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脑”理论发微
【摘要】 本于《内经》从脑的生理,脑的谷精补养,脑与脏腑、体窍、运动与睡眠、思维活动、防病等方面论述“脑”为元神,总统全身,维持人体健康长寿的作用;并就脑在后世的影响和作以阐发,以论述“脑”的重要性。
【关键词】 《内经》 脑
《素问遗篇·本病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乙帝君泥丸宫下”。《黄帝内经·素问译释》“词释(1)‘上丹田’:上丹田在泥丸宫。(2)‘帝太乙帝君泥丸宫’:‘帝太乙帝君’即脑神。‘泥丸宫’即脑室,脑神所居之地”[1]。显然,在正常情况下,心代脑行令而显现不出脑神。反常在病理情况下,“神失守位”而向脑复命,则显现出脑神,犹“脾善恶,……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素问·玉机真藏论》),出现神昏谵语,突然昏仆,神志错乱、狂乱,神识痴呆、恍惚,瞳神散大或缩小,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辨证时出现的“热闭心神”、“痰蒙心神”、“心神不宁”等所称之“心神”以及 “血热扰神”、“痰火扰神”等证型中的“神”也应理解为“脑”为妥,“心神”、“神”只是习惯上的称谓,其实质内容和“外壳”已经发生了分离,应以脑释之。因为“神,广义指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包括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狭义指思维意识活动[2]。”现就“脑”探讨如下。
1 脑为元神,总统全身,维持人体健康长寿
1.1 脑的生理 《灵枢·血络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其盖,下在风府”;《灵枢·海论》谓:“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脑的生理功能主要与人体某些运动及头部某些器官功能有关;《灵枢·本输》:“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素问·骨空论篇》:“督脉者,……贯脊……络脑”; 《素问·调经论篇》:“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脑。”; 《灵枢·本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显然,“志意”即脑神,“身形五脏”即身形肢节和脏腑;《灵枢·师传》:“身形支节者,脏腑之盖也。”显然,脑神居于头盖骨内,下连督脉、脊髓,其志意的输通往来,亦通过督脉、脊髓而外以支配身形支节,内以调控脏腑的活动。明·李时珍讲“脑为元神之府”,“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升降之道,……上有神德居,……十二经、十五络联辏。”(按:“子为阴,午为阳,……即任为阴,督为阳”;“上,指上丹田,……此处为精气上会之所,又为元神居住之府,道家有‘神室’之称”[3])。
1.2 脑的谷精补养 《灵枢·决气》:“谷入气海,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由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灵枢·五癃津液别》和《灵枢·平人绝谷》进一步明确指出“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肠胃所受水谷……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结合《素问·六节藏象论篇》:“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以及《素问·骨空论篇》:“督脉……入络脑”, 《灵枢·动输》:“足之阳明……胃……入络脑。”,说明了脑为元神的至尊重要,说明了脑之需要大量的养分。
1.3 脑与脏腑的联系 《灵枢·本神》明确指出:“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这里的“血、营、脉、气、精”,结合《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及《灵枢·营卫生会》“营在脉中……营周不休”等,则清楚地看到神虽由脑主宰,但分属于五脏,且经血、营、脉、气、精的参与,一方面说明脑神与五脏之神密不可分,协同为用;另一方面说明人体以血营脉气精之“营周不休”揭示脑神在人体上下内外升降出入之决断输应功能,即调控作用。另外,《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言之“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虽众说纷纭,但笔者据“太乙帝君”即“脑神”和“五脏六腑……上属于脑。”及“志意者,所以御精神”等,认为“胆”即脑也。脑任命“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是以胆之名而行脑之实——“中正、决断”之令。
1.4 脑与体窍的联系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何也?”岐伯答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精,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这里虽无“脑”,但据《灵枢·动输》:“上走空窍,循眼系,入络脑”和“三百六十五会……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可见言首则“脑”实寓于其中。何况《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言:“血气者,人之神”。《康熙字典》释:“头,《说文》首也,[注]头髓也。”《新华字典》:“首:头,脑袋”。“经脉”“络”,在这里属脑联络体窍并通过视、听、嗅、味等感觉说明之。
1.5 脑与人体的运动与睡眠 《素问·调经论篇》:“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按:这里的“志意”即脑神,“骨髓”亦含脑、脊髓,“身形”即“身形肢节”即人体躯干四肢。在生理情况下“志意通”而脑神支配身形肢节正常活动,如头项和腰和“转摇”。反之,在病理情况下“志意通”障碍,脑支配失控,正如《素问·厥论篇》:“少阳厥逆,机关不利,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和《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筋将惫矣。”等。另外, 《灵枢·寒热病》“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入于脑乃别阴蹻、阳蹻。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前者,阳盛当大脑兴奋则睁目而觉醒、而活动、而工作。后者,阴盛当大脑抑制则闭目而睡眠、而休息、而养神。
