为病,多数时候,它们相兼为病,共同侵犯人体,如《病源》之《风病诸候上·风湿痹候》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5)六淫致病后,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以发生转化,这种转化,多与体质和邪郁有关。六淫侵犯人体后,若不立即发病,而是郁而后发,则会发生转化,即如同书《伤寒病诸候上·伤寒候》说:“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骨中,至春变为温病。”

    对于六淫而言,除了以上共同的致病特点以外,均有其独特的致病特点。现将《诸病源候论》中所描述的各邪气致病的特点和性质分述如下。

    1.1.1.1 风邪 风为春时之气,故其引起的疾病以春季居多,但四时皆有。对风邪而言,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风为百病之长”,是指风邪是六淫中最为常见,最易侵犯人体的邪气,其余各邪多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致病。在“风病诸候”中专门论述的风病候就有六十个之多,除此之外,在该书中风邪致病还贯穿于外、妇、儿各科之中。另外风邪具有“轻扬开泄”、“善行而数变”及“主动”等特点。

    1.1.1.2 寒邪 寒为冬季之气,故寒邪为病多见于冬季。《病源》之《伤寒病诸候上·伤寒候》云:“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夫触冒之者,乃为伤耳。”若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若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寒为阴邪,易伤及人体阳气,使其温煦气化作用减弱,出现一系列寒象。同时,经脉气血失去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而凝滞不通引发疼痛,症见“头痛恶寒”,“腰背强重”,“胸中满闷”等。

    1.1.1.3 暑邪 暑邪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由于盛夏为火热之邪所化,故其性炎热,本书《热病诸候·热病候》谓之:“暑病者,热重于温也。”暑邪使机体腠理开泄而多汗,致使津液耗伤,同时气随津泄而耗气。另外,夏季除了炎热之外,还多雨潮湿,因此暑邪多与湿邪相兼为病。

    1.1.1.4 湿邪 《病源》之《风病诸候上·风湿候》云:“湿者,水湿之蒸气也。”夏秋之交阴雨连绵,潮湿充斥,是一年中湿气最盛之时,因此湿邪为病多发于此时。同时久居潮湿之地也易患此病。湿邪侵犯人体,易留滞脏腑经络之中,阻遏气机的正常运行,而出现重浊、粘滞的特性。湿邪易于与风邪相合而为病,如“风病诸候”的“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候”、“风湿痹候”及“风湿候”。

    1.1.1.5 燥邪 燥邪为秋季之气,与湿邪相反,易伤津液,表现出一系列干燥之象。同时,由于肺喜润而恶燥,而燥邪作为外邪又多由口鼻侵犯人体,因此燥易伤肺。

    1.1.1.6 火邪 为夏季主气,但并不像暑邪那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比暑邪热性更强,因此除了伤津耗气的特性以外,还会生风动血,扰乱心神。

    1.1.2 七情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变化。这些本是人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后,所引起的正常的心理状态,一般不会使人致病。但当外来刺激突然、强烈或持久不除,超过生理活动的范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病源》之《气病诸候·九气候》云:“九气者,谓怒、喜、悲、恐、寒、热、忧、劳、思。因此九事,而伤动于气。”

    1.1.3 饮食劳逸不当 饮食失宜是指饮食有背常规,引发或诱发疾病。其中主要包括饥饱失常,饮酒无度,饮食不洁。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损伤脾胃,使升降失司,而引起一系列胃肠症状。另外还有饮食偏嗜,过分的偏爱或拒食某些食物,都会使体内某些营养成分过剩或不足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病。《病源》之《宿食不消病诸候·食伤饱候》云:“夫食过于饱,则脾不能磨消,令气急烦闷,睡卧不安。”而同书《血病诸候·吐血候》云:“夫吐血者,皆由大虚损及饮酒劳损所致也。”

    劳逸失当是指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对人体而言,劳逸结合有度,是维持健康的条件。过劳或过逸均会导致脏腑气血的失调而引发疾病。

