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
作者:韩东海,冯本国,韩亚蕾
【摘要】 为探讨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的种类及其诊断方法,为临床防治眼吸虫病、眼绦虫病提供资料。笔者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医学寄生虫学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论著、等资料,按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重要种类、流行情况、重要宿主、寄生眼的阶段、侵入眼的途径、病原形态、对眼的损害、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简要介绍能寄生于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方法。本文综述了可寄生于我国人眼的吸虫4种、绦虫4种。其中除极少数为专性寄生于眼内,多数属异位寄生,该类寄生虫在我国的分布广泛,临床上并不少见。
【关键词】 眼吸虫病;眼绦虫病
在动物学分类中,吸虫、绦虫分别隶属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和绦虫纲。成虫、幼虫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肠道或组织中,引起相应的吸虫病和绦虫病,其极少数种类的幼虫可侵入人眼内寄生,引起相应的眼寄生虫病。由于临床该类疾病较少见,以至于影响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笔者依据相关的资料,将能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归纳如下,供临床工作者。
1 吸虫类
吸虫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的种类约10 000~15 000种[1]。我国至1979年国内已发现的吸虫已超过102科、430属,共有1000多种[1]。吸虫类为专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动物,成虫多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肠道,引起相应吸虫病;幼虫多寄生于动物和人的组织器官中,少数种类的幼虫可侵入人眼内寄生,引起相应的眼部吸虫病。能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已有记载的有如下几种。
1.1 卫氏并殖吸虫 该虫属于并殖科,全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已报道的有39种,其中我国已报道的为23种[2]。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显示,对人类致病的有10种左右,我国至少有6种,能侵入人眼内的主要为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2种。
1.1.1 流行情况 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分布于亚洲各国。我国已有22个省市自治区有该虫存在,其中有人体病例报道的为14个省区。个别地区流行较为严重,如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夹皮沟,1973年以前人的感染率高达21%。
1.1.2 重要宿主 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种类繁多,重要的有虎、豹、狼、犬等数十种。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国内已证实的有川卷螺和黑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类,如溪蟹、华西蟹、石蟹、蝲蛄等20余种。
1.1.3 侵入眼的阶段 童虫、成虫阶段。
1.1.4 侵入眼的途径 童虫、成虫贯穿组织的能力很强,且具有在体内窜扰、游走的习性,故侵入眼和各组织器官途径多样,而没有固定的路径。
1.1.5 病原形态 (1)成虫:腹面为椭圆形,扁平,背面隆起,似半粒花生米。活体呈红褐色,半透明,死后呈铅灰色。体长7.5~12 mm,宽4~6 mm,厚3.5~5.0 mm,具有口吸盘、腹吸盘各一个。雌雄同体。(2)童虫:形如成虫,体小,生殖器官隐约可辨,但未发育成熟。
1.1.6 对眼的损害 虫在体内窜扰,除侵袭肺脏以外,还常侵入肝脏、脑室、脊髓、眼、淋巴结、睾丸、心包及肌肉等处。虫体的刺激、代谢产物的作用,造成相应部位的组织损伤和免疫病理反应,引起各种类型的卫氏肺吸虫病。有关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报道并不少见,如浙江省肺吸虫病治疗研究技术委员会《200例肺吸虫病症状和检验的分析》一文中,其中60例(占33.3%)有眼部病变。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常见的有视力减退、偏盲、视野缩小、复视等;眼底有病变者,则有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萎缩、球后神经炎等;还有的病人有眼外肌麻痹、上下眼睑下垂、水肿等症状。