1.6 脑与思维活动 《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憶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从上面之精—脑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这一思维活动过程的具体描述来看,它不仅揭示了思维过程是脑神统脏神(尤其是心神)和其通过脏神共同活动而表现的结果,且从“心”“任物”之感性阶段上升到“智”属脑“处物”的理性阶段而付之于行动。所谓“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1.7 脑与防病 《素问遗篇·刺法论篇》:“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头〉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次想白气自肺而出,……次想赤气自心而出,……次想黑气自肾而出,……次想黄气自脾而出,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按《汉语词典》:“想:开动脑筋;思索”。“北斗之煌煌”:明亮而盛大如日。同时由此看到:脑统五脏并通过五脏的活动而表现之。即从脑先想头如日和结合五脏应五色、五行等之想象活动而达到头脑明亮盛大而御形防病。按:“想”字,《康熙字典》:“《说文》:冀思也,[注]希冀而思之也,……意之也,所似于形想也。”
2 脑在后世的影响和
《内经》脑的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很大,并经过长期临床表现观察而不断完善之。如汉《金匮玉函经·证治总论》说:“头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脾胃论》“张洁古曰:视、听蝗而清凉〈亮〉,香臭辨而温暖,此内受脑之气而外利九窍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辛夷》明确指出:“天者头也、肺也,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按“脑为元神之府”的这一观念是一个大的发展,无疑更、更接近于客观实际。因此,到清代获得张志聪、程文囿、金正希、汪昂、王清任、张山雷等医家发扬其说,尤其是官方《医宗金鉴》更明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并且王清任《医林改错》有《脑髓说》专篇阐发,其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对人脑的解剖,进一步指出,“灵机、记性在脑者,因饮食生气血,长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髓上行入脑,名曰脑髓。两耳通脑、所听之声归于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小儿……周岁脑渐生,舌能言一二字。”等且运用之而阐发:“癫狂一病,哭笑不休……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之不接”所导致。清之后《增订通俗伤寒论》根据《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上属于脑。”发挥运用于诊法而指出:“脑为髓海,髓之精为瞳子,……故观目为诊法之首要。凡开目欲见人者阳证,闭目不欲见人者阴证。瞳神散大者,元神虚散,瞳神缩小者,脑系枯结……舌强不语,元神将脱”[4]等,《中医诊断学》亦赞同而引用之[5]。另外,新成立后在党的中西医结合政策号召下,对脑的认识更加深入而明确,尤其在上更是大步前进。以“流脑”为例,以脑命名治疗的方药就有清脑饮、清温安脑汤、清热安脑汤、清热平脑剂、龙胆清脑汤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清温安脑汤治疗73例,治愈率为95.9%[6]。所有这些,足以说明,脑调控人体周身。确如张登本教授所说:“脑主元神,统习全身之论,是古今众医家之共识[7]。”
总之,在理论上探讨、整理《内经》脑的有关论述有利于中医的发展和提高。除《神农本草经》论述“胡麻,甘平……填髓脑”等治脑病药物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收录的以脑命名的成药有补肾益脑片、脑乐静、脑立清丸、脑得生丸或片、清脑降压片等六种,以及社会上流通的“脑心通、健脑丸、脑心舒”等,不正说明了脑理论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实践的发展和提高。另外,随着神经病、忧郁症、精神失调等病的逐年增多,脑理论也有深入研究之必要。
脑为元神,不仅有《内经》在理念上的支持,且有实践作依据,为古今众医家之所共识。脑与心相比,心在活动侧重于体内环境脏腑自身调节,脑则不然,脑为元神,既有结构上的“脊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五脏六腑之精气……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的联系,又有功能上的气化、津液之关系而调控人体上下内外,尤其侧重于人体与外界环境(社会、界)的协调和统一,以确保人体健康长寿。另一方面,从临床误治也验证了脑的至尊重要地位,如《素问·刺禁论》明确告诫说:“刺中心,一日死,……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就足以说明之。当今死亡观的改变,由心肺死亡概念向“脑死亡”概念的转变,还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等亦强调了“脑”的重要性。
【】
1 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687.
2 《中医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41.
3 钱远铭.奇经八脉研究.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120.
4 何廉臣.增订通俗伤寒论.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5-146.
5 邓铁涛.中医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1.
6 孟澍江.温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00.
7 张登本.脑藏元神及其意义.陕西中医函授,20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