    1.1.4 其他 除了上述病因理论以外,《诸病源候论》还继承了诸如外伤、先天因素、病理产物等与发病有关的理论。外伤多为跌仆损伤及虫兽所伤,先天因素主要论及其母在孕期调养失当,伤及胎儿致出生后发病。如本书《妇人杂病诸候·癫狂候》云:“又,在胎之时,其母卒大惊动,精气并居,亦令子发癫。”病理产物主要有痰饮、瘀血、结石,都是人们在感受其他邪气后,影响了脏腑的功能,使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所致。

    1.2 《诸病源候论》对病因理论的发展

    1.2.1 疠气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在隋之前,关于流行性传染病就有论述,大部分都归于温病、伤寒之中,而《病源》之《伤寒病诸候下·伤寒令不相染易候》则明确指出,伤寒之病,触冒寒毒之气,并无传染性,只有“感其乖戾之气”才会发生传染。乖戾之气致病,不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于流行,且表现的症状极其相似。

    另外,本书《疟病诸候·山瘴疟候》还提到了瘴气,云:“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瘴气是山林间蕴蒸的一种疫疠之气,多见于岭南一带。由于岭南地区天气温和,时虽入冬,草木并不枯黄凋落,虫类也不伏藏,各种毒气易于因暖而发生,多生瘴气病,这是一种地方性很强的疠气病。

    1.2.2 寄生虫 寄生虫是对动物类寄生物的统称。有关虫病的记载,除蛔虫在《内经》、《伤寒论》中已有论述以外,其余均论及不多,直到《诸病源候论》的《九虫病诸候·九虫候》归纳为 “九虫”:伏虫、蚘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其中赤虫“状如生肉”的描述很类似于医学的姜片虫,蛲虫的形态与引起症状的描述,与现代所说的蛲虫部分相同,特别是对寸白虫的形态和发病原因,作了确切的叙述:“长一寸”能“相生,子孙转大,长至四五尺”,并且认为与吃不太熟的牛肉及生鱼有关,这与现代医学对绦虫的认识完全相符。同时伏虫的症状与现代医学的绦虫相类似[1]。

    1.2.3 毒邪 在《诸病源候论》中关于毒邪的记载多而广,共计二十多种毒邪:蜂毒、寒毒、热毒、疫毒、湿毒、水毒、痰毒、毒气、阴阳毒、瘟毒、鬼毒、恶毒、蛊毒、酒毒、食毒、药毒、虫毒、漆毒等。用毒邪命名四十多个病名,为后世毒气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

    1.2.4 皮肤病 在隋代以前,医家对于皮肤病病因的认识,大都从风邪或邪热伤于皮肤肌肉而论。但是《诸病源候论》在继承前人六淫病因学说的基础上,对皮肤病病因的认识到了病原体的高度,指出“癞”、“疥”、“癣”等病有虫寄生,如本书《疮病诸候·疥候》曰:“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瘑虫。此悉由皮肤受风邪热气所致也。”其所指的虫与医学所指的真菌疥虫类似[3]。

    另外书中《疮病诸候·漆疮候》在论述疥疮时,有这样一段话:“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由此可以看出漆疮的发生与个体差异性密切相关。

    1.2.5 其他 除了上述四点以外,《诸病源候论》对疾病病因还有一些很有价值的论述,虽然没有展开来作具体的论述,但是也可以体现出其认识的高度与丰富。例如《伤寒病诸候下·伤寒阴阳易候》“阴阳易”的提出,指出男女双方共同生活,可因一方有病而染易另一方。还提出由于体质的不同,不仅会产生漆疮,还会晕车船。对于“无子候”强调出了女方的原因以外,还与男方有关。还提出相同的病会因不同的原因产生,如破伤风可与金疮感染有关,在妇人可与产褥感染有关,而在小儿可与脐疮感染有关。最主要的是其在分科的论述中,指出妇人为病除了一般的邪气以外,多与冲任气血受损以及产后的调养失当有关。而小儿为病则与母体的遗传及胎儿时期母体的情志、饮食及病后密切相关。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诸病源候论》的论述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多处提到了一些鬼神之说,对无法解释的疾病病因多归类于鬼神之邪为害。