1.1.7 诊断方法 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故应采取综合性方法诊断:(1)临床诊断:了解患者的居住地,询问有无吃淡水蟹、蝲蛄史,也可根据患者有无其他部位的卫氏并殖吸虫病以及眼部的临床症状等,做出初步诊断。(2)实验诊断:可从患者粪便、痰液中查出虫卵或从皮下组织中检出童虫,间接推测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可能性;也可采用B超、CT、X线等医学影像技术或用眼底镜、裂隙灯等检查诊断。(3)免疫学诊断:较常用的为皮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作为辅助诊断。
1.1.8 防治原则 加强宣传,普及预防本病的相关知识(如不随地吐痰、不饮生水、不生食溪蟹、蝲蛄等),避免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治疗,首选方法应为手术,而其他类型的卫氏并殖吸虫病,可视病情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首选杀虫药物为吡喹酮,该药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的特点
1.2 斯氏狸殖吸虫(斯氏肺吸虫)
1.2.1 流行情况 斯氏狸殖吸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山西、陕西、广西、云南等14个省区,是我国独有的虫种。
1.2.2 重要宿主 终宿主:果子狸、猫、犬、豹猫等哺乳类动物。人非该虫的正常宿主,侵入人体后多不能发育为成虫。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有泥泞钉螺、中华小豆螺、绵竹小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多种淡水蟹类,常见的有锯齿华溪蟹、陕西华溪蟹、河南华溪蟹等。转续宿主为蛙、鸟、鸭、鼠等多种动物。
1.2.3 侵入眼的阶段 主要为童虫。
1.2.4 侵入眼的途径 可由肺脏经胸颈动脉进入眼动脉到达眼部,也可能自颅底骨外向前,经翼腭凹从眶下裂进入眼眶。
1.2.5 病原形态 成虫:虫体背腹扁平,窄长,前宽后窄,两端较尖。最宽处在体前1/3处或更前,大小为11.0~18.5 mm×3.5~6.0 mm,具有口吸盘、腹吸盘各一个,雌雄同体。童虫:形如成虫,体小,但已具成虫的雏形。
1.2.6 对眼的损害 该虫的致病机制、对人体的危害等,与卫氏并殖吸虫基本相同。但其所形成的幼虫移行症,较卫氏并殖吸虫的反应更为强烈、危害更大些。童虫多侵入肝脏和肺脏,侵入眼内的几率相对较小,如湖北宜昌中心宋朝政等(2000)收治的332例小儿斯氏狸殖吸虫病例中,仅有3.0%的为眼型。在报道的眼斯氏狸殖吸虫病例中,约50%是寄生于眼眶,也可寄生在结膜下、眼睑等部位。当寄生在眼睑时,形成结节状囊肿,有压痛、红肿等表现;若寄生于眼眶时,主要引起患侧眼球突出。
1.2.7 诊断方法 除不能由人粪、痰液中查虫卵确诊外,其他诊断方法基本同卫氏并殖吸虫。
1.2.8 防治原则 基本同卫氏并殖吸虫。
1.3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隶属片形科、片形亚科、片形属,现已报道的有9种,以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为重要,现仅介绍肝片形吸虫。该虫主要寄生于哺乳类动物肝脏,偶尔感染人,引起动物和人的肝片形吸虫病。
1.3.1 流行情况 该虫在我国的流行广泛,北自黑龙江,南至福建;东起江苏,西至甘肃、青海和新疆、西藏均有分布,以动物的感染为主。我国人体感染报道有15个省市自治区,多为散在发生,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估计,全国感染人数约有12万人左右[3]。
1.3.2 重要宿主 终宿主:人。保虫宿主:黄牛、马、羊、犬等几十种动物,其中以牛、羊的感染最常见。中间宿主:主要为椎实螺科的淡水螺,已报道的有7属37种,我国已证实的有8种。媒介植物:最常见的是水生植物,如野生莴苣、菱角、荸荠等。据调查,约有13%的囊蚴漂浮于水中,故饮用含囊蚴的生水也可造成感染。
1.3.3 侵入眼的阶段 童虫、成虫。
1.3.4 侵入眼的途径 人误食囊蚴在肠内脱囊成为童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其中大部分侵入肝脏,少数侵入眼、皮下组织、肺、支气管、腹膜、脑等组织器官,引起肝脏、眼和其他部位幼虫移行症。
1.3.5 病原形态 成虫:雌雄异体。虫体背腹扁平,形似叶片,前端具头椎,头椎后部最为宽阔,状如两肩;虫体长20~40 mm,宽8~13 mm;活时淡红色,死后灰白色。虫体具有口吸盘、腹吸盘各一个。童虫:虫体外形类似成虫,仅虫体小、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
