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的辨证施护
【关键词】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与中医诊断和一样,首先从整体出发,中医的整体观念是指器官的生理功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的。在病理上又是相互影响的,人与界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若气候变化超过人的适应能力或人的适应能力下降,人就会生病或病情加重。
疾病在不同的阶段中有不同的性质,有时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有不同的性质,有时疾病在同一阶段证型相同,症状有异,有时证型不同,但症状相似,护理应当随证而异且与治疗紧密衔接。因此,中医护理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八纲辨证为基础,准确采集病史,详细了解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围绕病情变化,从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进行辨证施护。
1 精神及情志护理
在中医护理中精神护理是治疗和护理的核心,由于患病之后,病人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增加了痛苦,因此在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使其安心治疗和休养,以便早日康复。《内经》中早已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以元,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说法,说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防治疾病的首要条件。情志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可以引发多种疾病,七情五志刺激人体时可导致阴阳气血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因此在中医护理中做好情志精神的心理工作十分重要,护理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要尽可能使患者心身愉快,使心情处于最佳状态,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情志进行调节,进行开导性精神护理,解除病人的负担,端正对疾病的态度,使之病人精神安定,有利康复。特别对危、急、重病人或难治之证,一旦发现病人精神反常,更应及时进行耐心的解释,反复的开导,热情的鼓励,帮助病人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1)要做到“怡情放怀、可愈此病”。帮助病人克服和消除急躁、忧郁、疑虑、悲伤、恐惧等不良情绪。防止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以免加重病情。(2)要做到实事求是,说明治疗的易难。既要帮助病人克服悲观失望痛苦心情,也要注意切合实际的向病人宣传解释,应说明治疗上的易难,克服病人的急躁心情。(3)应做好病人亲属的工作,使其密切配合,对探视或陪伴病人的亲属要热情,让他们了解正在为病人进行认真负责的治疗,取得他们的信任,帮助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对治疗有益。
2 生活起居护理
首先要保持室内安静、整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保持室内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特别要注意适其寒温和动静结合。防止冷风直接吹拂病人,随着气候的变化,要及时使用降温和取暖设备,在动静结合方面急性病患者原则上以静为主、多休息,慢性病患者则应以动为主,以劳而不倦为度,适当进行室外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以通畅血脉,增强体质有助于疾病的痊愈。
3 饮食护理
3.1 节制饮食 适当的补充营养,对有利,但进食过量,则反而有害,故在疾病过程中不可勉强进食,疾病初愈不能骤然暴食,对有些疾病还应尽量控制饮食,另外,少量多餐也是节制饮食的一种好方法,对胃肠疾病适宜。
3.2 选择饮食 饮食护理不仅要注意进食的数量,而且对饮食软硬、冷热、品类等方面,也不可忽视,除根据病情选配统计、流质、软食及普食外,还应根据辨证选择饮食,一般寒证宜温,热斑点宜凉,阳虚宜厚味温补,阴虚宜淡薄滋养,葱姜、韭、蒜、辣椒等,性味均属半热,少食能健脾通阳,各种水果及瓜类,性味多偏寒凉,多能清热解渴,故对热盛伤津者尤为适宜。
选择饮食,还应注意某些食品的医疗效能,如赤小豆能利尿消肿,西瓜为清暑妙品,海带能软坚散结。感寒宜食生姜,痢疾宜食大蒜,便秘常用蜂蜜,百合、山药治肺痨,还有洋葱、大蒜防治动脉硬化等。
3.3 饮食禁忌 对临床治疗也十分重要,如水肿病,重在忌盐,肝胆病应忌油腻,脾虚泄泻忌生冷,温热病忌辛辣荤腥等。
4 服药及服药后的护理
一般药物大多采用饭后温服,清热药宜凉服,驱虫药、泻下药及补养的药均宜饭前服,小儿汤剂宜浓缩,少量多次服用,服发汗药后应多饮开水、热汤、热粥以助评,服利尿药后应注意观察尿量,服攻下药和驱虫药后,应观察排便及排虫情况,同时还应注意服药后的反应。
5 配合民间疗法进行辨证施实
传统的民间疗法在防病治病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埋线、指针、捏脊等,在疾病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病情,应用这些方法配合医生进行辨证施治,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尤其是指针疗法在临床急救中得心应手,最为方便;针刺法和埋线法对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方面有特殊疗效,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突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