    2 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及演变的机理,它揭示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转归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对临床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有着很大的意义。“病机”二字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并且该篇还从临床常见的病症中,归纳为十九条,奠定了病机理论的基础。汉代《伤寒杂病论》阐述了外感伤寒病证六经病机变化及其传变转归规律,补充了《内经》六经病机之不足,并对脏腑、经络、气血、痰饮等病机有很大发展。《诸病源候论》作为最早的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其中较详细的论述了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病机[4]。但是经过仔细分析,主要还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所产生的盛衰变化,是产生虚实的病机。邪盛正不虚,则正邪交争成实证;正虚邪微或邪气已除,则成虚证;邪盛正虚,则虚实夹杂。实证多见于疾病的初、中期,虚证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或慢性疾病。

    疾病的转归与邪正交争的结果密切相关。若正气旺盛,抗病力强且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则疾病好转或痊愈;若邪正相持不下,则会使病势处于迁延难愈状态;若邪盛正虚,机体抗邪无力,则病势就会迅猛发展。

    2.2 阴阳失调 早在《内经》中就有“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论述,只有阴阳双方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生命才能得以正常的进行。而当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时,就会出现实热、实寒、虚热、虚寒的一系列症状。而当阴阳双方力量悬殊,一方偏盛至极,将极度虚弱的另一方排斥在外,使阴阳不相维系,出现阴阳格拒。同时由于阴阳双方本是互根互用的,一方的虚损就会影响到相对的一方。

    2.3 气血津液失常 气血津液失常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气血津液的生成、代谢、运化障碍,而导致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气血津液产生于脏腑,运行于经络,又灌注滋养脏腑经络,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失常与气血津液失常之间互为因果,一方的失常都会引起另一方的病变。如《病源》之《虚劳病诸候上·虚劳羸瘦候》云:“夫血气者,所以荣养其身也。虚劳之人,精髓萎竭,血气虚弱,不能充盛肌肤,此故羸瘦也。”

    气、血、津液之间,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因此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产生精气同病,气血同病,气与津液同病,血与津液同病等。

    2.4 脏腑病机 脏腑病机是指脏腑病变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相互影响的病理机制,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都会导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2.4.1 心 心的病变是致病因素导致心的气血运行失常和精神情志改变为主的病理变化,即如《诸病源候论》之《五脏六腑病诸候·心病候》所云:“心气不足,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善忧悲。”

    2.4.2 肝 肝的病理变化有阳气易亢、阴血易亏的倾向,故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同书《五脏六腑病诸候·肝病候》云:“肝气盛,……病目赤,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气逆则头眩,耳聋不聪,颊肿。”

    2.4.3 脾 脾的病理变化是致病因素导致脾的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影响了运化转输、统血以及相应的形体官窍所产生的病理变化,亦《病源》书中《五脏六腑病诸候·脾病候》所谓:“脾气不足,则四支不用,後泄,食不化,呕逆,腹胀肠鸣。”

    2.4.4 肺 主要表现在肺气肺阴不足,致使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发生异常。《病源》之《五脏六腑病诸候·肺病候》云:“肺气不足,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2.4.5 肾 由于肾中精气阴阳是全身精气阴阳之根本,所以肾病与其他脏腑的病变多互相累及,且肾病多以精气阴阳不足为主。同书《五脏六腑病诸候·肾病候》云:“肾气不足则厥,腰背冷,胸内痛,耳鸣苦聋。”

    2.4.6 胆 胆病多由于胆气失调,疏泄失职,影响储藏和排泄胆汁的功能,出现胆气郁结及食欲不振。同书《五脏六腑病诸候·胆病候》云:“胆气不足,其气上溢而口苦,善太息,呕宿汁。心下澹澹,如人将捕之。”

    2.4.7 胃 胃气以降为和,各种致病因素常可导致胃失和降。同书《五脏六腑病诸候·胃病候》云:“(胃)气盛为有余,则病腹?胀,气满。……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飱泄呕逆。”

    综上所述,《诸病源候论》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又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和发展,并且分门别类,对其进行论述,使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更加规范化、条理化。虽然由于条件限制,它有一些荒诞的鬼神之说,但是对于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
1 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571.

2 彭芳胜.《诸病源候论》对毒邪病因学贡献.民族医药杂志,2004,s1:25-27.

3 张献杰,刘霞.《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5-6.

4 王新华.中医学基础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