1.3.6 对眼的损害 虫体侵入眼内,引起人的眼肝片形吸虫病。其临床症状体征等,也类似卫氏并殖吸虫,此处不赘述。
1.3.7 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询问患者的居住地、职业、有无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患者有无其他部位的片形吸虫病,以及眼部的临床症状等,都有助于本病的诊断。(2)实验诊断:可根据虫体侵入部位的不同,采用医学影像技术、CT检查、B超检查诊断或以外科手术从眼部组织中检出虫体确诊。(3)免疫学诊断:方法较多,与其他吸虫有交叉反应,可用于筛选和初步诊断。
1.3.8 防治原则 (1)预防:开展宣传教育,了解预防本病的有关知识,避免感染。(2)治疗:对于侵入眼眶及眼周围组织的虫体,可实施手术摘出虫体治疗,而对于寄生于其他组织器官的虫体,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吡喹酮、硫氯酚、三氯苯达唑等。
1.4 涉禽嗜眼吸虫(鸡嗜眼吸虫) 该虫隶属嗜眼科、嗜眼亚科、嗜眼属。我国现已发现3个亚科、5个属,至少有24个种,其中以嗜眼属的种类最为重要。该属吸虫主要寄生于家禽,偶寄生于哺乳类动物及人眼窝中,引起动物及人的嗜眼吸虫病。现仅介绍涉禽嗜眼吸虫。
1.4.1 流行情况 涉禽嗜眼吸虫分布于东南亚、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苏、广东、等地。本病主要在家禽中流行,如厦门市郊的鸭子2/3受感染,高者达87.5%,福州某地鹅的感染率为达51.9%~58.1%。晋江鸡也有2/3感染此病。鸭眼中的含虫数在1~21条。人的感染目前仅有散在的病例报道。
1.4.2 重要宿主 终宿主:鸡、鸭、鹅等;中间宿主:瘤拟黑螺;传播媒介:尾蚴对附着物的选择不严格,可在螺类、贝类、虾、蟹、浮游动物及水生植物的表面附着形成囊蚴,家禽因食入上述食物而感染。
1.4.3 侵入眼的阶段 囊蚴、后尾蚴。
1.4.4 侵入眼的途径 侵入人眼的途径尚不清楚,可能与侵入动物眼的途径类似,即进入口腔内的后尾蚴,经上颚裂缝或鼻腔侵入眼部。此外,实验接种囊蚴或后尾蚴于鸡眼中,均获得感染成功。
1.4.5 病原形态 虫体窄长的扁形桶状,前端稍尖,后部较宽大,体长2.15~6.4 mm,体宽0.5~0.7 mm,体表光滑无棘。口吸盘位于虫体顶端,腹吸盘位于虫体的前1/3~1/4交界处。
1.4.6 对眼的损害 虫体侵入禽类的眼内所引起的症状较为严重,可出现眼结膜充血、组织液渗出、角膜和瞬膜充血,眼睛红肿,严重时化脓或溃疡、眼睑肿大或紧闭,严重者失明不能寻食。人的感染较少,仅在少数国家和地区有报道,其临床症状也较轻,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现沙眼样的症状。我国目前尚缺乏人感染的报道,但根据禽类重度流行区的情况推测,人群中可能有一定数量感染,应予以高度关注。
1.4.7 诊断方法 有关人的涉禽嗜眼吸虫病诊断,暂无具体方法。而对禽类涉禽嗜眼吸虫病可根据临床表现、有无眼部充血、化脓、溃疡等症状诊断;也可从活禽或死禽眼中检出虫体确诊。
1.4.8 防治原则 (1)预防:在禽类饲养区,将饲喂家禽用的饲料如浮萍、贝类等,可通过烫杀其中的囊蚴后再用,以防禽类的感染。(2)治疗:对于家禽的治疗,多使用酒精滴眼治疗法,即将95%的酒精直接滴入眼内,虫体吸盘失去附着能力或被固定而死亡,虫体立即随泪水流出眼外,少数寄生眼深部组织的虫体,须经再次重复滴眼驱除。人的涉禽嗜眼吸虫病治疗,暂无报道。
2 绦虫类
绦虫种类繁多,山口佐中(Yamagti,1959)将绦虫纲分为两个亚纲,13个目。在人体寄生的仅有假叶目和圆叶目,约30余种,其中重要的有7个科,11个属,约近20种。绦虫成虫多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肠道,幼虫多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组织器官内,其中极少数种类的幼虫可侵入人眼内寄生,引起相应的眼绦虫病。能侵入我国人眼的绦虫已有记载的有如下几种。
2.1 链状带绦虫囊尾蚴(猪囊尾蚴、猪囊虫) 该虫为链状带绦虫的幼虫。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引起链状带绦虫病。幼虫正常寄生猪的组织器官,也可侵入人眼及其他组织器官中寄生,引起猪和人的链状带绦虫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皮肌型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和脑囊尾蚴病几种类型。
2.1.1 流行情况 绦虫病、囊虫病的传播有相互关联性,故在流行病学上,两种病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报道,个别省、区呈局限的地方性流行。凡链状带绦虫病发病率高的地区,猪和人的囊尾蚴病感染率也相应增高。猪囊尾蚴病的感染率各地报道不一,综合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体囊虫病的发病率约在0.14%~0.32%,估计全国感染者约300万人[3]。
