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瞻有色辨证与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关系的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白岩,张伟霞,蒋爱玲 时间:2010-07-12

【摘要】  目的 探讨视瞻有色(即西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辨证各分型与检眼镜眼底检查及FFA检查的关系。方法 将218例中浆患者眼底表现及FFA特征分别与中医各辨证分型对照分析。结果 中浆各不同证型的眼底表现及FFA特征有明显的差异及。结论 中浆的不同证型有不同的眼底表现及FFA特征,眼底检查与FFA检查可为中浆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更为直观、准确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  辨证论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视瞻有色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疾病,应用中医中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眼科特殊检查的应用,为中医诊断及辨证提供了更为的依据。近年来,南阳市眼科对经诊的218例视瞻有色患者进行了检眼镜眼底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并与中医辨证各分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探讨,现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8例中男189例,女29例,男∶女约为6.5∶1,年龄最小15岁,最大53岁,其中20~45岁195例,占89.5%。右眼112例,左眼106例,两眼别无明显差异。视力最低0.08,最高1.0,0.5以上者149例,占68.3%。

    1.2  自觉症状  患眼视物模糊,中心暗点,视物变色、变形、变小等。

    1.3  检眼镜眼底检查及FFA检查  (1)黄斑区以水肿为主要表现,FFA以荧光点状渗漏并逐渐扩大,呈现神经上皮脱离(异常荧光1)者86例,占39.4%;(2)黄斑区以黄色渗出为主要表现,FFA以葡萄状圆形荧光或簇状荧光以及荧光被遮挡的斑点状为主要特征(异常荧光2)者74例,占33.9%;(3)黄斑区以色素紊乱、色素脱失或色素上皮萎缩为主表现,FFA以色素上皮脱离、储存荧光斑及色素上皮失代偿呈现窗样荧光为主要特征(异常荧光3)者58例,占26.6%。以上3类眼底所见均以某一种表现为主,亦可兼见其他表现,FFA所见在同一黄斑区可呈现一种异常荧光或以某种异常荧光为主,同时兼见2种或2种以上异常荧光。

    1.4  中医辨证

    1.4.1  水湿上泛证  症状:视物模糊,眼前出现有色阴影,视物变小或变形;胸闷,纳呆呕恶,大便稀溏;舌苔滑腻;脉濡或滑。治法:利水渗湿。方药:四苓散加减。

    1.4.2  痰湿化热证  症状:视物模糊,眼前棕黄色阴影,视物变小或变形;脘腹痞满,纳呆呕恶,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利湿。方药:三仁汤加减。

    1.4.3  肝肾不足证  症状:视物模糊,眼前可见暗灰色阴影,视物变小或变形;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治法:滋补肝肾,和血明目。方药:四物五子丸加减。

    1.5  中医辨证与检眼镜眼底检查及FFA检查的关系

    1.5.1  水湿上泛证  91例,占41.7%;其中:(1)黄斑区以水肿为主要表现者23例(10.6%),黄斑区以水肿为主要表现,以细小点状渗出或色素异常为次要表现者41例(18.8%)。该64例FFA以异常荧光1为主要特征;(2)黄斑区以黄白渗出为主要表现,以水肿及色素异常为次要表现者16例(7.3%),其FFA以异常荧光2为主要特征;(3)黄斑区以色素异常为主要表现,以水肿及细小渗出为次要表现者11例(5.0%),其FFA以异常荧光3为主要特征。

    1.5.2  痰湿化热证  78例,占35.8%。其中:(1)黄斑区以黄白渗出为主要表现,以水肿及色素异常为次要表现者48例(22.0%),其FFA以异常荧光2为主要特征;(2)黄斑区以水肿为主要表现,以黄白渗出及色素异常为次要表现者17例(7.8%),其FFA以异常荧光1为主要特征;(3)黄斑区以色素异常为主要表现,以黄白渗出及水肿为次要表现者13例(6.0%),其FFA以异常荧光3为主要特征。

    1.5.3  肝肾不足证  49例,占22.5%。其中:(1)黄斑区以色素紊乱、色素脱失或色素上皮萎缩为主要表现,以渗出物沉积为次要表现者34例(15.6%),其FFA以异常荧光3为主要特征;(2)黄斑区以黄白渗出为主要表现,以色素异常为次要表现者10例(4.6%),其FFA以异常荧光2为主要特征;(3)黄斑区以水肿为主要表现,以色素异常或渗出为次要表现者5例(2.3%),其FFA以异常荧光1为主要特征。

    2  讨论

    视瞻有色,又名“视直如曲”、“视小为大”,病名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相当于西医学的中心性浆液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1]。临床以自觉视物模糊,中心暗影,视物变色、变形为主要表现。其主要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或思虑过甚,内伤于脾,脾不健运,水湿上泛;或湿聚为痰,郁遏化热,上扰清窍;或肝肾两亏,精血不足,目失所养。医学研究认为,其发病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紊乱有关,其特征为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神经上皮浅脱离或合并色素上皮脱离[2]。在上西医无特殊药物治疗[3]。中医的辨证论治可以使患者缩短病程,加快水肿消退及渗出物的吸收,减少黄斑下机化膜的产生及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带状萎缩。然而受条件的限制,传统的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及观察还比较局限,随着现代的及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眼科对眼底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有了新的发展,如何把传统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优势和现代化先进医疗设备的诊断优势有机地融合起来,从中探索出更为完备、直观、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是一项对临床医疗很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因此,近年来我院在临床实践中,对218例中浆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和检眼镜眼底检查及FFA检查,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1)水湿上泛证的患者,黄斑区多以水肿为主要表现,以少许黄白渗出及色素异常为次要表现,FFA则以几个或多个点状荧光渗漏,并逐渐扩大为主要特征,其他异常荧光为次要特征。(2)痰湿化热证的患者,黄斑区多以黄白渗出为主要表现,以水肿及色素异常为次要表现,FFA则以葡萄状圆形荧光小点或簇状荧光以及荧光被遮挡的斑点状为主要特征,其他异常荧光为次要特征。(3)肝肾不足证的患者,黄斑区以色素紊乱、脱失及色素上皮带状萎缩为主要表现,以黄白渗出或陈旧性渗出或水肿为次要表现,FFA则以色素上皮脱离、储存荧光斑及色素上皮失代偿呈现窗样荧光为主要特征,其他异常荧光为次要特征。以上3型的眼底皆可见不同程度的黄斑区网膜色素紊乱,黄斑中心凹对光反射消失或减弱。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往往是以一种异常荧光为主,而又兼见2种甚至2种以上的异常荧光。从以上的观察分析可看出,中医辨证各不同证型的眼底表现及FFA特征有着明显的不同,从而总结出了不同证型的眼底表现及FFA特征的变化。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应用这一规律,对中浆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
  1 曾庆华.中医眼科学.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03,204.

2 彭广华,李志杰,李辰.现代眼科治疗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426.

3 惠延年.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