2.1.2 重要宿主 终宿主:人。中间宿主:正常为猪、野猪等,人偶然感染。人既可作为其终宿主,又可为其中间宿主。
2.1.3 侵入眼的阶段 囊尾蚴。
2.1.4 侵入眼的途径 链状带绦虫的虫卵被人误食后,卵内六钩蚴在肠内孵出,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及其他组织器官,约经9~10周发育成为囊尾蚴。
2.1.5 病原形态 猪囊尾蚴为椭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囊液。成熟的虫体大小8~10 mm×5 mm,形似石榴籽状。囊内含有一个头节,结构同成虫。
2.1.6 对眼的损害 我国眼囊尾蚴病的发病率占囊尾蚴病总数的2%以下。猪囊尾蚴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大多数寄生在眼球深部,如玻璃体内(占眼囊虫病的50%~60%)、视网膜下(占28%~45%),此外,还可寄生在结膜下、眼前房、眼眶内、眼睑及眼肌等处。虫体的机械性刺激、虫体长大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作用以及由其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等,均可对眼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如眶内囊尾蚴病,主要表现为复视、眼球突出、球后胀痛、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水肿等。虫体在存活期间对眼的损害较轻,但虫体死亡后常引起强烈的病理反应,可导致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的炎症,严重时引起玻璃体混浊、化脓性全眼球炎、视网膜剥离等,或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萎缩而至失明。
2.1.7 诊断方法 眼囊虫病为较常见寄生虫病之一,诊断方法较多。可根据虫体寄生的位置、寄生时间的长短、是否钙化等,而采用不同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眼部的临床表现、有无其他部位的囊尾蚴病)、病原学检查(组织活检、眼底镜检查)、免疫学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X线、CT、B超)等进行综合性诊断。
2.1.8 防治原则 (1)预防:普及预防本病的相关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误食虫卵而感染。当感染猪肉绦虫后,要尽快驱除成虫,防止造成体内、体外自身感染。(2)眼囊虫病:应首选手术。对患眼囊虫病、同时伴有其他部位囊虫病的患者,应先手术取出眼内的虫体后,再服药治疗其他部位的囊虫病。否则,虫体死亡后易于周围组织粘连,手术时不易剥离而增加手术的难度或虫体死亡的裂解产物引起强烈的组织反应对眼造成更大的伤害;取虫的方法应视虫体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异,如对于玻璃体的虫体,可采用切割术合并吸虫术;切口的位置尽量接近虫体;为防止视网膜剥离,切口附近的巩膜应施以电烙等。其他部位的囊虫病,多用药物治疗。
2.2 细粒棘球蚴(囊性棘球蚴、包虫) 为细粒棘绦虫的幼虫。细粒棘绦虫隶属带科、棘球亚科、棘球属。该属虫种的形态变异较大,过去报道了16个种和13个亚种,但目前较为公认的有4个种。我国仅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2种,现仅介绍细粒棘球绦虫。
成虫寄生于狼、狗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引起动物的细粒棘球绦虫病;幼虫正常寄生在食草类动物的组织器官,也可侵入人眼和组织器官中寄生,引起动物和人的细粒棘球蚴病。
2.2.1 流行情况 该虫呈世界性分布,多见于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内蒙等地;其次是山西、陕西、河北和四川西部,其他地区均有散在发生的病例,迄今为止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的存在。据各地的普查资料显示,棘球蚴病在绵羊中的感染率在3.3%~90%。人群中的感染率为0.64%~4.5%。人群中最易感染者为少年儿童,如新疆15289例中,15岁以下儿童占32.1%。
2.2.2 重要宿主 终宿主:狗、狼等食肉类动物。中间宿主:羊、牛、骆驼等食草类动物及人。
2.2.3 侵入眼的阶段 棘球蚴。
2.2.4 侵入眼的途径 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被人误食后,卵内六钩蚴在肠内孵出,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及其他组织器官内发育为棘球蚴。
2.2.5 病原形态 棘球蚴为类球形囊状体,大小因寄生的时间长短、宿主的不同、寄生部位的不同而异,直径可由不足1 mm至数十厘米不等。囊体表面光滑,乳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整个虫体由囊壁、囊液和由胚层向内生长的有形成分等组成。
2.2.6 对眼的损害 由于棘球蚴的生长极其缓慢,许多患者幼年时感染,成年后发病,潜伏期在1~30年不等。棘球蚴几乎可侵入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内寄生,引起各种类型的棘球蚴病。其中以肝包虫病、肺包虫病的发病率最高,两者占发病总人数的90%以上,而眼及其他部位的棘球蚴病较为少见。在眼部寄生的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眼眶,也可寄生于眼睑、结膜、玻璃体、眼前房等处。虫体长大产生的占位性病变、局部压迫以及代谢物作用,引起眼的器质性、功能性损伤。当虫体长到一定大时,能充满整个眼眶,导致眼球突出、偏位、眼睛变形、复视、胀痛等,其症状似肿瘤。严重时导致眼球突出而继发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穿孔,当压迫视神经可产生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失明等。
2.2.7 诊断方法 眼棘球蚴病可根据病情采用综合性措施诊断:(1)临床诊断:包括当地的流行病情况、患者的籍贯、职业、有无其他部位的棘球蚴病,眼部的临床症状等,进行初步诊断。(2)实验诊断:包括医学影像学检查(X线、CT、B超、磁共振影像等)、免疫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裂隙灯、检眼镜)等。几种实验诊断技术均有一定的可靠性,相关的教科书中也都有详实的介绍,若几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2.2.8 防治原则 (1)普及宣传预防本病的相关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误食虫卵而感染。犬在流行病学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故定期对家犬和牧羊犬检查治疗,防止排出虫卵散播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常用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同时,应避免将有棘球蚴的食草类动物内脏喂犬和抛弃野外,防止食肉类动物感染成虫,造成两类动物之间相互传播感染。(2)眼棘球蚴病应首选手术治疗。其他类型的棘球蚴病可根据寄生部位、虫体的大小等不同,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2.3 多头蚴 为多头绦虫属种类的幼虫。多头绦虫隶属多头属。该属种类很多,且在种的分类上不太明确,其中绝大多数寄生于动物,能寄生于人体的有4种,以多头绦虫最为重要。该属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狼、狗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引起动物的多头绦虫病;幼虫-多头蚴,正常寄生在食草类动物的组织器官,偶可侵入人脑部、眼和皮下组织中寄生,引起动物和人多头蚴病。
2.3.1 流行情况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在羊和犬两类动物中流行。人的感染极少,全世界共记录50余例,主要分布在非洲、欧洲和美洲。我国仅发现有动物感染,主要分布在山西、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地,尚未见人感染的报道。在流行区羊的多头蚴病很多,虫体主要侵害羊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羊的突出表现是原地打转,俗称“转头风”。既有动物的感染,估计也应有人的感染,尚未发现而已,应予注意。
2.3.2 重要宿主 终宿主:主要为犬、狼等食肉类动物;中间宿主:为山羊、绵羊等食草类动物,人可作为其中间宿主。
2.3.3 侵入眼的阶段 多头蚴。
2.3.4 侵入眼的途径 虫卵被人误食后,卵内六钩蚴在肠内孵出,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及其他组织器官内,经2~3个月发育为多头蚴。
2.3.5 病原形态 多头蚴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可随寄生部位而异,一般直径为3.5 cm左右,外层为囊壁,为较厚半透明的膜状结构,膜内的生发层向内长出许多头节,可多达数百个。囊内充满囊液。
2.3.6 对眼的损害 从Templeton(1968)50例多头蚴病人的资料分析看出:多头蚴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是眼和皮下组织。多头蚴寄生于眼内,引起眼多头病。虫体多寄生于眼结膜下,或黏附于巩膜、玻璃体等处。由于虫体长大产生的占位性病变、压迫作用和由其直接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纤维化、免疫病理反应等,患者可随病情的,出现眼部肿胀、疼痛、视力减退等。
2.3.7 诊断方法 目前尚未有理想的诊断方法。可采用手术摘出虫体后,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有学者曾试用免疫学方法诊断,效果尚不能肯定。
2.3.8 防治原则 类似细粒棘绦虫病。
2.4 曼氏裂头蚴 为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曼氏迭宫绦虫隶属绦虫纲、假叶目、裂头科、迭宫属。该属已发现10余种,我国有4种,以曼氏迭宫绦虫最重要。成虫正常寄生于猫、狗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内,偶可寄生于人的小肠,引起动物及人的曼氏迭宫绦虫病。幼虫(曼氏裂头蚴),正常寄生于蛙类、蛇类、鸟类等动物,偶寄生于人眼及组织器官中,引起人的曼氏裂头蚴病。
2.4.1 流行情况 我国曼氏迭宫绦虫病的流行广泛,主要在猫、狗等动物间传播,据林金祥等(1986)在福建的10县市调查,猫、狗的感染率分别为69.0%和77.7%。成虫感染人的病例并不多见,仅广东、上海、江西、四川、福建等有病例报道。我国人体裂头蚴病分布较为普遍,现已有21个省市自治区有病例报道,感染者年龄为0~62岁,以10~30岁感染率最高[1]。
2.4.2 宿主 终宿主:猫、狗等食肉类动物。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是蛙类;转续宿主:蛇、鸟类和猪等脊椎动物。人可作为该虫的终宿主、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
2.4.3 侵入眼的阶段 裂头蚴。
2.4.4 侵入眼的途径 裂头蚴侵入人眼内的途径有三条:(1)局部敷贴生蛙肉感染:为主要感染方式。我国某些地区民间传说蛙肉具有清凉解毒作用,故常用蛙肉敷贴疮疖、伤口,包括眼、口颊、外阴等。蛙肉中的裂头蚴即可经皮肤黏膜侵入人体。(2)误食生或未煮熟的肉类感染:民间有生食蛙肉治疗疮疖和疼痛的习俗,或误食未煮熟的蛇、鸡、猪肉类后,裂头蚴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然后移行到眼及其他部位而感染;(3)剑水蚤直接侵入体内感染:据报道当人在湖、塘内游泳时,原尾蚴可直接经皮肤侵入眼结膜而感染。
2.4.5 病原形态 裂头蚴背腹扁平,带状,体有皱褶但不分节。大小约300 mm×0.7 mm,乳白色。头端膨大,中央有明显的凹陷,与成虫的头节略相似。虫体活时伸缩力很强。
2.4.6 对眼的损害 裂头蚴可侵入人的各组织器官中寄生,引起各种类型的曼氏裂头蚴病。裂头蚴常见侵入部位依次是:眼部、四肢及躯体皮下、口腔颊面部和内脏。其中眼曼氏裂头蚴病最为常见,可占总病例数的45.6%,多因蛙肉敷贴眼部所致。虫体常侵害单侧眼睑或眼球,由于虫体的刺激作用以及由其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可表现为眼睑红肿,眼睑下垂、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疼痛、奇痒或有爬动感;随着病程的进展,在眼睑和结膜下可出现移动性、硬度不等的肿块或条索状物,直径约1 cm,可形成脓肿,破溃后虫体自动逸出而自愈。若寄生于眼球,可引起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浑浊,甚至并发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而失明。眼裂头蚴病常被误诊成麦粒肿、急性葡萄膜炎、眼眶蜂窝组织炎、肿瘤等,往往手术后病理检验才被确诊。
2.4.7 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了解患者的居住地、询问有无用蛙皮、蛙肉敷贴治病史,有无食用蛙肉、蛇肉,饮用蛇胆史、患者眼部的临床症状等,做出初步诊断;(2)实验诊断:病原学检查法:从眼或其他疑为虫体结节的皮下组织或破溃的部位,以外科手术法取出裂头蚴鉴定诊断;动物接种法:可将手术取出的新鲜虫体饲喂猫和狗等动物,经1个月后检查粪便中有无虫卵,也可解剖动物检查其肠道中有无成虫诊断;(3)免疫学诊断:较常用的为皮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作为辅助诊断。
2.4.8 防治原则 眼裂头蚴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其他裂头蚴病可考虑药物治疗或药物注射法杀虫。
除上述寄生于眼内的吸虫、绦虫以外,还有线虫、原虫和医学节肢动物等寄生虫,也可以寄生于人眼内。
【】
1 陈心陶.动物志·复殖目.北京:出版社,1985,12-660.
2 赵慰先.人体寄生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1-437.
3 陈兴保,吴观陵.寄生虫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